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焦點訪談:小小薏仁米,竟讓這個村子大變樣

由 度方針 發佈於 財經

  央視網消息 (焦點訪談):這種薏仁米不知道您吃過沒有,它是一種兼具藥、食兩用價值的雜糧,在我國有着兩千多年的種植歷史。近年來,隨着大家健康養生觀念的提升,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意識到薏仁米的營養價值,現在這種古老的雜糧是暢銷海內外。不過,您可能想不到,全球最大的薏仁米集散地居然是在黔西南州的大山深處,全國薏仁米種植面積的三分之一在這裏;您可能更加想不到,這個今天的薏仁米之鄉,有些村莊在幾年前還屬於特困地區。變化是怎麼發生的呢?

   這段視頻拍攝的是貴州興仁的薏仁宴,在當地人看來這是最具特色的興仁味道,為什麼他們會對薏仁米這麼情有獨鍾呢?記者來到貴州興仁,在這個全球最大的薏仁米集散地進行採訪。

   一進興仁記者就發現這裏的很多農户都在種薏仁米,作為薏仁米之鄉,這裏的薏仁米種植面積佔了全國薏仁米種植總面積的三分之一。現在,正是薏仁米收割的季節,一車車收好的薏仁米會從這裏銷往世界各地。2019年,這裏的薏仁米銷售額達到了50億,佔全球薏仁米銷售總額的70%。

   這幾年當地很多人借了薏仁米產業發展的光,20萬多人在種薏仁米,6000多人在薏仁米加工企業上班,還有1萬多人在從事和薏仁米相關的文化旅遊工作。靠着發展薏仁米產業,鄉親們的生活富裕了,在這其中變化最明顯的要屬位於滇桂黔石漠化特困地區的硐坪村。別看現在這裏蓋了不少二層小樓,幾年前,受耕地多是山地的自然條件限制,當地老百姓只能種些玉米當口糧,日子過得十分艱難。

   為了改善生活,村裏的很多年輕人都選擇外出務工,令狐昌勇就是其中之一。他在外打工時發現當地的農民種薏仁米的收入不錯,自己是不是也能種這個呢?於是,他回到村裏拿出了8畝地來試種薏仁米。

   第一次種薏仁米,令狐昌勇沒有經驗也不懂技術,選擇的種植時間並不合適,又趕上天氣乾旱,收成不理想,試種薏仁米失敗了,連帶着鄉親們也對種薏仁米失去了信心,大家想要脱貧致富只能另謀出路。

   跟風照搬其它地方的種養殖項目讓鄉親們走了不少彎路,也讓他們意識到致富還是要選一條適合自己的路,可到底什麼樣的路適合硐坪村呢?什麼樣的作物又能讓這裏的老百姓致富呢?

   雖然興仁氣候温和,土壤肥沃,平均海拔1300米,這裏的自然環境適合種植薏仁米。可按當時的價格,一畝薏仁米的純利潤最多也就1000多元,遠遠比不上蔬菜和水果,鄉親們也在算着這筆帳,推廣種植薏仁米並不順利,為了説服鄉親們,專家給他們算了這樣一筆賬。

   薏仁米的畝產值雖然比不上其它經濟作物,但投入少、產出高,節省下來的人力還可以幹其它產業,收入十分可觀。可有着試種失敗的經歷在前,鄉親們種薏仁米的熱情並不高,動員了半天,只有幾個人願意試一試,蔡永忠就是其中之一。

   雖然這次試種的收成並沒有預期的高,但減去肥料、人工等方面的投入,收入還是比種玉米時高,這讓鄉親們打消了疑慮,看到了前景。貧困户易立昌就決定拼一把,拿出自家種口糧的地來種薏仁米,吸取了去年別人的種植失敗的教訓,這一次易立昌的收成好了不少。

   種薏仁米收益高、養護成本低,才種了兩年多,易立昌就脱了貧,家裏還蓋起了三層小樓。而他的經歷並不是個例,通過種植薏仁米,2019年,硐坪村村裏的133户建檔立卡貧困户全部脱了貧,而脱貧摘帽並不是終點,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這兩年,興仁的很多地方和硐坪村一樣靠着種薏仁米脱了貧,鄉親們有了追求美好生活的衝勁,對薏仁米的田間管護也特別上心。可這是個技術活,雖説鄉親們幾年來也積攢了一些經驗,但卻無法解決一些複雜的技術問題,最讓他們為難的就是谷種退化。

   鄉親們不懂正確的消毒方法,將穀子曬乾留到來年再種,這樣隨着種植年限的增加,谷種就會逐漸退化,農作物產量會越來越低,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農業專家的助力。

   要想提高作物產量並不簡單,不僅需要優良的谷種,還需要科學的田間養護,可鄉親們多是憑着經驗種地,對於到底該怎麼管護這薏仁米瞭解得並不深。漸漸地,一些鄉親們發現自家的薏仁米得了黑穗病,原本應該是乳白色的薏仁米變成了黑色,產量大減,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呢?

   科學的種植養護技術提高了老百姓的收入,也提高了大家種植薏仁米的積極性。這幾年,興仁市的薏仁米種植面積猛增,從2016年的13萬畝提高到2019年的34萬畝,種植面積是原來的2.6倍。

   種植面積的增長也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漸漸地越來越多的深加工企業到當地投資建廠。這些企業為了能夠買到質優價廉的薏仁米做原材料,沒等薏仁米收穫,就會和農户們簽署優先採購協議,企業每隔一段時間還會來檢查薏仁米的長勢。

   易立昌家的薏仁米今年長勢不錯,參照去年4.5元/斤的收購標準,以每畝產600斤穀子計算,畝產值可以達到2700元,刨除人工、種子、肥料等方面的成本,一畝地的利潤在2100元左右,一年下來能掙四萬多。更讓易立昌高興的是,曾經偏僻落後的家鄉完全變了樣。

   靠着因地制宜地發展薏仁米產業,村裏的荒山都變成了種植基地,田間地頭也建起了加工廠,曾經閉塞的山村裏不少年輕人開起了銷售薏仁米直播。直播不光給鄉親們帶來了收入,也為這裏帶來了更多的人氣,曾經沉默寡言的鄉親們,現在的精氣神也跟過去大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