董責險終於火了! 經過了十五年的蟄伏,董責險終於因新《證券法》的實施、“瑞幸事件”的爆發以及《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總體實施方案》的公佈,成為了市場和公眾關注的焦點。市場人士估計,董責險在中國市場的增長,有望突破歷史水平。
全球最大的董責險承保商之一,安達保險表示,在過去兩週接到的相關保險保障問詢量激增,這主要得益於中國資本市場進一步深化開放、相關制度進一步完善。
安達保險金融險部負責人説,隨着註冊制與新《證券法》的實施,今年4月以來,超過30家上市公司發佈公告,擬為其高級管理人員投保董責險。這樣的密集投保在中國資本市場實屬罕見,一改國內董責險投保率低、叫好不叫座的局面。
日趨嚴峻的監管環境以及股民維權態勢都令上市企業意識到董責險不僅是幫助公司管理層規避履職風險的有效途徑,也應該成為公司治理風險轉移的保險工具之一,是上市公司對股東及投資者補償機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董責險是風險轉移的工具,但絕不是惡意欺詐或犯罪的‘護身符’。”安達保險強調。“近期通過瑞幸事件,市場和大眾也明確瞭解到觸發董責險保單的關鍵因素在於高管的‘不當行為’。“不當行為”在主觀上有‘故意’和‘過失’之分,而保險給予保障的是‘誠實經營者的賠償責任’,即過失性責任。只有在經營中盡到了合理的注意義務,但仍然致人損害的過失行為才能納入保險責任。但針對於‘故意’和‘犯罪行為’所導致的賠償責任和投保人的損失,則不屬於保險提供賠償機制的範圍。保險不為犯罪行為買單。”
2019年11月,安達保險與全球律師事務所其禮律師事務所共同發佈了一份針對全球跨國企業責任風險管理的研究報告,其中提到“在過去十年中,由於美國及各國監管力度的加強,令董事、監事和高管相關責任風險的訴訟量大幅上升,預計也將繼續成為全球趨勢”。在中國,2018年的罰單高達310例,相比上一年增加近39%。截止到2019年11月,在70張罰單中,55張涉及高管個人“不當行為”,且令企業利益受到牽連。
一個多元化的資本市場,勢必需要培養誠信經營的企業、謹慎理性的投資者以及專業負責的監管,而這些都對公司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提出更嚴格的要求,也將其責任提升到了空前高度。未來,董責險將在中國市場受到更多關注,具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不少投資者認為董責險是上市公司“對付”中小投資者訴訟的工具,這其實是一個誤解,對於中小投資者而言,董責險其實是他們的“保護傘”,最終保護的是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安達保險舉例説,C公司成立於2002年初, 以傳統互聯網和短信為基礎服務應用平台, 提供平台上的產品和服務。在2002年7月,C公司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集資大概一億美元。2004年8月,C公司發表聲明稱,中國移動已經發出通知將對C公司的違規行為做出處罰,拒絕受理增加新產品和服務的申請,且在2004年底之前,中止聯合推廣各項產品和服務的活動,C公司的ADR因此從6.39美元跌到5.33美元。2004年8月19日, C公司及三名董事被提出集體訴訟,被指控因提供具有重大性虛假及誤導的招股書, 而違反美國1933證券法。
最終,C公司同意支付三千五百萬美金作庭外和解,其中C公司的法律顧問費用可達到五百萬美元。這些費用,對中小投資者而言,是公司經營利潤之外的補償,從而最終使他們的利益受到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