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漲的“信義系”與“玻璃大王”李賢義

近期光伏行業與政策面利好共振,港股光伏玻璃龍頭信義玻璃連創新高。而低調的實控人李賢義作為閩商圈核心人物,掌舵着“信義系”強勢擴張戰略,似乎與“隔壁”的隆基股份實控人李振國一樣,開始走向產業舞台的中央。

10月初,在A股未開市階段,港股光伏玻璃漲勢兇猛備受市場關注,其中又以龍頭信義玻璃領跑。10月7日,信義光能暴漲14.8%,7個交易日內漲幅47.7%。然而8號返工首日,信義光能又隨着板塊整體大幅下跌10.13%,吐回前一日漲幅,呈現劇烈震盪。

作為吸引全市場目光的“信義系”低調的掌門人,信義控股集團實控人李賢義為閩商中的代表人物,其人不僅是深圳同心俱樂部常務副主席,資產版圖還涉及房地產等領域。依靠雄厚的關係網與產業網,“信義系”得以在光伏行業“大洗牌”中倖存而壯大。

“信義系”的暴漲

近年來,信義光能依靠雷厲風行的投資擴張,穩坐光伏玻璃龍頭寶座,且不斷拉開與第二名的差距。今年以來,信義光能股價已暴漲153.17%,協同“信義系”的信義能源、信義玻璃,連創歷史新高。

其中,港股暴漲的信義光能,正是全球第一大的光伏玻璃生產商,市場份額高達38%,與佔比24%的福萊特構成雙寡頭格局。除了光伏玻璃製造,信義光能在光伏電站建設及運營業務也位於國內領先地位,為其光伏玻璃組件業務帶來了許多優質客户,上下游協同效應顯著。

光伏產業鏈中,光伏玻璃是光伏組件的上游原料,其強度、透光率等直接決定了光伏組件的壽命和發電效率,是晶硅光伏組件生產的必備材料。光伏玻璃性能特別,技術認證複雜,週期較長且成本不低,行業壁壘很高,因此光伏玻璃企業的客户一般都比較穩定。

目前公司在國內外坐擁三大光伏玻璃生產基地,名義產能已達到7800噸/天,另有一個生產基地在建。有分析師估測,到2020年底公司名義產能有望達到11800噸/天,進一步鞏固龍頭優勢。

在疫情影響下,信義光能依舊交出了不錯的業績答卷,今年上半年內實現收入46.2億港元,同比增長15.7%,歸母淨利潤14.1億港元,同比增長47.6%。其中,光伏玻璃產品的毛利率高達38.9%,同比增長11.6%,環比增長3.1%。

近期有多家機構看多“信義系”,認為目前估值仍舊偏低。

國泰君安認為,信義玻璃、信義光能、信義能源三家公司顯著的超額收益始於一脈相承的卓越管理(基因是核心),皆具難被跨越的“護城河”(長坡厚雪),呈現為傲然行業的超預期成長(盈利能力領先行業)。“信義系”——股價今年皆翻倍有餘且空間仍然很大。

匯豐研究研報稱,信義玻璃近日於內地市場進行兩項收購,以擴張其產能14%。基於不會再發出新生產線許可證,相信公司能以此收購在行業中顯著受惠,加快推動盈利增長。

瑞銀則將信義玻璃目標價由12.8港元升至17港元,上調幅度高達33%,認為公司2021年主要太陽能設備供應商盈利增長預計可達4-5成,因此相信公司估值將可升至2017年高位,即市盈率30倍水平。

“信義系”的強勢擴張

事實上,信義光能依靠投資收購的手法強勢擴張,超越原行業老大福萊特,坐上光伏玻璃龍頭的寶座才不過5年。

10年前,福萊特作為彼時的行業龍頭,對外投資規模一直遠高於信義光能。直到14年,信義光能開始大肆投資,對外投資現金流規模一直保持在18億元以上的高位。此後6年內,信義光能共對外投資160.12億元,福萊特對外投資則僅有38.62億元,兩者相差四倍多。

截至今年中報,信義光能的總資產規模為303.1億港元,較10年前翻了18倍。截至去年中,信義光能收購且已併網太陽能項目的總裝機量為2530兆瓦,其中2374兆瓦為大型地面項目,156兆瓦為屋頂分佈式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大肆投資佈局加速擴張的同時,信義光能仍保持着不錯的財務狀況。截止今年中報,公司的淨資產負債比為25.5%,較去年同期的24%幾乎沒有變化,相較福萊特高於50%的資產負債率有着明顯優勢。

