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後,我國發展經濟急需大量資金,採取A股B股市場並行,既達到籌集資金又達到保護剛起步的證券市場的雙重目的。從1992年到2020年,28年來,曾與A股一併寄託重要期望的B股,由昔日的“帶貨網紅”已然成了乏人問津的“末日黃花”,站在21世紀的第二個10年起點,完成“使命”的B股市場又將何去何從,令人深思。
昔日“網紅”帶貨風光無限
B 股正式名稱為人民幣特種股票,相對 A 股人民幣普通股票而言,它以人民幣標明面值,滬市以美元、深市以港幣認購和買賣的外資股。B股市場自1992年誕生起,作為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窗户一度風光無限,成為境外投資者追捧的“帶貨網紅”。數據顯示在1992年B股向境外投資者開放的2個半月內,它就上漲了198%,而同期滬指的漲幅僅有14%,從估值角度看,當時B股的市盈率在8倍上下波動,與A股的20-40倍市盈率低了很多。
2001年2月19日,B股對內地自然人開放推動了其在21世紀的第一輪暴漲,最高觸及到了241.61點,漲幅達到了188.67%。公開數據顯示,1992年1月至2004年12月期間,B股資本市場籌資金額為426.28 億元。市場成交額達5063.13億元。
如今“末日黃花”急需改革
從B股發展的28年來看,它見證了我國證券市場的飛速發展。自從國家允許境內企業赴境外上市融資以來,B股的地位和融資功能迅速被H股、中概股取代。從2005年至今,境內公司再也沒有在B股市場IPO或增發新股,籌集的資金為零。
重慶證券市場資深人士王立才先生告訴記者,B股市場籌資功能缺失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首先是,政策性的因素。當年設立B股的功能之一為了吸引外匯,支持國內經濟建設,隨着國內經濟發展以及外匯不斷的流入,尤其是跨境交易制度,QDII、QFII、跨境ETF等新的政策工具推出,b股籌資功能顯著弱化。
另外,B股市場小融資有限,優質的公司往往選擇赴境外或國外上市場,大量資金也會跟着流出去,相應地B股市場的吸引力就降低了。除了最初幾家發行B股融資之後,基本上就沒有新的融資案例,而且多半是傳統企業,新興企業基本沒有,沒有多少資金願意參與這個市場。
第三,B股市場是一個必須要美元或港幣認購和買賣,需要換匯,那麼這個交易成本就比較高的,投資者覺得不便利,流動性肯定大打折扣。
在上述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B股市場的籌資功能徹底喪失。 B股市場籌資功能缺失、資本配置功能缺失、流動性極度匱乏,所以B股市場急需改革,然而,從2006年至今,國家遲遲沒有推出新的政策改革B股市場。所以,一些B股上市公司從自身情況出發採取措施解決B股問題。
上游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馮盛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