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基金報
中國基金報記者 李智
因信披違規遭立案調查後,奇信股份又爆大雷。
4月18日晚間,奇信股份公告稱,因公司23個主要銀行賬號被凍結,公司股票將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23個銀行賬户被凍結
奇信股份被“ST”
4月18日晚間,奇信股份公告稱,因公司主要銀行賬號被凍結,公司股票將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公司股票將於4月19日停牌1天,4月20日復牌並實施其他風險警示。實施其他風險警示後的股票簡稱為“ST奇信”,股票價格的日漲跌幅限制為5%。
奇信股份剛剛披露了的關於對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管理一部關注函的回覆公告》顯示,目前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已被凍結的銀行賬户23個,涉及被凍結貨幣資金餘額合計 8749.52萬元。因公司主要銀行賬號被凍結,觸及《股票上市規則(2022 年修訂)》第9.8.1條第(六)款規定“公司主要銀行賬號被凍結”的情形,公司股票將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奇信股份表示,董事會將努力採取相應有效的措施,儘快解凍銀行賬户,並持續關注上述事項的進展情況,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同時,董事會將積極舉措改善公司的生產經營和財務狀況,保障公司持續經營能力,維護公司及全體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鑑於公司當前狀況以及面臨的壓力,公司已採取如下應對措施:例如,成立法務專項工作組,推動未決訴訟儘快解決公司及子公司將盡快妥善處理未決訴訟;加速非主營業務存量資產處置,催繳應收款項回籠資金,補充公司流動性;公司總裁負責成立專門清理應收賬款的領導小組;積極尋求各相關部門的支持和協助,獲取主要債權單位支持等。
股民懵了:要開始數板了嗎
消息一出,股吧炸鍋了,有股民表示:“星期一割肉,頂不住了,這股虧了我十幾萬。”“完了,這是要開始數板了嗎?”
截至去年9月30日,該股仍有1.9萬户股東。
深交所對奇信股份下發關注函
此前,由於奇信股份23個銀行賬户被凍結的事情,曾收到深交所關注函。深交所要求奇信股份結合公司披露的被凍結銀行賬户名稱與涉及金額情況,逐項説明你公司被凍結賬户涉及的凍結金額、被凍結日期、被凍結原因等,並説明你公司前期針對訴訟及銀行賬户凍結事項是否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等。
4月18日,奇信股份在關注函的回覆公告中表示,受建築裝飾行業整體不景氣影響,公司近兩年應收賬款回款較慢,導致部分供應商貨款支付進度較慢,從而引起部分訴訟並凍結,該狀況近兩年來長期客觀存在,對公司生產經營造成一定影響,但屬於行業普遍現象。
不過,因為單筆凍結金額均較小,累計金額也未達到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10%,未構成重大事項標準,未觸發披露標準。截至回函日,公司不存在違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2021年修訂)》第二十二條及《股票上市規則》相關規定的情況。
然而,隨着銀行債務逾期未能及時解決,部分銀行擬採取進一步訴訟、凍結等措施,將對公司經營造成重大影響。公司已安排相關人員儘快就上述凍結事項與法院及有關方做進一步核實和溝通,儘量降低對公司的不利影響。
對於公司近兩年融資能力下降的問題,奇信股份解釋稱主要受以下三方面影響:其一,公司2020年度虧損5.55億元,2021年度各季度報告均呈現不同程度虧損;其二,行業增速整體下滑,金融機構相對謹慎;其三,2021年9月27日,公司啓動註冊地變更,金融機構貸款存在屬地放款原則。為解決公司短期流動性問題,公司一年來多次向控股股東融資,以補充公司流動資金,確保公司資金週轉。同時公司也正積極與新餘市本地金融機構溝通,洽談融資事宜。
1.3億元被離奇劃轉?
奇信股份問題重重
資金佔用、違規擔保、債務逾期、關聯交易……負面消息不斷的奇信股份,曾於去年年末爆出驚天大雷,1.3億元被離奇劃轉。
去年12月30日,奇信股份公告披露,通過自查發現,公司於2021年1月1日向深圳市達欣貿易有限公司轉賬了8000萬元及5087.5萬元兩筆款項,合計1.31億元。
經核查,上述款項的轉出,公司未與達欣公司簽訂商務合同,也未發生實質性的商務經濟往來,且未經過公司股東大會、董事會決策審批和內部簽字審批流程。付款憑證中僅有公司原實際控制人關聯人即時任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的簽字及財務管理中心資金結算部副經理的個人名章。日前,公司對該大額資金流出事項已報案,具體責任人及涉及事項正在偵察。
除此之外,3月31日,奇信股份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
公司內部狀況不斷,高管也相繼離任。4月18日,奇信股份財務總監劉松因個人原因請辭。今年以來,高級副總裁張翠蘭、證券事務代表宋聲豔、非職工代表監事張清平先後辭職。
但就是這樣一個問題重重的公司,曾在今年2、3月份迎來一波強勢上漲,區間漲幅超60%,不過好景不長,奇信股份的股價在3月17日創下階段新高後,再經歷大跌。截至目前,該股報5.7元,總市值為12.82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奇信股份是一家集建築裝飾設計與施工及物聯網平台、新材料研發與應用於一體的“健康智慧人居綜合解決方案商”,是一家綜合性企業集團。公司業務範圍涉及公共建築如體育場館、展覽場館、健康環境綜合解決方案等板塊。
編輯:艦長
版權聲明
《中國基金報》對本平台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