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油價犧牲很大:沙特失去“第一”寶座

為提油價犧牲很大:沙特失去“第一”寶座

要賭贏了?沙特讓位“第一”寶座以提振油價後,油市貌似正在往其想要的方向走……

IEA表示,隨着沙特的減產,其在歐佩克+中的最大產油國地位讓位於俄羅斯。

作為歐佩克事實上的領導者,沙特近幾個月大幅削減了石油產量,犧牲了其在該組織內的市場份額,以求提振已影響其收入的低油價。

到目前為止,美國等非歐佩克+產油國的產量增加削弱了減產的影響。但IEA在其月度市場報告中稱,隨着沙特將於本月開始單方面減產100萬桶/日,這些競爭對手的供應增長似乎即將結束,而俄羅斯的產量似乎也在下降,儘管速度較慢。

沙特上週表示,每日減產100萬桶的措施將延續到8月,這將使這一主要石油生產國的日產量下滑至900萬桶的兩年低點,使沙特的產量降至2011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並導致沙特滑落成為歐佩克+的第二大生產國,為2022年初以來首次。

在承受油價大幅下挫的衝擊時,沙特能源部長阿卜杜勒阿齊茲·本·薩勒曼採取了一項冒險的策略:以犧牲其市場份額為代價來支持該國的石油收入。分析人士估計,沙特需要將油價維持在每桶80美元左右才能平衡國家預算,併為奢侈的國內基礎設施項目提供資金。

俄羅斯也承諾削減石油產量,但在實施措施方面進展緩慢。IEA表示,這種情況似乎正在改變,6月該國的石油出口量下降了60萬桶/日,至730萬桶/日,為2021年3月以來的最低水平。然而,IEA也表示,俄羅斯可能會在減少出口的同時保持其產量水平穩定,以滿足國內消費者的需求。

在沙特採取“單邊行動”前,歐佩克+此前一致採取的減產措施基本上未能對不斷下跌的油價產生任何影響。該組織早在去年在10月便宣佈減產200萬桶/日,而後在今年4月,其同意去年10月的基礎上繼續減產約160萬桶/日,。

IEA稱,自減產措施首次生效以來,美國石油日產量增加了61萬桶,而受歐佩克配額約束的伊朗則利用這個機會將日產量提高了53萬桶

由於這些供應增長可能已經見頂,分析人士表示,沙特的減產和俄羅斯不斷下降的石油出口現在似乎正在產生它們預期的效果:收緊市場,推高油價。

最近幾天,國際石油基準布倫特原油價格自4月底以來首次回升至每桶80美元以上。IEA表示,本月市場對歐佩克+原油的需求將超過該組織200萬桶/日的供應量,8月需求將增至300萬桶/日。與此同時,石油儲量正在下降,可供滿足需求的備用原油有限。

IEA稱,石油需求預計今年將增加220萬桶/日,至1.021億桶/日,明年將進一步增加110萬桶/日。

國際能源署預計,可用供應將落後於石油需求的增長,導致本季度出現200萬桶/日的缺口。IEA預計,今年石油供應量將增加160萬桶,至1.015億桶/日,明年將增加120萬桶/日。

另外,歐佩克在週四發佈的月度市場報告中表示,預計明年石油需求將增加220萬桶/日,遠高於IEA的預期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個機構對長期石油需求前景的看法分歧越來越大

IEA上月表示,預計石油需求將在本十年見頂,主要原因是電動汽車的普及。而歐佩克認為,由於強大亞洲經濟體的需求,未來幾年石油需求將保持強勁。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47 字。

轉載請註明: 為提油價犧牲很大:沙特失去“第一”寶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