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美國宣佈大規模開採頁岩油,併成為世界主要原油出口國後,國際油價一路走跌,到了最近,石油期貨甚至出現了“負數”,各石油進口國原油儲存空間紛紛枯竭,美國等石油出口國才第一次嚐到了苦頭。如果石油企業宣佈暫停開採石油,那也要付出很大一筆誤工費,如果造成大規模下崗還會影響到國民經濟,就算是美國的石油大亨也只能捏着鼻子繼續盛產石油。但美國原油儲備空間已經枯竭,這些石油便只能想辦法運輸給其他國家,讓其他國家來“接盤”。對於美國來説,中國是潛在最大的接盤國家,只要美國能夠將本國原油大量出口給中國,那便能緩解本國的原油壓力。就在4月29日,一艘美國的油輪滿載石油從阿拉斯加的海港啓航,直奔中國秦皇島執行原油貿易任務。這艘油船往年應該在美國西海岸與阿拉斯加州之間航行,將原油運輸到位於加州的煉油中心加工成成品油,此次運輸任務只能説明一個問題:美國真的沒有餘力繼續儲存燃油了。
在石油問題上,美國一直佔有世界主導地位,而在美國的基辛格博士與無數大外交家們的努力下,美元直接與石油掛鈎,可謂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在往年,石油作為人類目前的主要燃料,的確可以保證美元堅挺,但是隨着疫情的到來,石油給美國造成了一定的反噬,也有經濟學家指出,美國國內矛盾如此嚴重其實與石油問題不無關聯,如果美國無法妥善處理本國的石油問題,那最終石油可能作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草,給美國經濟帶來嚴重的損失。
韓國、印度等亞洲國家紛紛宣佈本國石油庫容量即將耗盡,而其他主要石油進口國也沒有“接盤”的意願。原因很簡單,石油儲備比較麻煩,如果一有不慎泄漏到土地或者海洋中,必然會給本國經濟造成惡劣影響,而傾倒在公海上則就相當於與全世界為敵,就算石油已經幾近“白給”,各個國家也無法繼續進口石油,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面對這種情況,大部分國家都宣佈會減少從中東進口的原油數量。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並沒有陷入儲存空間不足的窘境,僅僅是在1-2月兩月,中國便進口了約8608.8萬噸原油刷新了石油進口記錄,而到了4月24日,中國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宣佈為中石化增加約80萬立方米的原油期貨存放空間,我國可以從國外進口更多的石油。僅僅是根據公開的煉油廠和石油儲存設施,中國至少可以存放8500萬噸石油,更何況中國已經逐步從疫情的影像中走出,國內燃料需求不降反增,也為我國的石油企業鼓足了信心,我國將會以遠低於歷史同時期油價的價格來大量進口原油,對我國經濟來説也是一劑強心針。
總的來看,美國、沙特等石油出口國都是利益受害者,他們不得不以更低的價格出售本國的石油,而我國等仍有餘力從國外進口石油的國家則就賺的盆滿缽滿,要知道,中國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石油進口國,石油消耗量更是大的驚人,每年我國都要消費至少1300萬桶石油,這是韓國等石油進口國沒有的優勢,我國的燃料可以在短時間內變現,讓原油進口公司繼續大量從國外低價購入原油。在日後國際石油需求量提升之後,我國還可以將煉好的成品油出口出去,也能帶來大量外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