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以來監管部門多次發文規範結構性存款後,北京銀保監局日前下發《關於結構性存款業務風險提示的通知》,強調嚴控業務總量及增速、確保產品設計審慎合規、加強資金來源甄別、切實規範宣傳銷售行為等4個方面內容,進一步規範結構性存款業務。
《證券日報》記者走訪北京地區多家銀行後瞭解到,隨着監管進一步規範,結構性存款產品不僅發行規模有所下降,收益率也逐漸下滑。同時,假結構性產品幾乎銷聲匿跡,在產品設計上多以三層收益結構為主,基本符合監管層對真結構存款的要求。
結構性產品
發行規模與收益率雙降
繼2019年監管層多次發文規範結構性存款後,結構性存款規模增速有所放緩。但進入2020年以來,北京地區的部分銀行結構性存款業務規模再度出現增量、增速“雙高”現象,加劇了存款市場的非理性競爭。為防範該業務產生的各類風險,6月12日,北京銀保監局發佈《關於結構性存款業務風險提示的通知》,進一步要求轄內商業銀行在2020年末,將總量控制在監管政策要求的範圍之內,並確保產品設計審慎合規,切實杜絕“假結構”等問題。
近期,《證券日報》記者走訪北京地區多家銀行網點後發現,結構性存款市場已有明顯降温跡象,大部分銀行發行的結構性存款呈現“量價齊跌”的局面,甚至部分銀行已停售結構性存款。
部分銀行發行的結構性產品有明顯降温跡象。一家國有大行的理財經理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目前該行在售的結構性存款產品只有2款,同一期的其他產品均顯示已經售罄。“由於結構性存款規模受到限制,同時購買的人較多,產品發行後僅僅十幾分鍾就賣光了,沒額度了。”
除了產品發行量減少外,結構性存款的收益率也持續下滑,多家銀行結構性存款的預期最高收益率已下調至3%之下。其中,一家股份制銀行“掛鈎匯率三層區間”的產品最高預期收益率已從3%以上降至2.9%。
“一款掛鈎歐元、美元看漲三層區間的14天結構性存款,預期到期年化利率為0.3%或3%或3.2%。”據某國有大行理財經理介紹稱,目前該行3個月期人民幣存款利率上浮後為1.35%,這款14天結構性存款產品保底年化收益率僅為0.3%。“一直以來,大部分結構性存款產品浮動利率的最低值都要遠超存款基準利率,如今到期的收益率可能還不如存款產品的基準利率。”
部分銀行已停售結構性存款產品。某股份制銀行理財經理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接到上級通知,從上週五到6月底將停止銷售結構性存款,6月底之後是否恢復發行還未知。
據融360大數據研究院不完全統計,在6月1日至7日期間,人民幣結構性存款產品發行了98只,平均期限為144天,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為4.27%,環比下降28BP。融360分析師劉銀平指出,近期結構性存款收益率跌幅明顯,近一個月跌幅已達60BP。
嚴監管下
三層結構產品“出位”
隨着一系列監管要求的執行,商業銀行結構性存款收益結構的設計也發生了明顯變化。《證券日報》記者走訪調查後發現,以往銀行的結構性存款都是兩層收益結構,並且浮動收益率的波動區間設計較窄,可以“保證”投資者的收益率,但如今這樣的產品越來越少,目前更多的是設置三檔收益率或者寬幅收益區間。
具體而言,掛鈎兩層區間的結構性存款,預期收益率只有兩個。觸發條件達到時,即獲得最低收益;沒有達到的則是最高收益。三層區間的結構性存款,比兩層區間的結構更復雜,收益率區間範圍也更大,最終獲取的收益落在中間範圍的概率較大。
某國有大行的客户經理對記者表示,為了符合監管要求,近期該行對結構性存款的產品設計進行了調整,目前發行的結構性存款很多都是三層收益結構,而觸發執行條件的概率,直接決定了最終兑付給投資者的收益。具體來看,觸碰到保底利率的概率是15%,獲得中等收益的概率是75%,達到最高收益的概率是25%。“三層收益結構性存款的波動性較小,收益相對更加穩定,符合監管層對保本理財的要求。”
一家股份制銀行網點的理財經理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這一期發行的產品來看,幾乎全部是三層收益結構,只有外幣類仍掛鈎兩層區間。”
儘管部分銀行目前在售的結構性存款仍有一些掛鈎兩層收益區間的,但從產品收益率來看,將結構性存款產品的最高與最低預期收益率的差值拉大,更符合真結構性存款的基本要求。
以上述國有大行為例,目前只有一款產品掛鈎兩層區間。據悉,該款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為0.3%或4%。該行理財經理提醒稱,儘管最高收益可達4%,但不能只看最高預期收益率,前幾期這款產品也有達到最低收益率的。“以後投資理財產品都會面臨虧損風險。”
此外,結構性存款的產品設計越來越規範。《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多家銀行已在發行的結構性存款產品説明書中增加了“冷靜期”一欄,部分銀行還在宣傳單上用醒目的紅色字體註明,提醒投資者理性投資。
值得一提的是,在《證券日報》記者諮詢過程中,銀行工作人員進行合規銷售的意識也比以往增強不少,多位理財經理主動提示產品風險,表示有可能達到最低收益,提醒投資者近期同業理財虧損的不在少數。
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