穩健的財務狀況主要得益於“信義系”近年來不斷“分拆上市”保障了融資渠道的暢通。

2008年,信義光能作為獨立公司正式成立,主要產品即光伏玻璃組件。2012年,信義光能在拿到國家支持的金太陽項目後,迅速進入了光伏電站領域,原有光伏玻璃組件廠也順勢成為了其電站業務的主要供應商,以此形成了閉環和協同效應。

2013年,信義光能從信義玻璃拆分上市,彼時太陽能玻璃及太陽能發電廠業務並行發展十分順暢,已成為公司的兩大強力增長引擎。

2019年5月,信義光能將手上兩塊核心業務再次分拆,將旗下光伏電站業務以信義能源之名獨立上市,分拆後,信義光能持有信義能源52.7%股權。對於信義光能來説,再次拆分電站業務上市,一方面是為了拓展融資渠道,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各業務獨立發展。

在經過兩次拆分後,“信義系”如今坐擁信義玻璃、信義光能、信義能源3個港股上市公司,共同構成了信義集團在光伏領域的二級市場佈局。

公司表示,信義光能主要從事的光伏玻璃製造屬於工業板塊,與信義能源旗下經營及收購太陽能發電廠的業務在性質上有較大差距。分拆上市能夠更清晰地評估各業務的發展前景,也便於切割信貸狀況,有利於吸引更多對可再生能源有明確投資意向,而訴求不同的個人與機構投資者。

“光伏玻璃大王”李賢義

“信義系”如此強勢操作的背後,掌舵人自然非等閒之輩。公開資料顯示,信義集團的實控人為李賢義家族,李賢義持有信義玻璃31.28%,持有信義光能11.76%股權。

李賢義是改革開放之初的“創一代”,也是如今閩商中的代表人物。其出生於1953年,15歲輟學,82年從福建前往香港闖蕩,從事汽車配件生意,1988年,李賢義發現汽車玻璃大多依賴進口,於是藉機回內地創辦了信義玻璃,主要從事汽車玻璃生產。

2006年時,協鑫、晶科、通威、正泰、東方日升等後來的光伏巨頭成立。李賢義也決定入局光伏,兩年後,信義的東莞基地首條超白光伏原片玻璃生產線得以量產,象徵着信義玻璃正式踏入光伏玻璃領域。

與同樣出自福建,同樣做汽車玻璃起家的福耀玻璃曹德旺相比,同被譽為“玻璃大王”的李賢義,在資產規模與全球影響力上甚至更勝一籌。2020年新財富500富人榜中,曹德旺家族排名174,資產較去年增長了70多億,而李賢義家族排名第111位,資產較去年增長了100多億,其資產實力可見一斑。

除了玻璃,李賢義在房地產領域也有所涉足。

1992年,在玻璃事業上有所成就的李賢義開始涉足房地產,在深圳橫崗、布吉、坂田等地逐步開發地產項目,至今已成立了信義地產開發、信義工業城開發、義德地產開發、信義工業綜合開發等多家公司,慢慢形成了以生產汽車玻璃、建築為龍頭,房地產業為支柱的多元化經營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掌舵信義集團,李賢義還是閩商圈子中的核心人物,身上掛着一個重磅身份——深圳同心俱樂部常務副主席。

資料顯示,同心俱樂部成立於2012年的全國兩會,是由在深投資的20餘位全國政協委員和全國人大代表共同倡議發起,其會員包含151名企業家,涉及上市公司90家,整體關聯公司3000多家,公司資產總計超4萬億,產生年利潤超3000億,平均每年直接和間接向國家納税逾600億元。

該組織被外界認為是國內規模最大的“頂級富豪俱樂部”。官網顯示,其永遠榮譽主席為深圳市委原常委張思平,現任主席為祥祺控股陳紅天,其餘任要職的還有騰訊馬化騰,順豐王衞,比亞迪王傳福,康美藥業馬興田,京基陳華、“關外地王”賴海民、“深圳李嘉誠”黃楚標等頂級大佬。

李賢義曾在採訪中提及:“我們奉行的是誠信與義氣”。或許也正是靠着這份誠信與義氣,李賢義才能夠在一手玻璃,一手地產的經營中,不斷積累深厚的資產與人脈網絡,帶領信義集團年復一年穩健地高速增長。

暴漲的“信義系”與“玻璃大王”李賢義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95 字。

轉載請註明: 暴漲的“信義系”與“玻璃大王”李賢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