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暴發至今,口罩產能已經從供不應求快速過渡到相對產能過剩,在國內需求飽和、國外出口不暢的情況下,有部分口罩廠正面臨關廠倒閉的窘境。為此,有必要優化重要應急物資產能保障和區域佈局,發揮我國全球抗疫物資最大供應國作用,從內外兩方面為過剩產能謀求出路。
口罩去產能過程勢必面臨陣痛。口罩產能按規模依次分為三大來源,第一類是醫療器械行業或紡織行業等“同業”“同族”企業的增產、擴產、轉產,這是本次應急物資的主要來源;第二類是其他行業的主動轉產,除創收外,保證自身生產需求是其轉產主因,如比亞迪等;第三類則是疫情期間跟風建立的口罩廠,這類企業規模有限但數量眾多、產品質量普遍偏差,“撈一筆就走”思想為其主流。
第一類企業勞動力分配靈活,產能質量高。這些企業或有醫療器械生產經驗,或有企設醫用產品研發及檢測機構,或有穩定的原材料供應渠道,產能轉換較為方便,口罩產能過剩不會動搖企業根基。第二類企業以轉產為主,主要目的是應對疫情復工復產需要,降低成本、滿足自身需求,產能過剩與否對企業生產經營影響微乎其微。第三類企業是化解產能過剩時主要淘汰對象。我國是全球最主要的口罩製造國,約八成口罩是中國製造。疫情前口罩產業已進入了自主淘汰落後產能的階段,兼併、倒閉並不鮮見。疫情之前存留的口罩廠商多具有生產經驗和相關資質,而疫情期間建立的投機型口罩廠普遍缺乏CE、EUA、NIOSH、FDA等國際認證,出口相對困難,固定市場和原材料供給都缺乏,代工生產成為主要出路,多數企業將在產能過剩時自然淘汰。
在化解多餘產能工作上,一方面需要對需求側進行調控,其中“白名單”制度在實現淘汰落後產能、擴大出口和國家品牌創建等多項任務上發揮了重要作用。4月25日,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佈了12號公告正式確立出口“白名單”制度,一是通過提高需求側質量認證要求,倒逼供給側改革,讓市場來主動淘汰落後產能;二是為優質醫療物資和非醫用口罩提供出口快速通道,發揮我國全球抗疫物資最大供應國作用,打造國家品牌效應。截至8月18日,“白名單”內醫用口罩企業數量已由4月30日的32家增長至2118家;非醫用口罩則由43家增長至598家。值得注意的是,兩份“白名單”中CE認證居多,這與採用歐盟認證的國家數量較多、美國政治經濟環境趨於惡劣有關。
另一方面,多餘的優質產能也可通過合約方式形成產能儲備。依託應急物資產業集聚區,以實物儲備為輔、產能儲備為主的儲備模式,為企業建立產品全生命週期生產儲備庫打開政策窗口,緩解企業去產能壓力,實現完善重要應急物資產能保障和區域佈局的根本目的。
本次疫情體現了我國應急物資製造業高度的動員能力,反之也體現了對市場自主動員能力的整體預期不足。在突發事件應對過程中,應急物資市場價格是否穩定與儲備是否充足密切相關。需求缺口越大,潛在的市場利潤就越高,投機資本的興趣就越大,帶來的市場動員能力就越強,事後過剩產能化解工作就越困難。為解決此問題,首先需要梳理各類突發事件所需的應急物資種類和對應的最佳儲備形式,對於實物儲備就能解決問題的,繼續進行儲備庫建設工作;對於產能儲備為主的則需要梳理、估計企業集羣的增產、擴產、轉產能力,利用工業互聯網和合同儲備等明確企業實際情況、聯結政企需求,做到突發事件來臨時手中有數、心中有底。
應急物資製造業動員能力的基礎是安全應急產業的總體保障能力。這次疫情的啓示是,要把安全應急產業的集羣發展作為一個重要目標,平時加強安全應急產品的研發和推廣應用實現,應急時則主要依靠保障合同儲備供給能力、發揮平時技術儲備能力實現。本次疫情也為安全應急產業集羣設立應急物資儲備庫創造了條件,與自然災害類儲備庫相比,這些儲備庫在保證實物儲備的同時,更關注於原材料儲備和產能儲備,其儲備物流動性更強,預期應急保障效果較傳統儲備庫更優。(作者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