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Ellie
編輯 | 李曉麗
01
塵埃落定
老股東2億美元追加投資
今日,聯合辦公賽道再次傳來一個重大消息——WeWork中國獲老股東摯信資本2億美元追加投資,但WeWork中國並未透露此輪融資的估值。
2020年以來,除了納什空間再獲老股東遠洋資本增持,整個聯合辦公賽道沒有新的融資消息。
不出意外的話,WeWork中國2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將成為今年聯合辦公賽道最大金額單筆融資。
根據WeWork中國官方新聞稿披露,新一輪融資將助力WeWork中國繼續支持本地創業型企業、中型企業以及大公司的持續發展,實現更高的成本效益,並確保員工更高的滿意度。
同時,WeWork中國也迎來的新的CEO——摯信資本運營合夥人姜躍平將出任WeWork中國代理CEO。
這個信號非常關鍵,類似的情形曾於2018年底在氪空間上演。
公開資料顯示,姜躍平是摯信資本的運營合夥人,先前曾任美團點評高級副總裁,先後領導過新零售、用户平台等業務。在美團與大眾點評合併前,他先後於2010年擔任大眾點評產品及運營副總裁,2014年擔任大眾點評首席戰略官。加入點評前,姜躍平曾在騰訊、雅虎、Kana等多家軟件及互聯網公司擁有逾15年工程、產品及管理工作經驗。
姜躍平出任WeWork中國代理CEO
WeWork上市折戟後,WeWork中國裁員、關店、暫停在華擴張等負面消息不絕於耳。
今年初,路透社曾報道淡馬錫控股和摯信資本希望購買WeWork中國更多股份,從而獲得WeWork中國的多數股權,該投資計劃對WeWork中國的估值約為10億美元。
根據WeWork此前公開的招股説明書,截止2019年6月底,WeWork擁有WeWork中國59%的股份,其餘股份由軟銀、弘毅投資和摯信資本等其他投資者持有。
現在這筆交易終於塵埃落定。據瞭解,此輪融資後,摯信資本佔據主導地位,而WeWork將成為小股東。
一家近幾年已經成功轉型存量資產運營的聯合辦公企業創始人對此評論道,對於WeWork中國來説,賣出任何大於1塊錢的數都是好消息;對於行業來説,只是證明又一個水土不服的案例,新的企業將取而代之;對於WeWork的投資人來説,新投資人顯然是以增發方式控股,老投資人仍然無法解套。
02
投資方親自下場
摯信資本為何要接盤
WeWork中國並非摯信資本投資的第一家聯合辦公。
早在2011年,摯信資本就與紅杉資本一同投資了創富港,後者於2016年在新三板掛牌,目前摯信資本持有創富港5.56%的股份。
摯信資本所投資的兩家聯合辦公,狀態堪稱兩個極端。與WeWork中國持續虧損不同,創富港早已實現盈利。
2019年,創富港實現營業收入5.38億元,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190.7萬元,而在今年上半年,創富港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為2.81 億元和 1812萬元。
創富港雖然一直走的都很穩,但曾被詬病想象空間有限,所以這是摯信資本追加投資WeWork中國的原因嗎?
關於此次投資,姜躍平表示:“這是WeWork中國發展的新篇章,標誌着公司全面實現決策和管理本土化、產品及業務本土化、運營和效率本土化,從一家跨國企業的中國子公司正式成為兼具全球品牌優勢及戰略資源的中國企業。”
這意味着,摯信資本接管WeWork中國後,將把WeWork中國變成一家徹徹底底的中資控股公司。
類似的情形,早在氪空間上演過一遍。
2018年底到2019年初,陷入裁員關店困境的氪空間,獲得了老股東IDG資本、歌斐資產、英諾等老股東的10億元投資。
但老股東持續加碼後,氪空間管理層也迎來一波“大換血”:原歌斐資產合夥人王雪泉出任氪空間CEO、英諾天使基金合夥人姜汐出任氪空間執行總裁,IDG資本也派人進駐。
今年上半年,遠洋資本在增持納什空間後在納什空間也新派了一位董事。天眼查顯示,目前遠洋資本在納什空間擁有三個董事席位。但納什空間目前的管理層依然是創始人張劍和陳亮,遠洋資本並沒有派駐CEO。
一位業內知情人士跟PropTech研習社透露,WeWork中國新CEO沒有地產經驗,以前是美團大眾點評系的,2000年初在美國硅谷,基本踏上了互聯網時代的每一個風口,而摯信資本投過美團和大眾點評,所以這次特地來讓他出山。該業內人士表示,WeWork中國可能接下來可能會有一波互聯網打法。
不過回顧PropTech研習社2019年與氪空間新任CEO王雪泉的對話(傳送門:《獨家|關店、裁員、腐敗、鉅額起訴……氪空間新任CEO正式回應》)來看,王雪泉本人有深厚的地產經驗,接任後的打法也是按照地產運營、資管的方向去調整。而資方代表入主後,往往第一件事止損,凡是以前在價格戰中“高買低租”模式的物業都退掉,凡是選址不合理營收不理想的門店都關停,這才讓行業僅剩的幾個聯辦品牌繼續維持正常運轉。
所以不管是氪空間之前拿到的10億元投資,還是WeWork中國這次獲得的2億美元投資,不意味着行業回暖,而是代表着此前吹起的資本泡沫徹底終結。至於整個行業不再“唯VC論”後,WeWork中國能否靠本地化策略走出一條新路,倒是值得市場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