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用户詢問,手上有兩隻基金,一隻基金賺了30%,另一隻虧了10%。
先賣哪一個比較好呢?
Emmm,可能大多數的朋友,都會選擇賣賺錢的那一支,然後等虧的那隻慢慢回本。
投資大師是怎麼做的呢?
賣虧的那個。
去年,巴菲特投資航空股失敗,虧損了500億美元。老爺子承認判斷失誤,果斷賣出了航空股。
面對投資中的損失,為什麼會有截然不同的做法?
今天我們來和大家聊一聊,這其中微妙的心理,以及對我們投資收益的影響。
01
你可能會問:我長期持有虧損的基金,慢慢等漲回來,有什麼不對呢?
對於剛持有基金幾個月的朋友來説,確實沒有什麼問題。短期的市場波動,在所難免。
但如果你已經定投它很久了,比如1-2年,仍然有不小的虧損,而且它的基本面情況,並沒有顯著改善,那麼你就得認真審視它了,因為它對你的投資收益,可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那就要小心了,它或許是一個“財富黑洞”。
面對賬户上,虧損數字的不斷加大,不少朋友會有更多加倉,攤薄成本的想法。
還可能會賣出其他基本面好,又在盈利着的投資品,“拆了東牆補西牆”來加倉。
它就像一個黑洞一樣,吸引你去不斷投入。但最終,大概率拖累整體財富收益的,還是那隻虧損的基金。
另外,等它回本的期間,你可能損失了大量的機會成本。
所謂機會成本,就是做一件事的時候,放棄其他選擇能夠帶來的收益。
比如週末,如果你選擇打遊戲消磨時間,放棄的機會成本——
可能是做兼職賺的零花錢,或是讀書提升自己的價值。
而在投資這件事上,你在等待虧損投資品回本的同時,機會成本就是,你可能錯過了其他更好的產品。
如果情感上不願意接受失敗,很可能讓你損失了更多的收益。
這樣的心理其實也很普遍,厭惡損失是我們人性的一部分。
02
20世紀70年代,美國的心理學家卡尼曼和他的合作者,一起提出了“損失厭惡”這個詞
主要用來指出,人們往往對於損失和收益,有着不同的態度和行為。
再後來,從損失厭惡延伸出去,就有了行為金融學的進一步研究,發現絕大多數投資者,在面臨損失時,會繼續持有賠錢的資產,在面臨收益的時候,會賣出賺錢的投資品。
如果一隻基金虧了,可能很多朋友會和自己説,這只是賬面上的虧損。
這樣“拒絕認輸”的心理,可能會降低很多朋友的整體投資收益。
損失厭惡的另一種表現,也值得大家警醒。
如果某個基金經歷了一波大漲,讓你獲得不錯的浮盈。
有些部分可能又會擔心,到手的錢,是不是要飛了?如果不及時落袋為安,回報蒸發了怎麼辦?
如果你過早套現了,那最多隻能喝到一些湯,吃不到肉了;還可能因為頻繁交易,造成不必要的額外損失。
03
讀到這裏,你可能也發現了,只要我們損失厭惡的念頭一起來,就會增加交易的次數,從而影響長期收益。
那麼,如何能處理好這人性的一部分呢?簡單分享兩個思維的小技巧:
首先,投資中儘量減少主觀和情感上的判斷。
很多時候,我們情感上覺得,一個虧損投資品會好轉,或者一個賺錢的投資品未來可能要跌了,但實際未必這樣。
不妨站在旁觀者視角——
- 回到產品本質,去看它背後的投資邏輯,你是否理解?
- 它的風險波動水平如何?是否匹配你的承受能力?
- 和同類產品比較,它的長期表現如何?
如果能回答這些問題,相信你的投資決策就不會跟着自己的情緒走,而是會更多從理性、客觀的角度去分析。
其次,保持投資鈍感力。
我們之所以會有損失厭惡偏差,還是因為對賬面上「短期的盈虧」過分敏感了。
日本著名作家渡邊淳一寫過一本書叫《鈍感力》,主要傳遞的觀點就是:現代人不要對日常生活太過敏感,擁有“鈍感力”,也就是遲鈍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我們在投資中也一樣,不要對短期漲跌過分敏感。
給自己設一個定期回顧的時間,不要太短,至少1年的時間。
拉長時間來看資產配置的長期收益,那麼就會對眼下的市場波動,少一些內心波動,多一些豁然開朗。
大家關於基金的血與淚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哦~多多點贊,轉發給有需要的朋友~
這裏是簡七,關注我~讓你更懂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