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2020年年報陸續披露中,少數個股再度出現商譽減值爆雷的情形,這種情況應該引起投資者的足夠重視,對於尚未披露業績預告或者年報的高商譽個股,一定要敬而遠之,因為一旦爆雷,將損失慘重。
通俗來説,商譽就是能給公司帶來利潤的無形資產。是一家公司通過不斷地生產經營使得產品或者服務得到消費者的認可,於是出現了銷售價格高於同類產品的現象,這也叫附加值,而上市公司中自己創造出來的價值往往不會形成商譽,不被計入財務報表,投資者看到的只是很高的股價。例如貴州茅台,商品毛利率超過90%,這其中事實上就有巨大的商譽,但是上市公司並不願意把它計入資產負債表,所以從投資者的角度看,茅台的資產價值並沒有那麼高,但是利潤很高,股價也很高,這就是真正的商譽。
但是財務報表中的商譽一般都不是這麼來的,主要是上市公司在收購資產的時候總是溢價收購,原本評估價值1億的資產,非要用10億去買入,那麼這多出的9億元怎麼入賬?於是只能是商譽。
但是隨着業績承諾期一結束,所購買的資產忽然之間就利潤下滑甚至虧損,這塊資產的價值遠遠達不到10億的水平,甚至連1億元都嫌貴,造成這種利潤滑坡的原因有很多,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這9億元的商譽已經無法體現其價值,留着也是自欺欺人,商譽減值是實事求是的行為,但反映到財務報表上,就會出現大幅的利潤虧損。
因此,年報披露期間是商譽重估的時間節點,商譽很高的上市公司,一方面存在着爆雷的風險,另一方面一旦爆雷,威力遠遠高於其他公司,投資者要防範其中的投資風險。一般而言,出現商譽爆雷的公司股價都會大幅下滑,投資者將會出現較大的投資風險。
投資者還需要當心那些在業績承諾期“踩線”完成承諾的公司。投資者有理由擔心,它們完成業績承諾都是由外力協助的,目標就是完成業績承諾,對於這樣的公司來説,它們的真實盈利能力存在很大疑問,一旦過了業績承諾期,這些外部協助力量將會瞬間消失,業績大幅滑坡,商譽大幅減值也就不可避免。
當然,最好的辦法還是讓上市公司少出現商譽減值的問題,這就要對高溢價收購資產採用更加嚴格的審批,上市公司購買資產不能只看評估價值,還要從長遠評估這塊資產在若干年後的預期價值,否則很容易出現高溢價購買資產後遺症,業績承諾期一過就“變臉”,投資者也將面臨巨大的投資風險。
所以本欄認為,投資者對於高商譽的公司可以抱着懷疑的態度,以規避風險的心態,不在年報公佈期持有這類公司股票。如果投資者實在看好這家公司,可以等到年報公佈之後,等商譽減值風險消除後再行買入,規避掉風險才是長久盈利的保證。
北京商報評論員 周科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