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 Q1 交付、利潤創下歷史新高,馬斯克卻説疫情、通脹、供應鏈危機的影響才剛剛開始。
作者 | 宛辰
編輯 | 鄭玄俄烏衝突、高通脹、芯片短缺、奧密克戎肆虐,都擋不住特斯拉前進的腳步。
美股 4 月 20 日盤後,特斯拉發佈 2022 年第一季度財報。本季度特斯拉一共交付 31 萬輛,同比增長 68%。在出貨量提升和提高平均售價雙重因素的影響下,特斯拉單季收入大增 81% 至 187.6 億美元;非 GAAP 下的歸母淨利潤達 37.4 億美元,同比增長 255%。
收入、利潤暴增,財報發佈後,特斯拉股價盤後一度上漲超過 6%。但此後兩個交易日震盪下跌,目前特斯拉股價為 1005 美元,市值將將守住萬億美元大關(1.04 萬億美元)。
這也與財報傳遞給市場的信號一致:乍看之下亮眼,細究亦有隱憂。2021 年特斯拉每個季度平均交付量提升超過 4 萬輛,但本季交付量卻只比 2021 年 Q4 增加約 1400 輛,生產量更是環比四季度下降了 430 輛,這還是在 2022 年 3 月德國柏林工廠已經開始投產的情況下。
接下來幾個季度,在通脹、上海疫情等因素的影響下,特斯拉或將面臨更加嚴峻的「保供」形勢。但兩個好消息是:停產一個月的上海工廠,在各方努力下已經恢復生產;此外,兩個新的工廠柏林超級工廠和德州超級工廠,也已投入生產。
01
利潤大增,交付量
突破 31 萬輛
根據財報,2022 年第一季度,特斯拉總收入達 188 億美元,同比增長 81%。毛利率為 29.1%,營業利潤率為 19.2%,均創下有史以來新高。GAAP 淨利潤為 33 億美元,同比增長 6.58 倍;非 GAAP 淨利潤(未計股份支付費用)為 37 億美元。同比增長 2.55 倍。
營收、利潤雙增長的背後,是漲價和產能提升在起作用。此外,特斯拉不斷提升的生產效率使其能夠在全球通貨膨脹持續的情況下,單車成本(COSG)卻能做到下降。
電話會上,有分析師提問,「你們盈利能力已經如此優秀、並且也通過各種技術來降低生產成本,這難道不足以抵消通貨膨脹,還需要額外漲價嗎?」
特斯拉回應,目前的漲價幅度實際上已經將未來 6 至 12 個月可能出現的供應商成本、物流成本上漲考慮在內。因為預定和交付之間通常有一年左右的時間差。而這個時間差裏,「如果政府繼續印大量鈔票,如果鋰提取和提煉(的效率)以及其他原材料沒有顯著增長,以至於每個人都在爭奪有限數量的原材料,那麼很明顯,這將把價格推到更高水平。」
雖然本季度特斯拉的生產成本得到了較好的控制,使得利潤實現較大幅度的增長,但關鍵的產能和交付方面的表現卻沒有之前強勢。
根據財報,2022 年第一季度特斯拉一共交付 31 萬輛汽車,同比增長 68%,但環比上一季度僅增長 0.45%,是 2021 年以來環比增幅最小的一個季度。此外,這一季度特斯拉一共生產了 30.54 萬輛汽車,環比上一季度甚至有所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勢頭有所放緩,但特斯拉的表現其他車企依然難望其項背。今年 Q1 蔚小理中出貨最多的小鵬汽車交付量為 3.5 萬輛,只有特斯拉的十分之一。根據美國汽車電商 TrueCar 的報告,美國車企一季度的同期數據中,只有特斯拉在 2022 年一季度實現了同比正增長。
疫情造成上海超級工廠停產,或許是特斯拉本季度生產、交付量增長放緩的直接原因。
