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和了解貸款市場報價利率
最近,一個金融領域中的專業概念——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成了社會公眾的熱門話題。
8月25日起,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等大型商業銀行開始對批量轉換範圍內的個人住房貸款,按照相關規則統一調整為LPR定價方式,其它銀行也發佈了類似的轉換通知。這意味着,今後個人住房貸款利息將主要由LPR高低決定。
LPR是如何產生的?又會對百姓帶來什麼樣的影響?讓我們一起走近LPR。
LPR是怎麼來的?
打個比方,18家報價行如同18位“評委”,每人給出一個分數,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然後計算出最後得分即LPR
8月20日一大早,交通銀行財管部定價管理人員曹克匆匆趕到位於上海陸家嘴交銀大廈10層的辦公室。這一天,中國人民銀行將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發佈新一期LPR。
自從去年8月央行完善LPR形成機制以來,每個月LPR公佈的那天,都是曹克最關注的日子。
9時30分,新的LPR出爐了,1年期為3.85%,5年期以上為4.65%,均較上月持平,曹克鬆了一口氣。“跟我們預想的一樣,繼續保持不變。”曹克告訴記者,一旦LPR發生變動,他必須馬上向總行營運部提出參數維護申請,新的參數生效後,全行的業務人員將依據最新LPR來辦理業務。“這關係着全行的信貸投放安排、存貸款定價策略,更關係着老百姓的錢袋子,可馬虎不得。”曹克説。
那麼,LPR到底是什麼?又是什麼決定它的數值?
LPR是英文Loan Prime Rate的縮寫,中文名字叫做“貸款市場報價利率”,這個利率是銀行對其最優質客户執行的貸款利率。確定這個市場公認的參考利率,有特定的形成機制。
“LPR最早創設於2013年10月,很長時間內LPR並不為大家所知曉。”中國社科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説。
LPR真正進入大眾視野,與“利率雙軌”有很大關係。隨着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持續推進,貸款利率上、下限已經放開,但仍保留貸款基準利率,存在貸款基準利率和市場利率並存的“利率雙軌”現象。
“‘利率雙軌’的問題在於,貸款基準利率無法及時反映市場利率的變化,而銀行確定貸款利率時,傾向於參考貸款基準利率定價,從而導致企業實際感受與市場利率存在差距,市場利率的下行不能有效傳導到市場主體身上。”曾剛説。
化解“利率雙軌”帶來的種種問題,迫切要求提高LPR的市場化程度,發揮好LPR對貸款利率的引導作用,促進貸款利率“兩軌合一軌”。
2019年8月,中國人民銀行決定,改革完善LPR形成機制。新的LPR由各報價行於每月20日(遇節假日順延)9時前,向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提交報價,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按去掉最高和最低報價後算術平均,向0.05%的整數倍就近取整計算得出LPR。
“打個比方,就如同給一位參賽選手打分,報價行就是評委,每人給出一個分數,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然後計算出選手的最後得分。”曾剛説。
新的LPR具有顯著優勢,比如報價行代表性增強,在原有的10家全國性銀行基礎上增加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和民營銀行各2家,擴大到18家。新增的“評委”,都是同類型銀行中貸款市場影響力較大、貸款定價能力較強、服務小微企業效果較好的銀行,能夠有效增強LPR的代表性。
改革後,央行提出明確要求,各銀行在新發放的貸款中主要參考LPR定價,並在浮動利率貸款合同中採用LPR作為定價基準。其中,5年期以上LPR主要為銀行發放住房抵押貸款等長期貸款的利率定價提供參考。
LPR如何影響房貸?
