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信銀行李如東:數字銀行浪潮勢不可擋

從歷史發展進程來看,“危”與“機”從來都是相伴相生的,每次危機的發生都將加速行業洗牌,疫情也進一步加速全社會向數字經濟的演進。

“雲課堂、雲辦公、直播帶貨、數字貨幣、零接觸銀行已經成為熱詞,我們每個人都更加真切地體會到,數字生活其實離我們很近。”在2020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特別策劃上,百信銀行行長李如東認為,對數字銀行而言,疫情之後,意味着更多機遇。

李如東認為,從一季度數據來看,疫情對金融行業的影響相對較小,這是近年來銀行業數字轉型顯現的成效。但對商業銀行來説,任何時期,都可能經受外部的考驗,銀行需始終做好“數字化轉型”的應對和轉變。

百信銀行李如東:數字銀行浪潮勢不可擋

李如東

商業銀行經營需經受三方面考驗

“金融服務將無處不在、觸手可及,人們很少到線下網點辦理業務,百信成立之初,我們就心懷夢想。”李如東如是稱。作為一家帶有互聯網基因的直銷銀行,不設任何物理網點,100%零接觸是百信銀行的天然業態,截至目前,該行已經為超過3670萬個用户提供了純線上服務,用户覆蓋了31個省市和700個縣區。

銀行業一季報的數據顯示,疫情對金融行業的影響相對較小,李如東認為,這正是近年來銀行數字化轉型的成效。從整個行業來看,很多金融機構,尤其是銀行,普遍具有了較高的數字化程度。

李如東表示,回顧過往,商業銀行在過去近十年已經告別了單純的“規模依賴”,紛紛提出了零售轉型、數字化轉型或金融科技轉型等戰略課題。無論在什麼時候,商業銀行的經營都需要經受來自風控、經濟週期性和科技勢能的考驗。

風控能力決定了一家銀行能走多遠。李如東認為,疫情是一面鏡子,風險的本質沒有改變。短期看,疫情對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的把控形成很大挑戰。中長期看,銀行更加註重質量、注重效益,更加重視輕型發展,最終要保證安全性、流動性、盈利性的平衡。

對於銀行來説,風險往往有滯後性,疫情中,銀行的資產結構安排、商業模式和戰略佈局深受考驗。招商銀行行長田惠宇等銀行家提出了一個思考:未來銀行零售業務的佔比應達到多少是適合的?60%、50%還是80%?李如東認為,每家銀行都需要根據自身的特點去調整,適合自己是最重要的。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銀行的勢能在金融科技。應該建立怎樣的護城河,銀行業已形成共識。”李如東表示,銀行業高度重視金融科技,在金融科技的投入上,很多銀行不設上限,未來銀行比拼的關鍵將在金融科技能力上,一家銀行的金融科技能力將成為這家銀行的核心競爭力。尤其在面向用户時,數字化、智能化服務的水平將很可能影響下一代用户習慣的遷移。

數字銀行已成為不可擋的趨勢

“從技術的角度來看,人類文明的每一次跨越,都會推動新的業態產生,數字銀行已經成為勢不可擋的趨勢。”李如東認為,疫情雖然構成了短期的影響,但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為銀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健康肌體。尤其數字經濟時代,面對不可控的外部考驗,銀行業始終需要做好數字化轉型的應對和改變。

李如東認為,銀行首先要做好從客户到用户的轉變。“過去,銀行都是經營客户的概念,客户和用户表面看只有一字之差,但深層次的是服務理念的變革與重塑。移動互聯網時代金融面臨脱媒困境,隨着用户話語權的變遷,銀行必須自我變革。”李如東認為,數字銀行將不再是一個場所,而是一種行為,尤其是零售銀行服務,更加註重生活場景的滲透,強調用户運營,並不單純是存、貸、匯等傳統金融服務。

其次,銀行要習慣從卡基到賬基的轉變。李如東指出,銀行的賬户體系是一切金融活動的基礎設施,數字經濟下金融服務的場所和載體都會發生變化,數字形態的賬户將逐步替代“卡形態”,卡基向賬基加速轉變,貨幣也將進入數字時代,甚至不需要依賴網絡也可以完成支付。

再者,銀行要做好網點經濟向開放銀行轉變。數據顯示,過去十年商業銀行平均離櫃率已逐步上升到90%,不少銀行的離櫃率已經上升到99%以上,銀行網點正在逐步被弱化。而作為未來銀行網點的“替代者”,開放銀行已成為行業討論的熱詞。

李如東認為,開放銀行是一個新的發展趨勢,是當前銀行數字化轉型的重要組成部分,銀行數字化轉型要做到“向前一步”,藉助金融科技和開放銀行模式,與實體經濟線上線下場景更加深度地融合,從場景端出發深度洞察用户和產業痛點,這將會是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20 字。

轉載請註明: 百信銀行李如東:數字銀行浪潮勢不可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