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洪建:“聖誕節協議”不是英國脱歐終局

英國和歐盟24日正式宣佈,雙方已就最終的英國脱歐貿易協議達成一致。無論該協議內容對雙方關係的前景影響如何,至少英國眼下暫時避免了疫情加重和無序脱歐的雙重險境。

從“趨利”到“避害”

整個12月,英歐雙方都是在一邊談判一邊相互施壓,同時又為“無協議脱歐”做準備的折騰中度過的。12月13日曾是雙方設定的談判最後期限,但後來這個期限被放棄,表明雙方都不願承擔“無協議脱歐”產生的巨大風險。

英國脱歐進程走到今天,推動雙方達成妥協的動力已從初期的“趨利”變成如今的“避害”。英國脱歐派的激情是為贏回一個“更自由和強大的英國”,但談判至今逐漸顯露出來的英國對歐盟市場的巨大依賴,歐盟作為國家集團在談判中的優勢地位,以及不靠譜的美國特朗普政府沒能在關鍵時刻提供場外支援,都讓英國品味到受制於人和求助無門的冰冷。歐盟一方儘管有談判優勢並儘量保持節奏,但也被英國的國內立法花招、漁業問題強硬和英美互通款曲弄得心煩意亂,一度還險些亂了方寸。

但也正是在不斷試探、對峙和爭吵中,雙方難以割捨的巨大利益以及利益破裂後的高昂成本一再呈現。尤其是一旦無協議脱歐,一半的進出口貿易依賴歐盟市場的英國商業成本將大大提升,英法海軍可能在英吉利海峽被漁業糾紛拖入衝突,在疫情打擊下本就異常窘迫的經濟也將更加艱難。“無協議脱歐”的前景越清晰,它的成本和代價就越巨大,要避免它的意願和行動就越誠實,英歐就是以這種荒誕但卻真實的邏輯拿出了這份“聖誕節協議”。

“政治正確”下的利益取捨

讓英歐談判如此艱難又能最終妥協的,是一個高度政治化的談判環境。公平競爭、漁業份額和履約監管成為雙方卡在談判最後階段寸步難移的難點,主要原因就是這些問題很容易被政治化而且的確被高度政治化了。

在英國看來,脱歐意味着一切可以自己“當家做主”,自然包括在經貿、產業、勞工等領域的政策自決;但在歐盟看來,如果英國想在脱歐後繼續從歐盟市場獲取“零關税、零配額”的好處,就必須承擔在規則和標準上“向歐盟看齊”的義務。在英國看來,和歐盟就漁業份額進行重新分配不是簡單的捕撈量和漁民收入問題,而是事關英國專屬經濟區以及“海洋安全”的問題;而在法國看來,漁業問題是政府維護本國漁民權益進而維護政治穩定和大國地位的問題。

在脱歐以“贏回英國主權”為目標的政治正確下,技術性的談判極易被導向絕少迴旋餘地的政治對壘。好在形勢變化將雙方都逼到了牆角,尤其是英國方面在招數用盡且防疫壓力巨大的情況下已“無心戀戰”,而歐盟在以防疫為名短暫關閉和英國的貨物通道、讓英國嚐盡苦頭後,也避免給外界“勝之不武”的印象,雙方終於在政治正確和經濟利益之間找到達成妥協的平衡點。

脱歐劇情了猶未了

達成“聖誕節協議”並不意味着英國脱歐就此劇終,後續仍有不少看點。首先是雙方仍需經歷各自內部程序的折騰。由於脱歐談判事實上已經延期,儘管可以通過加急的“臨時申請”程序先讓協議在雙方行政層面過關,但要將協議轉化為法律並最終落地,在英國還得過議會這一關,在歐盟也要經過歐洲議會和各成員國議會的審核。在仍被脱歐所分裂的英國議會和成員國利益不一的歐盟,這一關都不會輕鬆。

其次是匆匆達成的協議難免留有漏洞和缺陷,它的有效性將主要取決於雙方能否重新修復被談判弄得遍體鱗傷的政治互信,並在實踐中處理經貿規則、漁業糾紛上的智慧和技巧。

最後,雙方如何保持和延續一種合作但不親密、競爭仍能妥協的新關係,仍是檢驗這份協議成色的最終標準。

儘管未到終局,已經告一段落的英國脱歐仍讓我們看到一個國際關係轉向競爭博弈、政治利益推高合作成本的時代側影。(作者是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69 字。

轉載請註明: 崔洪建:“聖誕節協議”不是英國脱歐終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