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認二次銷售、被新華社點名,泡泡瑪特市值蒸發150億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界面新聞”(ID:wowjiemian),作者:馬越,36氪經授權發佈。

狂奔上市後的泡泡瑪特,遭遇了上市以來第一個波折。

12月28日,泡泡瑪特股價最低下跌至72.05港元/股,跌幅一度達到16.4%。截至收盤,泡泡瑪特股價報77.65港元/股。連跌2個交易日後,其市值蒸發近150億。

承認二次銷售、被新華社點名,泡泡瑪特市值蒸發150億


泡泡瑪特股價

導致此次股價大跌的,是近期被曝光的泡泡瑪特“二次銷售”事件。

日前,有網友在社交平台發佈視頻爆料稱,自己在濟南萬象城泡泡瑪特購買的3個盲盒,回家後發現封口處都有黃色膠水,其中一隻盒子裏面的卡片還有摺痕,疑似拆封後二次銷售。視頻顯示她回到門店,發現店內擺放的其他盲盒也存在類似情況。現場工作人員表示,將開始內部調查。

承認二次銷售、被新華社點名,泡泡瑪特市值蒸發150億


網友爆料泡泡瑪特二次銷售

12月24日凌晨,該網友再次發佈視頻稱,已經收到北京泡泡瑪特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的官方回覆:12月18日經過監控確認,泡泡瑪特濟南萬象城店有5名店員存在違規操作。12月21日,公司與涉事的5名員工解除勞動合同關係,涉及的商品全部收回。

隨即#泡泡瑪特承認二次銷售#的話題也在當日登上微博熱搜。

泡泡瑪特的“二次銷售”事件之所以會影響這麼大,要從盲盒的機制説起。盲盒的概念起源於日本,簡單來説就是用不透明的密封盒售賣系列玩具,玩家在拆封前並不知道自己購買的是哪一款。這種類似80、90後童年時代收集乾脆面中水滸卡一樣的模式,正是盲盒非常“社交化”的樂趣所在。

目前,泡泡瑪特的盲盒均價59元/個,整個盲盒商業模式中最為核心的,是一個系列中稀少的“隱藏款”和“稀缺款”(也叫做“超隱藏款”)的設置,而這種人為製造稀缺的方式,讓消費者拆盒時候的驚喜感和娛樂性成倍增加。正是因為這種飢餓營銷策略,盲盒中的稀缺款在二手平台上的售價非常高,有不少忠實粉絲因為“成癮性消費”而復購,甚至有投機者像炒鞋一樣高價追捧。

承認二次銷售、被新華社點名,泡泡瑪特市值蒸發150億


泡泡瑪特labubu稀缺款在閒魚上出售

店員違規操作、私自拆開盲盒,很有可能就是在尋找稀缺款。

而如果一個盲盒是被拆開過的,就意味着破壞了消費者購買盲盒的核心體驗,最終可能導致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危機。

12月26日,新華社在一篇文章中評論稱,“驚喜和期待的背後,‘盲盒熱'所帶來的上癮和賭博心理也在滋生畸形消費,不少盲盒愛好者每月花費不菲,正所謂‘一入盲盒深似海,從此錢包是路人'。並引用專家建議稱,“家長和老師應引導未成年人形成良好消費觀,避免誤入消費圈套。同時,監管部門應進一步規範盲盒經營模式,避免其畸形發展,給社會和青少年成長帶來負面影響。”

店員私拆盲盒再二次售賣時間的曝光,對泡泡瑪特今後的規範管理、加強品牌價值和運營敲響了警鐘。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92 字。

轉載請註明: 承認二次銷售、被新華社點名,泡泡瑪特市值蒸發150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