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達峯、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佈局,給產業轉型發展帶來了機遇。”孫傳旺認為,建築領域的節能標準將提升,綠色建築將融入新型城鎮化建設,建材行業、新型材料研發與生產迎來新機遇。
從“十四五”規劃綱要到政府工作報告,再到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做好碳達峯、碳中和工作的“施工圖”日漸清晰。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近期從中央部委到地方再到行業企業,均在加速編制碳達峯行動方案,減碳進程按下“快進鍵”。業內專家認為,隨着碳達峯、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佈局,能源、交通、工業、建築等多個重點行業將迎來新一輪變革。
我國提出,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峯,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十四五”是碳達峯的關鍵期、窗口期,按照目標,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要分別降低13.5%、18%。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孫傳旺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實現碳達峯與碳中和,將平衡能源轉型、產業升級、環境治理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等多種目標,對經濟社會產生深遠、廣泛且長期的影響。
這是一場硬仗,今後5年應該從哪些方面發力?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提出的首要工作是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從結構上看高碳的化石能源佔比約85%。要達到減碳目標,控制化石能源總量和提高利用效能勢在必行。
“通過碳達峯、碳中和工作推動能源革命,力爭實現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消費量梯次達峯。”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表示,應儘快發佈煤炭和石油消費達峯時間,建議分別為“十四五”和“十五五”達峯。
與此同時,可再生能源替代也將提速。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提出,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
“十四五”開局之年,政策暖風頻吹。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通知,引導加大對風電和光伏發電等行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國家能源局表態,將制定更加積極的新能源發展目標,推進陸上風電和光伏發電全面實現平價無補貼上網。同時,將出台推動能源領域碳達峯相關政策,涉及促進能源低碳智慧轉型、新能源高質量發展、新一代電力系統建設、新型儲能發展等重點任務。
多地也在積極謀劃優化產業結構,實現低碳發展。例如,河北將嚴格控制新增煤電裝機規模,大力發展光電、風電、氫能等非化石能源。內蒙古提出,打造風能、太陽能、氫能、儲能四大新型能源產業,初步計劃“十四五”時期實施30餘個項目、完成投資近千億元。寧夏力爭2021年清潔能源產業產值達到480億元以上。
政策帶動下,能源企業綠色轉型腳步加快。作為我國最大的煤基能源企業,國家能源集團抓緊制定2025年碳排放達峯行動方案。華電集團等發電企業同樣明確提前實現碳達峯的時間表,將逐步關閉火力發電,加快提升新能源比重。國家電網未來5年將年均投入超過700億美元來推動電網向能源互聯網升級,促進能源清潔低碳轉型。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油氣公司全面推進綠色低碳發展,並在新能源、氫能領域加大投入。
根據中國在氣候雄心峯會上提出的目標,到203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而業界普遍預期將不少於16億千瓦,風電和光伏的爆發式增長已是共識。
同樣面臨變革的還有工業、建築、交通等主要終端能耗行業。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提出,要實施重點行業領域減污降碳行動,工業領域要推進綠色製造,建築領域要提升節能標準,交通領域要加快形成綠色低碳運輸方式。
《經濟參考報》記者瞭解到,工信部今年將實施工業低碳行動和綠色製造工程,並制定鋼鐵、水泥等重點行業碳達峯行動方案和路線圖。今年要大幅壓縮鋼鐵冶煉能力,確保粗鋼產量同比下降。
近期,環保部門加大對鋼鐵、焦化等多個重點行業的減排監督力度,山東、河北等地也加快推進這些行業產能淘汰和整合,同時嚴控新增產能。
企業已經行動起來。中國寶武提出,力爭2023年實現碳達峯,2025年具備減碳30%工藝技術能力,2035年減碳30%,2050年實現碳中和。河鋼集團計劃2022年實現碳達峯,2050年實現碳中和。
興業證券研報表示,鋼鐵行業或面臨新一輪整合,高能耗低效益的中小企業將被淘汰,有實力的大型企業通過低碳創新,市場競爭力將進一步增強。
交通行業也是減污降碳關鍵領域之一。交通運輸部今年的重點任務之一就是加快運輸結構調整,制定交通運輸碳排放達峯行動方案。
“要依靠電氣化推進低碳化,新能源汽車就是典型例子。”王金南判斷,跟消費相關的電氣化產業是未來的朝陽產業。方正證券研報認為,交通運輸領域減排重在公共領域用車,新能源環衞車需求有望加速釋放,預計市場空間接近9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