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盛新鋰能轉型新能源之殤:毛利率持續下滑 大規模擴張致資金鍊告急

由 藍樹芬 發佈於 財經

  與控股股東騰挪資產、拋棄纖維板而進軍鋰鹽業務,盛新鋰能近年來上演了一出資產“左手倒右手”的好戲,然而,其轉型之路走得是否順暢?

  4月6日,盛新鋰能發佈了向控股股東出售子公司的公告,持續地剝離原主業“纖維板”,加速向新主業鋰鹽業務轉型。

  2020年9月,盛新鋰能將旗下四家纖維板子公司55%的股權出售給控股股東,資金用以滿足新主業鋰鹽的擴產需求,並於2020年11月將公司簡稱由原來的“威華股份”更改為“盛新鋰能”,以表變更主業的決心。

  但時代商學院研究發現,盛新鋰能的鋰鹽業務毛利率遠遜同行天齊鋰業及贛鋒鋰業。此外,由於新主業鋰鹽產能擴張較快,導致資金緊缺,出售子公司後仍需通過非公開發行股份募資補充資金,且短期負債較高,速動比率低於正常值,償債風險不小。

  一、與控股股東左手倒右手,騰挪資產進軍新能源

  盛新鋰能的舊稱是威華股份,主營業務是人造板、傢俬、木材、木製品加工、銷售。2016年,其控股股東變更為在礦業投資上有積累的深圳盛屯集團有限公司,並於同年通過增資控股致遠鋰業與萬弘高新,進軍鋰鹽業務。此後,盛新鋰能開始擴建產線,首條1.3萬噸鋰鹽生產線於2018年3月建成投產。

  財報顯示,在未引入鋰鹽業務之前,2015—2017年盛新鋰能的淨利潤分別為-1.95億元、2340.58萬元、2626.16萬元,盈利水平較弱,且波動巨大。

  2019年,盛新鋰能通過發行股份及現金支付的方式作價9億元收購控股股東盛屯集團持有的盛屯鋰業100%的股權,而盛屯鋰業持有奧伊諾礦業75%的股權。這是盛新鋰能與控股股東騰挪資產的第一步。

  2020年9月,盛新鋰能發佈交易報告書,宣佈將旗下四家子公司的55%的股權轉讓給盛屯集團及其旗下公司,交易價格為9.2億元。需注意的是,這四家子公司是盛新鋰能“纖維板”業務的主體,這意味着盛新鋰能開始剝離其原有主業——纖維板。

  為此,盛新鋰能還收到深交所重組問詢函,被要求説明本次交易是否有利於增強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對公司2020年業績的影響等問題。

  盛新鋰能回覆稱,目前,我國纖維板行業處於供求平衡的飽和狀態,同時行業集中度低、競爭較為激烈。在此背景下,公司要實現纖維板業務繼續增長的難度較大,反而容易受到宏觀經濟波動的不利影響。未來公司將以“全球鋰電新能源材料領域領先企業”作為戰略目標,通過新建、擴建鋰鹽加工產能和併購上游鋰礦石資源,打造上下游一體化運營廠商。

  二、鋰鹽業務毛利率持續下滑,持續經營能力待考

  盛新鋰能毅然決然要做鋰鹽業務,甚至不惜出售原有主業補充擴產所需資金,那麼,經過3年時間,鋰鹽業務究竟發展如何?

  公開資料顯示,2018—2020年上半年,鋰鹽業務分別實現收入2.49億元、5.06億元、1.7億元,2019年同比大增103.21%,但2020年上半年卻出現滑坡,同比減少22.37%。

