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快硬起來是科創板最大的道理
【緣木求魚】
推動科創板加快發展、儘快硬起來,一個關鍵是上市企業要足夠硬,另一個關鍵是保薦機構要足夠硬。
木木
科創板自決定設立之日起,其定位就一直很清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務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兩年多來,這個定位一直被方方面面反覆強調。
在這個大的背景下,把4月9日上交所組織召開的科創板保薦機構座談會,理解為一次例會、大戰略框架下一次具體的戰術推動,也未嘗不可,因為,無論是座談會研討的主題——“提高保薦業務質量,建設高質量的科創板市場”,還是座談會最後的表態——堅守科創板定位,加大支持“硬科技”企業上市力度,確實都是推動科創板做大做強過程中的題中之義。
這次座談會傳達出來的信息很明確:一是科創板要儘快“硬”起來,這是科創板目前最大的道理,現在也無須諱言,科創板的發展壯大極具歷史緊迫性,時不我待;二是保薦機構需要切實肩負起歷史責任,要本着專業精神,為市場把好公司上市關,全力保證IPO公司質量,為科創板做大做強打好基礎。
目前看,科創板儘快“硬”起來,起碼包括兩方面的含義:
其一,在科創板上市的企業要保持足夠的硬度,甚至要在現有基礎上硬上加硬,不但要在技術以及技術發展方向上過硬,而且要在公司治理、開發經營、組織運作、財務管理、信披質量等環節,也足夠“硬”,這是科創板硬實力的最根本保證。
從目前情況看,在這方面,無論是已經上市的公司還是準備上市的公司,都還存在較大提升空間。以IPO企業為例,面對市場日益加大的穿透核查力度,有相當數量的IPO企業主動撤材料退出,暫不考慮其中弄虛作假、存心矇騙的情況,單就嚴謹性而言,這些半道而退的企業,許多關鍵節點的硬度,顯然還多有欠缺。在上市條件和流程十分清楚的情況下,企業仍抱着“闖關”的心態發起IPO申請,起碼在精神、氣質上就與科創板不大合拍;對那些“穿新鞋走老路”、抱定圈錢目的想矇混上市的企業,就更要警惕,一旦抓住,就要嚴厲打擊,必須堅守科 創板的歷史定位。
其二,科創板的規模也要儘快“硬”起來,規模擴張要更有效率一些。科創板的規模太小,擴張速度太慢,其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國家發展總體戰略的能力就弱,服務效果就很難得到保證。對此,市場相關各方要有緊迫感。在加快擴大科創板規模的過程中,至關重要的是,必須擺脱舊模式的束縛,針對科創板的定位和特點,設計新模式,請懂技術、能準確把握科技發展方向的專家更深地參與到這個市場中來。
科創板儘快“硬”起來,加快發展、做大做強,保薦機構也要肩負起歷史責任,積極作為。所謂積極作為,首先就是要走正道,走正道的底線就是不能有道德、信用上的瑕疵,這既是保薦機構生存的基礎,也直接決定着市場的質量和前途。其次要堅守專業精神,勤勉盡責,一方面,要有專業實力,能勝任科創板的保薦工作,另一方面,還要掙脱舊工作模式的束縛,不能還像過去那樣,總坐在會議室裏聽報告、看報表,而要腿腳勤快,多跑跑,不但跑企業、跑關聯方,還要跑跑相關市場和技術機構,這樣才能全面把握企業質量和發展潛力。
無論是解決“卡脖子”問題,還是解決產業升級、結構調整、更有質量發展的問題,科創板都是一個關鍵抓手。推動科創板加快發展、儘快硬起來,一個關鍵是上市企業要足夠硬,另一個關鍵是保薦機構要足夠硬,沒有這兩個硬支點,科創板的實力和定位就都談不上,完成肩負的歷史任務當然就更談不上。
(作者系證券時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