轉換後,若LPR下行,則房貸利息減少,若LPR上行,則房貸利息增加
新的LPR形成機制運行後,普通人感受最多的,莫過於住房貸款的變化了。
根據央行公告,以2019年10月8日為時間節點,新發放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以最近一個月相應期限的LPR為定價基準加點形成。而對於此前已經發放的住房貸款,根據金融機構與客户協商結果,從今年3月1日至8月31日,陸續將定價基準轉換為LPR加減點。
這意味着什麼?此前,個人住房貸款多數掛鈎貸款基準利率,商業銀行會根據住房信貸政策要求,並考慮貸款人風險狀況,給予一個折扣或上浮。比如,基準利率為4.9%,打九折後,實際執行的利率為4.41%,上浮10%後,實際執行利率為5.39%。而轉換後,LPR代替了“貸款基準利率”,加減點代替了“折扣或上浮”,打九折的客户依然是執行4.41%,只是計算方式變為LPR減去一定的基點。也就是説,轉換成LPR為定價基準之後,客户原有的房貸“折扣或上浮”的幅度並不發生改變。
但讓普通人頗為糾結的是,貸款基準利率目前基本固定不變,LPR則是每月報價一次。不轉換,意味着房貸利息支出能固定不變,而轉換後,房貸利率在每年的重定價日要按照最新的LPR進行調整,若LPR下行,則房貸利息減少,若LPR上行,則房貸利息增加。
改革完善LPR形成機制以來,LPR已多次下降。“目前市場利率正處於下行週期,按100萬元貸款金額估算,如轉換為以LPR定價,LPR每下降10個基點,每年可節約利息支出約1000元。”交通銀行財管部總經理陳隃説,如果客户認為未來LPR會大幅上行,也可選擇固定利率。
於是,實踐中便出現了兩種不同選擇:
有人覺得市場化的LPR更有優勢,可以立刻享受到利率下行帶來的實惠——
“3月份就收到了工商銀行的轉換通知,但我擔心LPR可能上行、帶來利息增加,就一直在觀望。直到4月份LPR下降,我才下決心轉換。”在北京一家事業單位工作的王夢瑩説,今年4月,客户經理打來電話説,新公佈的5年期以上LPR為4.65%,較去年12月已累計下降15個基點,這意味着房貸利率可以從5.37%下降到5.22%。“一聽這話我馬上同意轉換了,能節省不少利息支出。”王夢瑩説。
也有人覺得固定利率更踏實,避免了利率波動的不確定性——
“我選擇固定利率,省心。”在山東青島市一家制造業企業擔任高管的劉慶山説,自己的房貸是20年前在銀行辦的,目前貸款本金還剩8萬元沒還,貸款期限剩下5年。“眼下雖然LPR降低了,但將來也可能漲上去,我最終還是將房貸的定價方式確定為固定利率。”
“對於客户的疑問,我們都會耐心解釋。經過反覆溝通後,客户基本都能理解LPR政策,並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中信銀行北京分行個人信貸部產品經理賈俊超説,最終大部分客户還是選擇了更為靈活的LPR作為定價基準。
央行數據顯示,到8月末,存量貸款定價基準轉換工作已順利完成,已轉換的存量貸款中,94%的個人房貸選擇參考LPR定價。
LPR帶來了什麼?
LPR成為貨幣政策的“傳導器”,利率走勢的“風向標”,宏觀調控的“參照系”
事實上,改革後的LPR,影響的不僅是個人房貸。作為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重要一步,LPR將在更廣範圍和更深層次上促進我國金融市場健康發展。
——成為貨幣政策的“傳導器”。
近年來,我國貨幣政策持續發力,為實體經濟提供資金支持。一些企業反映,市場利率下行明顯,但自己貸款時感受不足,這是為什麼?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LPR改革前,銀行發放貸款時大多仍參照貸款基準利率定價,特別是個別銀行以貸款基準利率的一定倍數(如0.9倍)設定隱性下限,阻礙了市場利率向實體經濟傳導。
“改革後,LPR的市場化程度明顯提高,對於提升貨幣政策傳導效率、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具有重要意義。”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説。
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金融部門累計為市場主體減負8700億元,其中,僅LPR下行引導貸款利率下降就為企業減負3540億元。今年7月,企業貸款利率同比下降0.64個百分點,降幅明顯超過同期一年期LPR的降幅,體現了改革疏通利率傳導機制的效果。
——成為利率走勢的“風向標”。
對於利率,老百姓過去經常接觸到的一個詞就是“降息”。以往“降息”主要由存貸款基準利率下降完成,如今“降息”主要通過LPR報價來體現,能更好反映市場利率的下降。截至目前,1年期LPR較首期下調了0.4個百分點,5年期以上LPR累計下調了0.2個百分點。
“改革後的LPR,市場化程度更高,靈活性更強,能夠更加靈敏地反映市場上資金供求變化,已經成為銀行對貸款定價的主要參考。”唐建偉説。
與此同時,LPR也影響着存款利率,對存款利率市場化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今年以來,不少人都感到銀行存款利率降了,其實這也和LPR有關。”光大證券首席銀行業分析師王一峯説,LPR改革後,貸款利率明顯下行,為了與資產收益相匹配,銀行會適當降低負債成本,從而引導存款利率下行。
——成為宏觀調控的“參照系”。
利率是資金的價格,利率調整,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降息”和“加息”,是央行通過貨幣政策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
“LPR改革後,貸款基準利率逐漸淡出歷史舞台,LPR將成為宏觀調控的重要參照。”唐建偉説,LPR能夠反映資金供求狀況,為金融部門實施宏觀調控提供重要參考,有利於讓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更好滿足實體經濟發展需求。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表示,人民銀行將繼續深化LPR改革,推動實現利率“兩軌並一軌”,進一步優化LPR傳導機制,着力完善央行政策利率體系,促進市場利率圍繞作為中樞的央行政策利率波動。(記者 吳秋餘 葛孟超)
《人民日報》(2020年09月21日 第1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