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隔夜美股收跌之下,多數板塊呈現飄綠之勢,而在其間,本田汽車的表現跟隨大市更是受到了“雪上加霜”的衝擊。
截止到收盤,其股價大跌5.30%,跌至22.71美元,最新總市值為411億美元。
而其跌勢除了受到大市的連帶影響,還是在於其表現不佳的業績所致,即在營業利潤創四年來新低的同時,也沒有公佈年度盈利預期。
根據其最新財報,2020財年(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第四季度,本田銷售淨額為3.46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286億元),分析師預估值為3.42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259億元);第四季度淨虧損295.4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9.5億元),分析師預估利潤308.9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0.4億元)。
扣非後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來源:Wind
而作為一大日系車企巨頭,本田所遇到的業績低谷不是個例,遭遇如此窘境的同行可以説是比比皆是。
法國汽車製造商雷諾2019年淨虧損1.41億歐元(約合1.53億美元),營收555.4億歐元,同比下降3.3%,這是十年來首次年度虧損;
馬自達已向日本三大銀行巨頭和其它貸款機構尋求總額約3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98億元)的貸款...
試問原因,當目光觸及至全球確診人數已超425萬這一數據之時,心裏也許已經有了答案:顯然,目前沒有任何企業,甚至行業可以在這場來勢洶洶的疫情風暴中獨善其身。
車市遭遇疫情狙擊
新冠疫情的突如其來,可謂是打破了人們日常生活的寧靜,更是為連年頹靡的車市埋下了一枚重磅炸彈。
回顧過往,當疫情蔓延至全球之時,各行各業為防止疫情的進一步傳播不得不按下了“生產暫停鍵”,而這一停滯則使得本就深陷寒潮的車市備受打擊,畢竟近年來,隨着市場保有量觸碰天花板,全球汽車的高景氣度已被壓制許久。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全球乘用車產量6714.92萬輛,同比下降6.4%,其降幅相比2018年同期擴大4.86個百分點。
而在疫情的陰雲籠罩之下,這一窘況或將繼續被迫持續,甚至有所加重,即基於停產停工這一形勢,再加上市場需求不振,汽車銷量出現斷崖式下跌是可以預見的。
就地區來看,今年3 月,歐盟、歐洲自由貿易協會和英聯邦所屬國家共售出853077輛汽車,同比下降 51.8%。其中,意大利銷量下降85.4%;法國下降 72.2%;西班牙下降69.3%;英國下降 44.4%;截止至3月的2019財年,日本七大汽車製造商的全球汽車總銷量2650萬輛,同比下滑7.3%,創出四年來新低;預計2020年全球汽車銷量或將下降14%,其中西歐市場受到的衝擊最大,降幅為21%。
“自3月18日以來,美國主流車企停產接近3周,流失產量約90萬輛...而在消費者停止購買新車的每7天中,美國將損失大約94400個工作崗位和73億美元的收入。”
——OICA數據&CAR預測數據
國內汽車銷量增速
來源:長城證券
基於此,多數汽車製造商在面對如此危機之時的基本面便顯得脆弱不堪,業績下降自然在所難免。
2020第一季度汽車行業上市公司總體營收(同比-33.2% )以及歸母淨利潤(同比-81.7%)
來源:長城證券
而為了救自身於疫情水火之中,它們所被迫採取的裁員、貸款等舉措或將只能是“飲鴆止渴”,畢竟這一系列的自救措施都是暫時的,不能真正解決目前汽車市場的供需矛盾,即基於動盪難測的宏觀經濟背景,在疫情夾擊之下,汽車銷量的良性增長真正受制於飽和的市場需求(尤其是疫情時期居民消費力和消費意願大大減弱),而車企亟待抓住新的增長趨勢。
國內市場是反彈第一線?
而雖然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之下,汽車製造業一度出現混亂,且其供需平衡還未迴歸正常區間,但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銷售市場(2019年我國汽車銷量佔全球汽車銷量的28.5%),近期我國汽車市場的回暖意義或將較為重大,或將為全球車市帶來一股活力暖風。
汽車月度銷量及同比增速
來源:長城證券
眾所周知,雖然疫情在前期對我國影響較大,但隨着防控有效,目前我國疫情已趨於總體平穩,行業復工復產也在不斷推進而取得了一定的良效,再加上市場需求有所反彈(包括為避免感染病毒而購買私家車的需求等),這對車市擺脱頹靡困境帶來了較好的支撐。
根據中汽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4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實現210.2萬輛和207萬輛,環比增長46.6%和43.5%,同比增長2.3%和4.4%,實現了自2018年7月以來首次正增長。其中,4月商用車增勢較為明顯,產銷分別完成158.7和153.6萬輛,環比增長37.7%和37.7%,同比分別增長31.3%和31.6%,創出月度歷史新高。
而在這其中,相關政策的推出在這一車市反彈上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自疫情以來,我國在政策上不留餘力,旨在刺激汽車消費進而推動車市的良性發展,例如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新能源汽車購置税優惠、排放補助以及充電樁補助延後實施“國六”排放標準等。
部分省市刺激汽車消費政策
來源:長城證券
“這一次疫情,倒逼我們在消費端,在市場端,快速去出台一些政策,解決一些矛盾,然後釋放這塊市場...我覺得對汽車行業來説是非常重要的,也非常及時的,也是非常有效的。”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付炳鋒
然而,説到底,來自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優惠還是起到輔助作用,最終拉動汽車產業進入下一個增長式的黃金時期,還是得靠技術的提升以迎合新時代下消費者的需求才是王道。
畢竟,隨着5G等新興科技不斷掀起熱潮,需要利用其與車市為首的多數行業有效結合,在促進汽車走向新四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同時,進而穩固汽車這一傳統週期性行業對經濟的支柱性作用。而就目前來看,我國汽車製造業雖已取得較大的進步,但相關核心零部件產品的產出仍存有短板,無法與海外車企進行充分競爭,需要通過在技術端尋求突破,如加碼對新能源、自動駕駛等細分風口,或許才能作為最為有效的捷徑來抓住新一輪技術革命所帶來的潛在機遇。
然而,雖然在這一特殊時期,我國製造業逐步迴歸正軌,車市的後期繼續復甦或將可以有所期待,但由於海外疫情的蔓延之勢還未得到有效控制,疫情依舊將會是那隻最大的“黑天鵝”,暗藏一定的風險性和不確定性,因此,我國車市,甚至是全球車市能否真正走出V型回升的積極趨勢,還是得綜合海外疫情防控的形勢變化、汽車消費政策的落實情況以及車企的洗牌進程等因素來進行考量。
結語
疫情的暴擊如同一隻震翅的蝴蝶,牽一髮動全身,打了目前實現高度全球化的汽車製造業一個措手不及。
但這一場公共衞生事件引發的生存危機並不是沒有意義的,雖然疫情打亂了其產業鏈既有的生產節奏,使得疲軟的汽車消費難以支撐車企的正常運營,但或將繼續給予入局的企業們一記警鐘,引起其警醒,畢竟在疫情加速新一輪的市場整合之下,洗牌仍在繼續,車企,尤其是以本田為首的巨頭代表車企,需要發揮其引導作用去轉換思維,不僅去覆蓋我國等潛力市場,也要以用户為導向去聚焦更高水平的技術標準以及產品服務,進而驅動業績的正向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