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如何為金融時代把脈?

北交所,如何為金融時代把脈?

編者按:本文來自創業邦專欄節點財經,作者:七公,圖源:圖蟲。

繼9月2日晚北京證券交易所(下稱“北交所”)將設立的消息傳出後,9月10日,北交所官方網站正式上線試運營。時不我待,金融改革的步伐可謂日新月異。

從黃浦江畔敲響新中國資本市場第一聲開市鑼,到2009年創業板推出,再到2019年科創板開通,以及期間滬港通、深港通相繼啓動,註冊制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

回溯中國資本市場風雨30年,從蹣跚學步的稚子到青澀少年,在堅持不懈的學習、探索和努力下,日益成熟的中國資本市場終於把握住了世界經濟的時代脈搏。

現如今,滬深證券交易所涵蓋股票、債券、基金、衍生品等多種金融產品,擁有主板、創業板、科創板、新三板的多層次結構,上市公司數量超過4300家,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躍居世界500強,外資持股市值持續增加,早已成為全球資產配置不可或缺的一塊版圖。

北交所的正式成立,將和上海證劵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共同構築起國內資本市場“三足鼎立”的格局。

站在歷史的洪流中,應運而生的北交所,響應中小企業融資的需求,又是我們共同奔富路上的“他山之石”。

01中小企業的發展,印在北交所的“心坎”上

《管子·小匡》:“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柱石)民也。”意思是大學士、種田的、做工的、經商的這四類人,是國家的柱石之民,是最根本的。

《大秦帝國·裂變》中商鞅與秦孝公討論綜合國力,秦君問:“那國力之魂在哪?”商鞅道:“國力之魂,根基在庶民,魂魄在廟堂”。

借用他言,中小企業是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創業創新的主陣地和就業富民的主載體。

中信建投的研報顯示,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具有“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徵,即貢獻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

從這個層面上講,中小企業不僅是大企業的供應商、行業產業鏈上的重要一環,更是推動國民經濟和社會進步的生力軍,是擴大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撐。

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曾經就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説過一句話,“小的未必不是好的!”他評價説,中國的中小企業撐起國民經濟的半壁江山,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石。

儘管如此,長期以來,這些分佈在各行各業,遍及全國各地的“小泥鰍”,卻也遇到了發展中的突出問題,比如融資難、融資貴等,因為規模、抗風險能力、資質、抵押物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小企業很難在融資時獲得與大企業同等的待遇。

數據顯示,銀行貸款中,發放給中小企業的比例僅在3成左右,且利率普遍高於大企業。而在資金短缺之下,中小企業的發展面臨考驗。

對於這件事,國家一直放在“心坎”上。201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着力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小微企業貸款要增長30%以上,中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必須有明顯降低。

隨着北交所的設立,這一掣肘中小企業發展的問題再度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並將藉助資本市場的力量得到較大程度的緩解。

從服務對象來看,北交所是國家支持新三板建設、支持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政策的延續和升級,背後凸顯了國家對中小企業前途命運的關愛和信心。

對中小企業來説,尤其是善創新、搞研發的“專精特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企業,則迎來了一個屬於他們的黃金期。

02 新三板的難題,北交所來解

據證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交所建設的主要思路是,嚴格遵循《證券法》,按照分步實施、循序漸進的原則,總體平移精選層各項基礎制度,堅持在北交所上市的公司由創新層公司產生,維持新三板基礎層、創新層與北交所“層層遞進”的市場結構,同步試點證券發行註冊制。

簡單來説,就是接軌現行上市公司主要監管安排,保持與滬深交易所在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標準方面的總體一致性,整體承接新三板精選層到北交所,給予“優等生”更好的融資晉級機會和更大的融資天地,是深化新三板改革的一大重要舉措。

為什麼這麼説呢?

