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增長超出預期,為何一些微觀主體感覺不盡相同?官方回應
2020年中國經濟實現正增長,GDP突破百萬億,但也有觀點認為“雖然經濟增長超出預期,但一些微觀主體的感覺卻不盡相同”。對此,國家發改委綜合司司長嚴鵬程回應,國民經濟是一個大的系統,區域、行業、企業的發展情況不一,對於宏觀經濟的感受自然也會有所不同。下一步將加強經濟運行監測、密切跟蹤市場主體發展情況,及時採取更有針對性的政策舉措,讓更多的市場主體能夠切實地感受到經濟恢復的暖意。
2020年中國經濟在多重衝擊下實現了穩定恢復,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好於預期。數據顯示,去年GDP增長2.3%、總量突破100萬億元。
“國民經濟是一個大的系統,區域、行業、企業的發展情況不一,對於宏觀經濟的感受自然也會有所不同。”嚴鵬程説,一方面,要認識到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為了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對發展的評價也要注重以人民羣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標尺;另一方面,要從數據的變化態勢中,發現亮點和不足,更好地開啓未來。
“2020年我國經濟規模突破了100萬億元,這是我國經濟發展又一個重要里程碑,標誌着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邁上了一個新台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支撐更加堅實,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物質基礎更加雄厚,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韌性和迴旋餘地進一步增強。”他説,GDP是個宏觀數據,是億萬微觀市場主體運行結果的總體體現,它的穩定增長又為微觀市場主體下步更好發展,提供良好預期和穩定環境。
同時,積累了調控經驗,去年圍繞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強化宏觀政策統籌協調,及時果斷、科學精準地出台了一攬子對沖政策,推動了經濟的穩定恢復,進一步創新了調控方式、豐富了調控工具、積累了調控經驗。
對於結構優化方面,他表示,在經濟社會發展面臨嚴峻風險挑戰的情況下,沒有走粗放發展和重複建設的老路,而是牢牢把住高質量發展方向不動搖,順勢而為推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逆勢發展,引導鼓勵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高技術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增速分別比整體規上工業快4.3個、3.8個百分點,居家辦公、遠程問診、在線教育等行業實現快速擴張。
激發市場活力方面,我國加大助企紓困力度,通過“實打實”的減税降費讓利等政策,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全年新增減税降費超過2.5萬億元,金融部門向實體經濟合理讓利1.5萬億元。同時,更加註重用改革開放的辦法為企業解難題、添動力,隨着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市場主體活力持續增強,2020年全年新設市場主體2500萬户左右,實現了逆勢大幅增長。
針對復工復產、復商復市過程中遇到的循環“梗阻”,相關部門在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同時,注重需求側管理,有效改善了經濟循環。2020年四季度工業產能利用率達到78%,12月份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達到98.4%,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從前2個月的大幅下降38.3%回升至前11個月的增長2.4%。
“最關鍵的是,我們較好地保障了民生需要。”他介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決戰脱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全年新增就業1186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31.8%;城鎮調查失業率從2月份的6.2%下降到12月份的5.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2.1%,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一些困難羣體基本生活得到有效兜底。
“當然,我們也看到,當前經濟穩定恢復還面臨一些挑戰,保持經濟平穩運行還需要付出努力。”嚴鵬程表示,一些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户生產經營還面臨很多困難,市場需求恢復還受到一些制約,全球經濟形勢還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下一步將加強經濟運行監測、密切跟蹤市場主體發展情況,及時採取更有針對性的政策舉措,讓更多的市場主體能夠切實地感受到經濟恢復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