據中國乘用車協會,今年 2 月,上海工廠交付了 56515 輛汽車,日平均出貨 2018 輛。而據媒體報道,受疫情影響,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在一季度一共停產了 6 天(3 月 16 日-3 月 17 日,3 月 28 日-3 月 31 日),按照日生產 2000 輛計算,相當於損失了 1.2 萬輛的產能。
雪上加霜的是,由於上海 4 月還在繼續封鎖,上海超級工廠已經停產了 2-3 周,這將導致特斯拉還將在二季度損失數萬輛的產能。
但好消息是,在多方的努力下,上海特斯拉工廠已經開始恢復生產。根據馬斯克的説法,上海超級工廠已經「復仇歸來」,二季度會看到(上海工廠)每週生產量的新紀錄。但因為有幾周沒能生產,Q2 的生產數量將會基本和 Q1 持平,同時 Q3 將會提高很多。
對此馬斯克特別在電話會上感謝了特斯拉上海團隊和供應商們的努力,稱他們「在面對疫情封禁等非常嚴峻的挑戰,依舊產出高質量產品」。
此外對馬斯克來説,還有一個好消息是:拖延日久的柏林超級工廠,於 3 月下旬啓動生產,德州超級工廠也在4月投產。儘管由於時日尚短,它們的產能在 Q1 對特斯拉來説還只是杯水車薪,但至少看到了解決產能問題的希望。
柏林超級工廠——第一輛Model Y交付
02
生產成本降低,
為什麼還要漲價?
去年下半年以來,全球汽車製造產業的供應鏈承受着巨大的壓力。通貨膨脹、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原材料短缺、物流等問題,是壓在所有整車廠頭上的陰雲。
大宗商品方面,以鋰電池重要的原材料之一——碳酸鋰為例,價格從去年的 5 萬/噸漲到 50 萬/噸。此外,汽車芯片短缺的問題也沒有緩解。日前接採訪時,餘承東也表示:原本一顆 10 元、20 元的汽車芯片,被炒到了 2500 元,一個車上用 9 顆。這種情況下,車企只能減少生產。
在今年 1 月的 2021 年第四季度財報電話會上,特斯拉也表達了對供應鏈問題的擔憂,並表示汽車芯片短缺可能會成為特斯拉新的生產瓶頸。但從過去一個季度的結果來看,除了疫情造成的停產外,其他宏觀因素對特斯拉並沒有造成巨大的衝擊,甚至平均生產成本還有所下降。
對此,特斯拉在電話會上進行了澄清:原材料成本差不多佔到特斯拉 COGs(主營業務成本)的 10-15%。過去幾個季度以來,特斯拉一直在面臨原材料的成本增長,尤其今年 Q1 增幅突然大幅提高。
但其實這些因素不會馬上影響特斯拉的生產成本。因為特斯拉和供應商之間有長期供貨合同,只有合同到期並重新簽訂時,飆升的原材料價格才會體現到特斯拉的生產製造成本當中。換言之,特斯拉的成本提升和原材料大宗商品價格提升之間有一定的滯後性。
事實上,特斯拉表示原材料成本提升等影響因素,更多會體現在汽車售價上。因為特斯拉汽車的交付方式也是通過合同預訂,有一定滯後性。特斯拉會把原材料成本增加等影響未來的因素,納入到當前的定價策略當中。
雖然當下的通脹和原材料成本增長,並不影響特斯拉當期的生產製造成本,但在馬斯克看來,人們實際上大大低估了全球停擺、貨幣超發等問題對汽車產業鏈帶來的影響。
他説:「我認為,通貨膨脹率大約在 40 或 50 年來的最高水平。官方數據實際上低估了通貨膨脹的真實程度,所以。這種通貨膨脹似乎至少在今年剩下的時間裏可能會持續下去。當我們與供應商交談時,供應商面臨着嚴重的成本壓力。在某些情況下,我們看到供應商要求從去年到今年年底增加 20% 到 30% 的零部件成本。」
「供應鏈挑戰持續存在,我們的團隊已經為解決這些挑戰奮鬥了一年多的時間。除了芯片短缺造成的影響,近期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也對我們的供應鏈和工廠運營帶來壓力。此外,一些原材料的價格近幾月來上漲數倍。儘管我們一直致力於盡可能地降低製造成本,這些對成本結構上漲的影響促使我們調整了產品定價。」特斯拉在一份新聞稿中總結道。
