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市值暴跌,掉隊明顯,洋河為何賣不動了?

由 聊素麗 發佈於 財經

白酒行業鉅變,長達11年的“茅五洋”時代或將落幕。

2月26日,白酒季軍洋河股份發佈業績預告:2020年營業收入211.25億元,同比下滑8.65%;淨利潤74.77億元,同比增長1.27%;

令人意外的是,在茅五瀘洋汾等一線名酒中,去年唯獨洋河年營收呈負增長....

提起洋河酒,海、天、夢為首的藍色經典系列,以及那段磅礴大氣的廣告語至今讓人印象深刻。

2004年—2018年,洋河年營收從區區4億元做到200多億元,締造了奇蹟般的蘇酒神話。直到2019年,洋河前董事長王耀還在強調千萬億目標:千億營收,萬億市值。

如今,洋河年營收連續兩年負增長,市值僅剩2400多億,被瀘州老窖、山西汾酒無情超越,萬億夢徹底破碎。

曾經的蘇酒神話,為何敗北?

在中國人眼中,白酒的地位無可匹敵,不止和人情世故掛鈎,更是文化傳承的媒介。

宏大的白酒市場內部,又細分出醬香、濃香、清香三大陣營,以及茅五瀘洋汾等名酒。

2003年,洋河推出“藍色經典”系列,綿柔風格配上鋪天蓋地的營銷讓洋河酒火遍江蘇。此後,洋河從江蘇走向全國,成了白酒行業一匹耀眼黑馬。

2010年,洋河營收首次超越瀘州老窖,榮登行業老三,正式開啓“茅五洋”時代。

當年的洋河強到啥程度呢,2012年時市值還短暫超越過二哥五糧液,就差劍指茅台了,這事也是五糧液當年的奇恥大辱。

從業績上看,2004—2012年,洋河年營收從4億暴漲到172億,短短9年締造了一個波瀾壯闊的蘇酒神話。

不過好景不長,2013年反腐風暴中白酒行業遭受重創,洋河奇蹟般的高增長在行業寒冬中宣告結束。

經歷3年慘烈調整後,白酒行業於2016年前後復甦,消費升級疊加漲價背景下,一線名酒統統找回往昔氣勢,此時洋河卻掉隊了,而且跡象愈發明顯。

茅台就不用説了,永遠是白酒陣營扛把子,這裏用五糧液業績來對比下洋河的失速。

2016年—2019年,五糧液年營收從245億元增長至500億元,3年直接翻倍。同期洋河的數據為171億—231億元,曾經的黑馬被無情吊打。

到了2020年,洋河就更顯沒落了:根據各大酒企公告,茅台去年淨利潤455億元,同比增長10%,年營收大概率也是略增;五糧液年營收572億元,淨利潤199億元,同比雙雙增長14%左右;

瀘州老窖淨利潤55—60億元,同比增長20%—30%,營收增速也不會差到哪去;山西汾酒年營收139.96億元,同比17.69%,淨利潤31.06億元,同比增長57.75%。

對比下來,只有洋河年營收是負增長,掉隊明顯。

市值方面,白酒行業經歷春節後這波猛烈殺跌後,茅台依然在2.5億之巔俯瞰眾生,五糧液守住1萬億,而洋河(2400億)被瀘州老窖(3100億)甩出近700億,長達11年的“茅五洋”時代又變回“茅五瀘”。

如果再深究,你會發現洋河市值現在連山西汾酒都趕不上了,再不復當年之勇......

論及洋河掉隊的因素,可以分為內外兩層。

外部因素是行業飽和,這些年各大白酒品牌攻城略地、佔山為王,導致行業高度飽和。今後品類減少、市場高度集中是必然趨勢。

數據上看,2019年中國18家白酒上市公司實現淨利潤860.28億元,同比增速放緩,行業內部也呈現巨大分化。

比如860.28億元利潤中,僅茅台就高達439.7億元,佔比超51%;五糧液以182.28億元淨利潤排第二,洋河以73.86億元排第三,但同比下降9.02%。

從洋河這兩年的糟糕表現來看,其市場份額還在不斷被五糧液、瀘州老窖蠶食,這在白酒寡頭格局中極為不利。

內部因素是洋河自身的失誤,比如重心放在省外,卻沒保住省內。

江蘇作為洋河大本營,省內市場是其崛起關鍵,就像山西市場之於山西汾酒。2013年高增長宣告結束後,洋河一度將進軍省外作為企業重點。

近幾年洋河在省外市場增速早已放緩,此時省內市場卻被外地名酒和本地後起之秀今世緣蠶食。

數據顯示,3年來洋河在省內市場營收分別為102.29億元、116.12億元、102.99億元,市場佔有率從30.09%跌倒25.75%。

而今世緣同期省內收入分別為27.75億元、35.16億元、45.42億元,市佔率從8.16%漲到11.36%。

再比如失敗的提價戰略。2016至今,茅台、五糧液等高端白酒多次提價,洋河也連續多次提價,但100—300元區間價格敏感,產品選擇也更多,導致洋河提價收效甚微。

而且錯誤的提價策略,反而壓縮了經銷商利潤空間,降低了渠道積極性,結果造成現在洋河存貨高企。

內憂外患下,洋河再不拿出轉型決心,“茅五洋”時代也就真成往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