  從營業利潤來看, 2018—2020年上半年,該業務營業利潤分別為0.42億元、0.9億元、-0.14億元,2020年上半年陷入虧損。

  鋰鹽業務虧損源於產品價格的持續下跌。2018年4月以來,鋰鹽產品價格處於不斷下滑狀態,2019年鋰行業整體也表現疲軟。

  此外,相較同行,盛新鋰能的盈利水平也明顯較弱,尤其是2020年上半年同行並未陷入虧損。

  2018—2020年上半年,盛新鋰能的鋰鹽業務的毛利率分別為31.59%、17.79%、-8.17%,均明顯低於同行的天齊鋰業及贛鋒鋰業的同類業務毛利率。

  天齊鋰業及贛鋒鋰業的高毛利率,一定程度上來源於自有礦產可以提供廉價原材料。而實際上盛新鋰能亦擁有自有礦產,但其毛利率依然遠低於可比同行。

  盛新鋰能於 2019 年 11 月收購的盛屯鋰業擁有奧伊諾礦業 75%股權,奧伊諾礦業則擁有四川省金川縣業隆溝鋰輝石礦採礦權和四川省金川縣太陽河口鋰多金屬礦詳查探礦權,其中業隆溝鋰輝石礦已於 2019 年 11 月投產,原礦生產規模 40.50 萬噸/年,產出的鋰精礦全部銷售給致遠鋰業用於鋰鹽生產。

  鋰鹽業務毛利率持續走低,業績大起大落,在虧損邊緣掙扎。在剝離纖維板業務後,盛新鋰能的持續經營能力備受考驗。

  三、負債高企,資金鍊緊繃

  主業切換到鋰鹽等新能源材料後,盛新鋰能選擇大規模擴產,其子公司致遠鋰業的鋰鹽設計產能為 4 萬噸/年,包括 1.5 萬噸單水氫氧化鋰和2.5 萬噸電池級碳酸鋰。

  截至 2019 年末,致遠鋰業已投產產能為 2.3 萬噸,包括 0.5萬噸單水氫氧化鋰和 1.8 萬噸電池級碳酸鋰,其餘設計產能於 2020 年下半年建成投產。除了已經處於建設中的鋰鹽產能外,盛新鋰能中長期擴產規劃也處於論證中,未來產能規模將持續擴張。

  從投資現金流來看,2018—2020年前三季度,盛新鋰能“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分別為5.05億元、3.96億元、2.27億元。從盛新鋰能的擴產規劃可以預測,未來其投資現金流將持續流出。

  新主業大規模擴張需要大量資金,但盛新鋰能的經營現金流及盈利水平卻難以支撐其擴張。

  財報顯示,2018—2020年前三季度,盛新鋰能的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分別為-2094.29萬元、1879.10萬元、-4.25億,同期淨利潤分別為1.17億元、-5924.06萬元、5054.03萬元。

  可見,盛新鋰能經營現金流入不敷出,且2020年出現明顯惡化。淨利潤也持續下滑,若非2020年9月出售子公司補血,2020年其淨利潤將嚴重下滑。

  可以看出,盛新鋰能自身的造血能力無法支撐其擴張。

  從負債來看,2018年末、2019年末、2020年9月末,盛新鋰能的短期借款分別為5.61億元、9.21億元、7.5億元,佔總負債的比重為39.5%、41.17%、45.15%,短期負債金額和佔比整體呈上升趨勢。同期,其速動比率分別為0.42、0.4、0.86,均低於正常值1,存在一定的償債風險。

  盛新鋰能的資金緊張,從其募資全部用於補充流動資金亦可看出。

  2020年6月,盛新鋰能發佈了《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擬募集18.5億元全部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有息負債。然而,定增方案一波三折,經過三次修改後,募資金額從18.5億元減少到11.5億元,再降至9.5億元,最終才獲證監會審批通過,但募集金額已僅為初期規劃的半數左右,能否滿足盛新鋰能的擴產需求仍存疑。

  此外,為補充資金,盛新鋰能繼續出售子公司股權。繼2020年9月出售4家子公司55%的股權後,2021年4月6日,盛新鋰能發佈公告稱,將出售子公司廣東威利邦木業有限公司剩餘的45%股權,交易金額為3.55億元。

  經營現金流水平惡化,負債高企,資金緊缺,盛新鋰能依靠頻繁出售子公司能否維持新主業擴張及正常經營需求?這仍待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