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A股未能延續強勢表現全線收跌,北向資金淨流出超百億,市場對未來趨勢的判斷分歧加大。
太平洋證券在日前一份分析中指出,大盤指數過快上漲後,資金驅動將面臨中報業績大考,市場波動加大。短期金融地產的低估值板塊存在博弈機會,但中長期仍需堅守核心資產。
近期來看,太平洋證券表示主要關注入市資金監管和中美關係反覆的風險。
1、重申低估值輪動補漲,堅守核心資產應對風格均衡
7月2日以來金融地產等權重板塊帶領上證綜指突破前期阻力位3200點,今日大盤指數有所回調成交額仍保持高位,目前已連續9日成交額突破萬億,7月9日成交1.7億元,逼近2015年牛市高峯值時水平,創出近5年新高。
期間非銀、有色、地產、鋼鐵等前期滯漲低估值的金融地產和週報板塊有明顯上漲,科技和消費板塊也有脈衝式輪番表現,整體來看,市場表現為低估值藍籌帶動下的“普漲”,資金面並未表現出由科技和消費流出切換。
太平洋證券分析,短期內後市資金博弈低估值仍可持續,目前仍在擴散途中,但快速拉漲也將加大波動。
其一,萬億成交額過後,市場往往存在一定慣性,在未有明顯利空情況下,在穿越指數阻力位後,後續上漲有一定空間,但可能存在較大放緩可能;
其二,暴漲過後的金融地產低估值低倉位的相對優勢仍存在,只是“性價比”隨着暴漲有所弱化,目前銀行PB不足1X,券商PB2.3X較歷史中值2.7X估值仍有提升空間;
其三,2020年二季度業績改善有支撐,中報窗口期業績“下殺”概率較小,前期市場普遍對經濟修復的預期並沒有過於樂觀。
中長期,太平洋證券認為風格演化將呈現“均衡-分化-再均衡”,堅守已有的消費和科技核心資產仍是必要選擇。
一是,消費和科技仍是全年主線,目前宏觀經濟處於弱復甦,5月工業企業數據顯示需求端並未有明顯改善,低估值板塊中除券商和保險外,銀行、地產、週期等領域未來景氣趨勢仍不明朗,因此估值修復到位後,可能重回前期“分化”,若後續經濟復甦趨勢得以確認,風格將轉向“再均衡”。
二是,從公募機構角度,2010年以來,風格切換主要集中於消費和成長板塊,背後對應着我國由後工業時代向消費為主、製造業升級的產業格局的轉變,歷史上公募對金融地產和週期板塊超3個季度的時間窗口屈指可數,加倉背景均存在於宏觀經濟或行業週期的明顯復甦,即便是能保持連續2個季度的倉位提升,配置比例提升大多在5個百分點左右,跑α收益仍需依賴高估值可被景氣度消化的A股核心資產。
2、信貸帶動經濟復甦,通縮仍有壓力
6月社融3.43萬億,存量同比增長12.8%,較前期12.5%持續放量。
一方面,持續放量背後對應着逆週期調節發力,企業融資整體需求保持平穩,其中6月企業新增中長期貸款達7348億元,明顯好於去年同期的3753億元;此外,6月委貸+信託貸款同比沒有明顯收縮,企業債券融資同比改善仍顯著。
另一方面,雖然政府債券融資規模邊際放緩,但6月規模仍保持在2020年以來的較高水平,6月政府債券新增7400萬億元;此外,財政投放推升了非信貸形式的貨幣派生,相應也提升M2增速,6月M2仍保持在11.10%的較高增速,高於當前經濟名義增速,MI同比降至6.5%,M2-M1增速剪刀差邊際有所擴大,反映出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流仍面臨較大壓力,經濟需求偏弱。
另外,居民部門需求繼續釋放。6月居民貸款新增9815億元,不僅較去年同期多增2198億元,也較上月多增2772元。其中居民短期貸款、中長期貸款分別為3400億元、6349億元,較上月多增1019億元、1687億元,顯示前期疫情期間壓制的居民需求還在持續釋放中。
