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馬威:中國經濟三季度增加值有望彌補一季度“損失”
中新社北京8月27日電 (記者 周鋭)針對近期披露的多個經濟指標向好表現,畢馬威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康勇27日表示,一系列跡象顯示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修復態勢,三季度增加值有望“補償”一季度受疫情影響而出現的損失,實現GDP累計增速的轉正。
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衝擊,中國GDP增速同比回落6.8%。隨着中國控制住疫情並率先開啓復工復產。中國季度GDP增速在二季度轉正,實現了3.2%的增長。上半年整體看,中國GDP同比下降1.6%。
康勇指出,進入三季度後,中國多個經濟指標繼續好轉。發電量、耗煤量、挖掘機銷量等數據顯示生產活動加速修復。出口更是保持強勁並帶動相關製造業增長。
在康勇看來,雖然受疫情影響,海外主要經濟體陷入衰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外部消費需求。但疫情的蔓延使得海外對抗疫物資和“宅經濟”存在較大的需求。
7月份最新數據顯示,以人民幣計價的口罩在內的紡織品、醫療儀器及器械出口分別增長35.8%、52.4%,“宅經濟”消費增加帶動手機、筆記本電腦等數據處理設備出口分別增長6.5%、6%。
另一方面,康勇指出,在中國開啓復工復產的情況下,海外主要的製造業生產基地仍面臨較大的挑戰,這種局面也在一定程度對中國出口帶來提振。
在出口之外,康勇指出,隨着線下服務業相關經濟活動逐步正常化,居民文娛、餐飲、旅遊消費復甦也有望成為下半年中國經濟的亮點。
但他也提醒,受疫情防控等因素影響,中國經濟上半年在需求端的修復慢於生產端,未來還需要從多方面着手提振消費:
首先是穩定就業形勢,提升居民收入。康勇表示,對未來經濟預期的不確定性和實際收入的下降導致居民儲蓄增加、支出減少是上半年中國消費需求維持低迷的主要原因。接下來,只有解決重點羣體就業問題,提升居民可持續收入,才能夠逐步改善居民部門的消費傾向,進而發揮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
其次是關注低收入羣體。康勇表示,疫情對低收入羣體和自由職業羣體的影響較大。未來,如何採取措施,確保農村地區和困難家庭的收入,對盤活中國三線城市以下,縣鎮和農村地區的下沉市場至關重要。
投資方面也有發力空間。康勇表示,截至7月份,房地產和基建投資已恢復到2019年同期水平,但製造業投資表現依然疲軟。官方應繼續加大對民營企業的政策支持力度,通過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推進要素市場化改革,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