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學會新主席:放水是拯救經濟危機的唯一辦法 且水不能停 否則經濟必然大衰退

由Alvin Roth(主席),William Darity,Jr.,Erica Field,Kristin Forbes,Rebecca Henderson,Hilary Hoynes,Guido Imbens和Lawrence Katz組成的提名委員會,提交了美國經濟學會副主席和執行委員會當選成員的提名名單。4月24日,由提名委員會和執行委員會的投票成員共同組成的選舉學院隨後選舉了學會當選主席候選人。其中,Christina Romer當選為學會主席。

Romer出生於伊利諾伊州的奧爾頓。她1985年從麻省理工學院獲得博士學位。她的博士生導師是Rudi Dornbusch和Peter Temin。獲得博士學位後,她開始在普林斯頓大學擔任助理教授。1988年,她移居至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並於1993年晉升為正教授。Romer早期工作着眼於比較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的宏觀經濟波動。

而讓她聲名鵲起的是,她於1991年發表的一篇題為《大蕭條緣何終結?》的論文,在這篇論文裏,Christina Romer從20世紀20到30年代的經濟數據中計算當時的“fiscal multiplier(財政乘數)”,這一系數即政府開支每增一個帕點,國民生產總值將相應增加多少個帕點之數,但她發現該數值卻很小;她更從當年聯邦政策文件中發現,1933年到1941年之間的8年時間裏,美國政府都非常重視財政收支的平衡,“新政”所產生的額外開支,幾乎都是由税收補足,故根本沒有想像中那麼大的以赤字為代價的積極的財政政策,其赤字在GNP的佔比,在整個30年代都還不到1個帕點,有幾年政府收支表上甚至錄得黑字!這個發現表示,羅斯福當年並沒有真正實施以赤字為原則的積極的財政政策,但就算是有的話,由於“fiscal multiplier(財政乘數)”值很小,政策效果也會微不足道。

在Christina Romer看來,大蕭條的終結重要應該歸功於當時寬鬆的貨幣政策。在上述的那篇論文裏,Christina Romer 認為當時的“money multiplier(貨幣乘數)”,比“fiscal multiplier(財政乘數)”要大上三倍有多,也就是説當時的貨幣政策威力,遠比積極的財政政策遠要強大;從1933年到1941年之間,美國貨幣流通量激增,名義利率雖一直為零,但實際利率卻從30年代初的正15個帕跌至負的10個帕,這説明當時通脹率是很高的。

而促成這一情況的出現的,並不是美聯儲主動增加貨幣流通量,當時的貨幣量之所以增加,卻是因為當時為戰爭因素增加而使得大量的歐洲黃金為避險而湧入的結果,當時的美國央行只是沒有把這些黃金sterilize(即銀行取得匯入的黃金後,據此擴大信貸而央行不加阻止),貨幣流量於是大量激增。

看來,寬鬆的貨幣政策才是結束大蕭條的唯一原因。還不止此,Christina Romer後來的研究更顯示,美國自50至90年代初的四十多年裏,經歷八次規模大小不一的衰退,結束衰退的動力,無一不來自貨幣政策,而以赤字為表現的積極的財政政策的作用卻幾乎是零。

當然,Christina Romer理論的政策,建立於貨幣政策必須長期極度寬鬆狀態。否則,只要貨幣政策一收緊,經濟立馬熄火。就這點而言Christina Romer是有着異常清晰的認識的。2009年時,她曾發表過一篇題為《The lessons of 1937》文章,文章寫道:

“因為美國直到1938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才恢復充分就業,所以人們常認為大蕭條的復原過程是緩慢的。但事實卻並非如此。1933年,富蘭克林.羅斯福執政,四年以後,經濟復甦快得不可思議。GDP實際增長年均超過9%,而失業率也由胡佛時代的25%下降到1936年的14%。拋開二戰,這是美國有史以來最為快速而持久的增長期。

1937年至1938年間,第二次嚴重的經濟衰退阻礙了經濟的增長。當時失業率復又飈升至19%(見圖)。

美國經濟學會新主席:放水是拯救經濟危機的唯一辦法 且水不能停 否則經濟必然大衰退

導致這場衰退的最主要原因是當時的羅斯福政府為了規避通膨而採取了緊縮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這顯然是一個不幸且魯莽的決定。1936年經濟增長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有人認為是當時的國會否決了總統的否決權,進而向第一次世界大戰老兵派發大量的津貼。1937年,這個財政激勵措施被取消了。另外,政府第一次修改了社會保障條例。這些措施極大地發揮了其緊縮的作用,促使財政赤字的減少,減少的數額約佔GDP增長的2.5%。

採用緊縮的貨幣政策完全是出於偶然的,但卻至關重要。1936年,聯儲局開始擔心自己的“退出策略”。幾年來,美國採用了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美國銀行因此掌握了大量的貨幣儲備,其數額遠遠大於其法律所允許的範圍。貨幣政策制定者擔心,如果發生了通貨膨脹,或者華爾街出現異乎尋常的投機倒把,過量的儲備會給從緊貨幣政策的實施帶來困難。1936年,美儲理事會認為現有的過量儲備會導致不公正的信貸擴張,並表示採取措施阻止信貸擴張。銀行對30年代初期的金融恐慌還心有餘悸,便想抱住大量的儲備以防後顧之憂。然而,過度儲備竟然不合法,他們競相減少貸款以替代過度儲備。米爾頓.弗裏德曼和安娜.施瓦茨的關於大蕭條的經典研究告訴我們,貨幣緊縮是1937年至1938年衰退的主要原因

正是基於她對大蕭條的認識,奧巴馬過渡小組於2008年11月希望羅默擔任CEA主席一職。有理由相信,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美國連續3次實施量化寬鬆,且將貨幣寬鬆狀態長期維持,與Christina Romer的理論是有莫大關係的。但也正如Christina Romer自己所擔憂的,她的這種政策建議,必須也只能建立於“水”不能停的狀態,否則必然會重蹈1937年的覆轍。

事實也差不多,受美聯儲連續四次加息,將聯邦基準利率上調至2.25%~2.50%區間的影響。三年期和五年期美債收益率出現2007年以來首次“倒掛”……同時,在史上第一長牛的背景下,美股也於這年經歷了數次暴跌,不斷測試市場的神經。第一次發生在年初。2月5日午後,道指一度重挫1597點(6.26%),最終收跌1175點(4.6%),不僅創下2015年8月24日以來最大單日點數跌幅,還創下2011年8月歐債危機以來最大百分比跌幅。同日,標普500和納指也分別收跌4.1%和3.78%,均回吐當時年內全部漲幅,其中標普500創下2011年8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而本次暴跌當天並無重要消息公佈,分析人士認為,美股大跌主要是市場出現恐慌性拋售。背後原因則説法不一,包括經歷多年牛市後的正常回調,以及對於美國通脹上升促使美聯儲更快加息的擔憂。進入四季度後,美股大跌次數變得越來越頻繁。10月1日至12月20日收盤,標普500、道指和納指已分別重挫15.32%、14.23%和18.77%。12月份的暴跌後,標普500和道指均進入自1931年經濟大蕭條以來的最差12月,其中,12月1日至17日收盤標普500指數已累計重挫8.7%,而在1931年的12月該指數跌了14.5%。

但問題在於,“水”真的能長期不能停嗎?

P.S:

http://www.chinavalue.net/Finance/Blog/2009-6-22/1733090.aspx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67 字。

轉載請註明: 美國經濟學會新主席:放水是拯救經濟危機的唯一辦法 且水不能停 否則經濟必然大衰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