但目前需求偏弱,使得國內的通縮壓力仍存在。6月CPI同比增2.5%,雖然相較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但重要推動因素仍是豬肉和鮮菜價格回升,食品項環比上漲0.2%、同比上升11.1%,主要受生豬出欄減緩、疫情期間進口量減少導致供應量偏緊,疊加消費需求有所回升因素的影響,以及近期南方多地出現暴雨致使居民鮮菜需求上升、短期供應緊張。而非食品價格此輪環比下降0.1%,同比上漲0.3%,服裝、交通和通信等同環比均出現下降,或與疫情影響下旅途出行價格下降、夏季服裝打折促銷有關,多數下游需求仍沒有改善。6月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降至0.9%,也顯示需求端偏弱。
6月PPI同比為-3.0%,比上個月回升0.7個百分點,環比為4.0%,主要受益於疫情後國內陸續復工復產。由此原油價格的上漲使與石油相關的行業如採掘、原材料加工等PPI環比也出現上升,進而推動PPI的回升。後續若全球經濟重啓加速,預計PPI也會在低位改善。
3、7月解禁擾動不足為懼
相較於2020年上半年1-6月每月1000-2000億水平的限售股解禁,進入2020年下半年,限售股解禁水位將顯著升至3000億,7月限售股解禁規模可達到3459億元。限售股A股限售股解禁規模大幅回升,引發投資者關注,擔憂市場持續走高,股東套現的意願也更加強烈,7月9日中國人保、匯頂科技等龍頭企業出現大股東減持,進一步加劇了此種擔憂。
太平洋認為巨量解禁規模的影響情緒擾動大於實質。一是,從規模上來看,一個月千億市值的解禁相對於每日萬億成交規模而言,對A股整體市場的影響微乎其微;二是,從解禁類型來看,一般而言套現意願較強的主要來自增發,參與公司股票增發機構的動機多是財務投資,而2020年下半年限售股解禁的規模主要來自原始股東,7月限售股解禁規模中原始股東佔比73%;三是,從近期市場表現回溯來看,A股2020年1月也曾經歷5300多億元的限售股解禁,當時的巨量解禁也並未成為上證綜指漲至3100點的阻力,近期減持的中國人保、匯頂科技等個股在當日也未表現為明顯的股價下挫。
4、二季度中報業績邊際改善,但上半年整體壓力未減
從目前中報業績預告披露的情況來看,多數企業受益於疫情後的復工復產,企業業績在二季度有所改善,截至7月10日,756家已披露企業預增類型的企業在業績預告中佔比高達23%,“績優”(即業績預警類型為預增、略增、續盈、扭虧)公司在業績預告中合計佔比才達到38%。但企業二季度業績不確定性也不小,21%的企業在業績預告中披露類型為“不確定”。
從行業來看,中報業績較好的企業仍主要集中於疫情直接受益的醫藥、食品、計算機(軟件服務)行業,以及前期訂單積壓及景氣度向上的電子(消費電子、半導體)、電氣設備(風電、光伏)、化工(化學原料)等行業。整體看,二季度高增長行業與一季度差別不大,海外疫情的衝擊對A股上市公司業績的影響並不明顯。從龍頭企業披露的業績原因變動來看,二季度雖然受益於國內疫情好轉,企業業績有所改善,但多數公司也紛紛表示,由於一季度的大幅拖累可能使得2020年上半年整體的業績增速仍面臨壓力。僅有少數行業的龍頭公司在2020年中報窗口能錄得正增長。
結合股價表現來看,目前A股中報“績差”公司公佈業績時,當日股價會表現為明顯下跌,“績優”公司當日股價也會有明顯反彈,顯示在近期市場對業績的關注較高。
5、不懼波動,保持牛市思維
太平洋證券認為,短期金融地產的低估值板塊存在博弈機會,但中長期仍需堅守核心資產。大盤指數過快上漲後,資金驅動將面臨中報業績大考,市場波動加大。
近期市場風險主要關注入市資金監管和中美關係反覆。6月社融仍保持12.8%的高增速,信貸高增顯示短期經濟回升,Q2企業盈利改善可期,消費和科技板塊2020年中報業績增長無壓力,但核心CPI保持下行,表明下游需求偏弱,中長期來看,受益經濟復甦估值修復到位後,後續市場風格“均衡”仍將轉向“分化”,跑α仍需依賴高估值可被景氣度消費的A股核心資產。
配置建議:博弈補漲,堅守核心資產。1)低估值但業績有持續改善空間:券商、保險;2)低估值且邊際需求良好:地產、建材、煤炭、有色、機械;3)“新基建”:5G基建、雲計算、電氣設備、新能源汽車;4)可選消費中的汽車、消費電子、家電、影視、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