新三板最早發源於中關村,主要針對退市企業、早期的STAQ、NET轉讓系統三部分的公司股權轉讓。

2006年,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公司進入證券公司代辦轉讓系統,進行股份報價轉讓試點,“新三板”由此誕生。

2012年和2013年,“新三板”兩次擴容,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轉讓試點擴大到全國,初衷是鼓勵所有的創新、創業型中小企業的融資發展。

然而,在實踐中,受制於大多數中小企業信息披露不全面風險大,盈利能力參差不齊、市場監管制度不健全、准入門檻過高等原因,“新三板”交投活躍度欠佳、流動性差,即便是一些成長較好的優質企業也很難享受到該有的估值。

截至8月底,新三板掛牌共計7299家,其中精選層66家,創新層1250家,基礎層5983家。而66家精選層公司的合計市值僅有約2000億元,平均一家公司市值在30億元左右。

北交所的組建,恰恰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亦如隧洞引渠水,為有活水來。

據節點財經瞭解,北交所以平移精選層進入作為上市條件。在新三板連續掛牌滿 12 個月的創新層掛牌公司,符合預計市值、財務標準等條件,經中國證監會註冊,完成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後,公眾股東持股比例等達到相應要求的,可以在北交所上市。

尤為注意的是,北交所承襲契合創新型中小企業特點的監管制度,也考慮到有效平衡中小企業在資本市場的規範成本與收益,在制度上也做了一些特殊的關愛提攜舉動。

例如,北交所對現金分紅比例不作硬性要求,鼓勵公司根據自身實際“量力而為”;對於股權激勵,允許在充分披露並履行相應程序的前提下,合理設置低於股票市價的期權行權價格,以增強激勵功效。

03 共同奔富路,北交所來“探”

為什麼在這個節點推出北交所?從時代背景觀之,這又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市場主體蓬勃發展,市場規模大幅拓展,市場結構持續優化,市場環境日益完善,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堅強保障。疫情爆發後,面對複雜嚴峻的內外部環境,國家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一系列保護支持市場主體的政策措施接連出台,我國經濟逆勢快速恢復增長。

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只要我們化壓力為動力,變挑戰為機遇,使中國經濟展現出強大韌性和巨大潛能。

可以説,北交所的設立恰逢其時。

近十年以來,“提高直接融資比重”越來越成為中國經濟改革的戰略目標。所謂直接融資,就是有閒錢的人直接把錢投給需要錢的人,不用經過銀行之手,企業甩掉債務包袱輕裝上陣。

以此設立北交所,讓更多優質的中小企業,特別是其中的“專精特新”類企業,儘早走向資本市場直接融資,不僅僅是支持他們健康、長遠發展,也讓普通人更多參與到中小企業創新創業的活動中,分享成長紅利,這對共同富裕意義深遠。

舉個例子,比亞迪(002594.SZ)2011年上市時,發行總市值才14億元,10年過去,它已經是最高市值突破9000億元的車企巨頭。這意味着——如果你當年買入比亞迪,是把錢投給了一家真正需要錢,有成長潛力的企業,而若你持有比亞迪股票至今,你也將充分受益於這家公司的成長,獲得數百倍的回報。

另外,從企業所處行業分佈來看,超六成“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位於工業“四基” 領域,即遼中南工業基地、京津唐工業基地、滬寧杭工業基地、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超七成深耕行業10年以上,九成集中在製造業領域,基本上覆蓋了我們衣食住行用的全部場景,支持他們,其實就是支持我們向有質量、有品位的生活邁進,也是在平衡強者恆強的狀態,是共同富裕的一部分。

從區域分佈來看,南方有上交所、深交所,北方一直處於資本市場“窪地”。此次在北京設立證券交易所,有望藉助北京區位優勢、科技創新優勢、金融服務優勢,與上交所、深交所互聯互通的,齊頭並進,促進“大循環”“雙循環”,並有效發揮北京紐帶作用,輻射整個京津冀地區,實現協同發展,普惠於廣大人民羣眾。

不得不説,北交所的設立確實是一盤深圖遠慮的好棋。

常言道,善謀者遠行,實幹者乃成。立足當下,北交所的設立,無疑可以更好地解決當下優質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的問題,讓小草成茵,讓百花齊放,終將實現共同富裕;展望未來,我們不斷深化的金融改革,猶如一艘乘風破浪的大船,從歷史深處駛來,奮力跑出中國經濟的勃勃生機與活力,為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的動能。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408 字。

轉載請註明: 北交所,如何為金融時代把脈?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