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購買理財產品一般百分之幾以下年化率比較穩妥?看完後明白了!

由 南門語山 發佈於 財經

  金融市場發展到今天,各類金融衍生品種類繁多,結構複雜,很多理財產品連專業人士都表示看不懂,我們普通投資人,怎樣才能判斷一款理財產品穩妥與否呢?

  01 千萬不要以“預期收益”作為判斷理財產品安全性的唯一標準

  前銀證監會的負責人説過這樣一句話,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就很危險,而如果預期收益超過10%,就要做好損失全部本金的準備。

  這句話被不少投資人奉為風險防控的金句,但是我要説,如果刻板的遵循這句話,只通過收益判斷理財產品的安全性,那麼騙子連高昂的誘餌都省了。

  以往,騙子需要給出豐厚的回報作為誘餌,才會有人上當受騙,而現在,你對高利率反而心生戒備,騙子為了掩人耳目,只需要較低的利率,就能騙人了。

  因此,“預期收益”水平能夠從一定程度展現理財產品的安全性能,但是單純通過“預期收益”預估風險,是不準確的。

  02 建立多維度、多層次理財產品優劣安全性的識別體系

  判斷一款理財產品是否穩妥,我們要建立一套多維度、多層次的識別體系,從產品自身素質、產品銷售渠道和我們自身的投資結構三方面,綜合考慮。

  第一,關於理財產品的自身素質

  資管新規之後,有關部門對理財產品全流程管理,給每一款理財產品一張身份證,叫做“理財產品登記編碼”。購買理財產品之前,我們要仔細查看它的身份證和產品説明書,驗明正身,瞭解理財產品的真實素質。

  看發行機構,不同的發行機構,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理財產品穩妥與否。

  很多人會説,這個我不擔心,我都在銀行買理財的。這你就錯了,銀行賣的理財產品並不一定都是自己發行的,銀行也會為了利潤,幫助其他機構銷售理財產品,收取渠道費用。

  針對這類“非自營”的理財產品,銀行只負責銷售,不會為它們後期的安全性能和收益做擔保,這一點,一定要注意。

  看底層資產,理財產品的實質是從投資人手中籌集資金,統一進行投資獲利,因此,不同的投資方向,直接決定理財產品的風險。

  有的理財產品底層資產是銀行存款、國家債券,那麼它的安全性能就有保障;有的理財產品則主要投資股票、期貨、外匯,它們的預期收益看起來光鮮、誘人,其實風險非常高。

  美國次貸危機時,就有不少投資人購買了資產證券化產品,這些產品的底層資產實質上是風險很高的垃圾債券和不良貸款,危機發生之後,這些投資人的本金虧損殆盡、損失慘重。

  看風險等級,理財產品的產品説明書中,通常會對產品風險進行定級,以數字的方式呈現。

  常規的風險等級分為R1-R5級,數字越大,風險越高,R3級以下的產品本金安全有保障,其餘的產品則有本金虧損的風險,需要謹慎購買。

  看封閉期間,大部分理財產品都有封閉期,封閉期內申購和贖回都是受到限制的,封閉期的長短也是我們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第二,關於理財產品的銷售渠道

  除了理財產品的自身素質之外,你在哪裏購買理財產品,和誰購買理財產品也很關鍵,選擇了錯誤的渠道和錯誤的銷售人,也可能讓你血本無歸。

  確認渠道是否正規,選擇正規的渠道是保證理財安全的關鍵一步。最近這段時間,不少騙子利用微信等渠道銷售“來路不明”的理財產品,受騙的人不少,正是因為忽視了渠道安全。

  當然,銀行作為我們最常購入理財產品的地方,也不能盲目信任,在銀行買入理財前,首先要區分理財產品是否“銀行自營”。

  避免理財銷售貓膩,選對了渠道,也要選對營銷人員,有的銀行工作人員為了自身利益,私下銷售非所在銀行的理財產品,從中獲取高額佣金,這就是常説的“飛單”。

  2017年,新聞爆出民聲銀行的一家支行,銷售虛假理財,涉及金額高達30億元。這家銀行一直是明星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號稱保本保息,受到熱捧,沒想到,事後證明這款產品是支行行長虛構的,根本不存在。

  第三,關於自身的投資結構

  最後,購買理財產品還需要和投資人自身實際情況相匹配,才最穩妥。鞋子舒不舒服,腳最知道,一款理財產品再優秀,不適合你,也是白搭。

  風險評估重視匹配性。每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是不同的,老年人的風險承受能力較差,年輕人的則稍強,購買理財產品之前,我們最好要做風險評估,選擇和自己風險承擔能力匹配的理財產品,而不是盲目追求高收益。

  資產配置保證流動性。資金的流動性也會影響我們的資金安全,遇到突發事件急需用錢,卻發現理財產品封閉期很長,且不能贖回,我們就會陷入被動。

  因此,我們可以通過簡單的資產配置,兼顧收益性和流動性,部分錢買入長期理財產品,追逐更高收益,部分買入短期產品,保障臨時的資金需求。

  綜上,資管新規頒行以來,保本型理財產品逐步推出市場,有關部門有意引導投資人長期投資、自擔風險,我們越來越需要為自己的投資決策負責,判斷理財產品是否穩妥,成為必修課。我們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識別體系,而不是單純的看理財收益判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