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會削弱和動搖

自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以來,輿論中有一些擔憂聲,即認為香港經濟社會穩定將面臨巨大不確定性,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可能弱化。還有別有用心的個人和組織利用這種悲觀預期大做文章,傳播焦慮甚至污名化香港特區國家安全法。

經濟日報記者採訪的多位專家學者及經濟界人士紛紛表示,無論從國安立法保證香港持續繁榮穩定的初衷來看,還是從香港作為成熟開放經濟體的底藴來看,這些擔心都不會成為現實。在“一國兩制”方針、香港基本法及香港國安法的有力保障下,香港的獨特優勢和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但不會削弱和動搖,未來還會更加穩固。

香港國安法為香港繁榮穩定保駕護航

判斷一地營商環境優劣與否,首當其衝便是能否擁有穩定的社會環境。無論聚焦當下還是放眼長遠,香港國安法無疑都將為香港的繁榮穩定注入更多積極因素。

“去年下半年以來,因‘修例風波’引發的不斷升級的暴力活動,無疑給香港民眾的生命與財產安全造成了嚴重影響。若不能徹底控制住局勢,香港的金融經濟等都會遭受長期的負面影響。香港國安法從根本上消除了這些隱患,鼓勵個人投資者、企業及國際投資者在香港進行長期投資,也會促進香港政府加大對香港公共基礎設施及住宅的投資。”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海上絲路研究中心主任、香港國際金融學會會長肖耿表示,政治社會穩定是所有國際金融中心發展的必要條件,香港國安法正是保護及鞏固香港在國際金融領域全球領先地位的重要措施。

香港特區行政會議成員、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日前表示,香港國安法不會影響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反而是一件好事。這一判斷代表了香港廣大有識之士的共識,引發了國內外投資者的強烈共鳴。

國務院港澳辦港澳研究所研究員蔡赤萌認為,紐約、倫敦等國際金融中心,也都受到不同形式的與國家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的約束。香港國安法不會改變香港“一國兩制”下以普通法為基礎的法治基礎與營商環境,也不會改變香港國際金融市場的特殊功能與作用。

國際市場對香港前景充滿信心

目前,香港股市及港元繼續保持穩定走勢,香港金融市場運行平穩,聯繫匯率制度穩固,並未出現非正常資金外流,多家在港外資企業也表示將繼續紮根香港開展投資。同時,近期MSCI亞洲系列指數產品選擇落户香港證券交易所,中概股選擇在香港二次上市等,國際市場的一系列表現繼續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實力和潛力投下“信心票”。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方星海在分析MSCI選擇將亞洲系列指數落户香港的原因時指出,政府沒有任何干預,這是市場的選擇。一方面,香港的股權衍生品市場較為發達,相關投資品種和交易有很好的基礎,MSCI認為將產品轉移到香港更有利於這些產品的運作。另一方面,香港聚集了亞洲地區最多的全球機構投資者,尤其是股權機構投資者的投資行為非常活躍,也是基於對產品市場交易會更活躍的認識,MSCI決定將相關產品轉移到香港。

6月18日,京東在港交所實現二次上市,成為繼網易之後第二家在香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企業,百度、百勝中國等中概股企業也陸續傳出赴港上市的消息。在市場人士看來,大型中概股公司迴歸示範效應的持續發揮,將會吸引更多中概股企業選擇在香港上市。短期看,得益於香港市場投資者的認可,在港上市企業成功募集了資金,為日後發展拓寬了空間;長期看,中概股的大量回歸,可優化港股行業結構、活躍交易、提升估值、增強市場的長期競爭力,這無疑將進一步鞏固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儘管身處全球新冠疫情衝擊等重大事件背景之中,但香港的樓市、股市及外匯市場仍然運轉正常,市場環境穩定,與全球市場相比,香港市場仍處於蓄勢待發的上升週期。”肖耿認為,這主要是因為投資者越來越清楚,世界經濟重心正加速向亞洲轉移,而中國大陸正是亞洲最重要的市場與投資需求地。作為成熟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將在幫助投資者匹配高回報、低風險項目方面繼續發揮積極作用。

近期香港市場的反應為上述觀點提供了支撐。受益於中概股迴歸帶來的突出業績,4月份以來恆生指數也震盪上行。隨着內地新經濟領域領軍企業先後登陸港股,以金融、地產等傳統經濟為主導的港股結構有望得到優化,以創新為標誌的新動力的注入使得各方有理由長期看好香港股市。

香港優勢仍存未來可期

國際資本流入香港、港股回升、港元走強……在國際市場持續為香港投下“信心票”的同時,內地政策的支持、香港成熟開放經濟體的底氣、愛港愛國人士以實際行動挺港,種種有利因素將共同匯聚成確保香港繁榮穩定的強大力量。身處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香港,優勢仍存、未來可期。

“國際金融中心功能的核心屬性,體現在相應的特定環節,如具有基於全球標準的基礎性金融制度、全球功能性金融機構高度集聚、金融要素流量規模可觀等特徵。從這些方面看,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基礎依然穩固,對國際金融機構的吸引力依舊。”蔡赤萌表示,進一步增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功能,未來應繼續擴大香港作為人民幣資本項目開放的互聯互通管道功能,增強香港的全球資源配置能力,提升金融集聚和金融輻射能力。

背靠大陸,可與內地經濟金融互聯互通、深度掛鈎,這被認為是香港突破瓶頸、贏得未來的明顯優勢。“香港能夠、也需要與大灣區城市互動、互補、聯動、融合。香港周邊的內地城市具備在製造業、科技創新、人才及在岸金融方面的優勢與規模,加強互動與合作,將有可能形成在全球具備競爭力的、面向世界開放的粵港澳大灣區。”肖耿説。

“長遠來看,支撐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穩固的因素還有很多,除了中央政府的支持以及香港與內地金融的緊密合作外,香港自身擁有的積極因素也不可忽視。”暨南大學特區港澳經濟研究所教授陳章喜認為,香港是創新導向型的國際金融中心。一方面,香港政府的創新支持政策包括促進競爭、工商業及資本支持等將發揮重要的引導作用;另一方面,自由市場經濟為香港營造了公平的經商環境,有利於推動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成長壯大。在全面擴大開放新格局下,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有望繼續穩固。

正如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張曉明在新聞發佈會上所説,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香港的繁榮穩定,從根本上來説取決於兩條,一個是香港自身的營商環境、金融體系方面的優勢會不會削弱,再一個是祖國經濟發展的勢頭和中央對香港的支持力度會不會持續。對於這兩點,我們是有信心的,所以我們對香港的未來也是充滿信心的。(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暴媛媛 王 霖)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99 字。

轉載請註明: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會削弱和動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