03
2022 年,如何實現
150 萬的交付目標
特斯拉不缺訂單,馬斯克在電話會上毫不避諱這一點,限制在於產能。儘管遭遇疫情等因素的衝擊,但對 2022 年的交付目標,馬斯克在電話會上表示,依然有信心達到 150 萬輛。
「以過去 12 個月為統計維度,我們在這一季度首次實現超過 100 萬輛的交付數量。我們的終極目標是每年達到 2000 萬輛。換言之,我們基本上只完成了 5% 的目標。我們仍有巨大的成長空間,在可預見的未來幾年,我們仍然有信心每年超過 50% 的增長。」
如上圖所示,特斯拉相對成熟的加州工廠和上海工廠目前預計年產能合計約為 105 萬輛,剩下 45 萬的年度生產目標,需要在柏林超級工廠和德州超級工廠這兩座新投入生產的工廠實現。現在距離年底還剩 36 周,想要實現既定目標,需要兩座工廠在接下來的時間裏平均每週生產 1.25 萬輛汽車。
但實現這一目標並不太容易。柏林超級工廠和德州奧斯汀工廠分別於 3 月底和 4 月初開始投入生產。根據馬斯克的説法,目前兩座新工廠還處於產能爬坡的階段,預計需要 12 個月的時間,達到每週 5000 輛的產能水平。
這意味着兩座新工廠在 2022 年不太可能達到 20 萬輛的年度產能,這也與投行的判斷一致。摩根大通預計特斯拉德國工廠在 2022 年將生產約 5.4 萬輛汽車,2023 年將提高至 28 萬輛。
為了提高產能提升的速度,目前柏林工廠和奧斯汀工廠專注生產 Model Y,同時特斯拉嘗試把上海的成功經驗複製到兩個新工廠。
馬斯克解釋道,今年 3 月開始生產的柏林工廠和 4 月開始的奧斯汀工廠,產能爬坡要比上海快,因為從上海工廠中學到了很多。「就 Model 3 和 Model Y 的產能爬坡而言,我們現在已經基本上有了經驗豐富的團隊,尤其是 Model Y。顯然,我們在分享我們學到的東西。但這應該是一個更快的爬坡,因為我們學到了更多,我們已經做了很多事情來簡化 Model Y 車型的生產價格(production price),這應該會讓我們在德州和柏林實現更快的產能爬坡。」
但更現實的辦法還是依靠上海工廠的增產、數據顯示,2021 年特斯拉上海工廠總交付量為 48.4 萬輛,佔到特斯拉全球產能的一半以上。而在上海疫情爆發前,上海工廠的周產能還在不斷提升,上文提到今年 2 月上海工廠總交付量達到 5.65 萬輛,平均每週交付 1.4 萬輛。
儘管因為疫情損失了將近 1 個月的生產時間,但如果接下來 36 周裏,能夠保持和今年 2 月相同的生產速度,上海工廠將在接下來的三個季度交付超過 50 萬輛特斯拉汽車,150 萬就不是一個沒有機會完成的目標。
馬斯克本人對上海工廠恢復產能充滿信心,表示 Q2 將看到創紀錄的單週生產數量,以及創紀錄的 Q3 總產量。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上海疫情在短時間得到控制,並在 2022 年不再出現同樣規模的反彈。特斯拉的命運,已經與上海人民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頭圖來源:視覺中國
本文為極客公園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極客君微信 geekparkGO
極客一問
你認為疫情會拉大
蔚小理與特斯拉的差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