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張過於值錢的牌照,一向沉默的王府井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6 月 9 日晚間,王府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佈公告表示,集團已獲得《財政部關於王府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免税品經營資質問題的通知》,這意味着公司擁有了免税品經營資質,可以經營免税品零售業務。
次日開盤後王府井迅速漲停,截至當日收盤,王府井股價收於 30.12 元。但早在 4 月底,就有傳聞稱王府井控股股東北京首旅集團正在申請免税牌照,從 4 月 19 日到 6 月 10 日,王府井股價累積上漲近 140%,市值增加超過 100 億元。
由於公司股價在無明顯利好消息的情況下 " 提前 " 上漲,有投資者質疑存在內部交易現象。此外,王府井股票價格在 6 月 8 日、9 日、10 日連續三個交易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 20%,根據上交所交易規則,屬於股票異常波動情形。
但王府井在 6 月 10 日晚間發佈公告回應稱,經公司自查並向控股股東核實,截止本公告披露日,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此外,公司知悉該項業務的內幕知情人沒有違反保密義務行為,也沒有其他違反有關法律法規的情形。
這無疑是一張非常 " 值錢 " 的牌照,其稀缺性決定了它的價值。
在此之前,中國擁有免税品經營資質的企業只有七家:中免、日上免税行、海免、珠免、深免、中出服、中僑。而中免、日上免税行與海免均為中國國旅集團旗下公司,旗下運營着北京機場免税店、上海機場免税店、海南海棠灣免税店等國內最知名的幾個免税店。中國國旅佔據了全國免税業超過 90% 的市場份額,幾成壟斷態勢。
免税業是一個強政策導向的行業,指的是一些國家或地區給設立在出入境關口或市內的零售商發放免税品經營牌照,允許其銷售免去進口關税、增值税以及消費税的商品。在中國,免税店的形式主要分為機場免税店、離島免税店和市內免税店。
如今王府井獲得的這張免税牌照,是百貨行業獲得的第一張免税牌照,不僅是王府井的免税業入場券,也在某種程度上象徵着中國免税店新競爭的開啓——韓國代購們最中意的市內免税店,馬上也要在中國開起來了。
王府井:一張救命門票?
王府井集團的前身是大名鼎鼎的北京市百貨大樓,坐落在北京王府井大街上。由於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家國資百貨商店,也有 " 新中國第一店 " 的稱呼。2017 年,公司經歷了重大資產重組,目前旗下主要經營業態包含百貨、購物中心、奧特萊斯、超市等。
但王府井如今面臨的是這樣的環境:百貨業整體業績連年下滑,加上疫情給所有實體商業帶來致命打擊, 在此時得到一張免税店入場券,對王府井來説顯得更加意義重大。
受疫情影響,王府井今年的第一份季報顯得尤其 " 慘烈 "。王府井集團發佈的 2020 年 Q1 季報顯示,一季度實現營收 15.2 億元,同比下滑 78.79%,營業虧損為 2.05 億元,同比由盈轉虧。
截止一季度末,王府井合計持有百貨、購物中心、奧特萊斯共 53 家。其中,百貨實現營收 10.08 億元,購物中心營收為 2.19 億元,奧特萊斯營收為 1.1 億元,但從毛利率層面來看,奧特萊斯的毛利率達到 59.88%,高於百貨和購物中心。
雖然目前百貨業態是王府井的主要營收來源,但其疲態已經越來越明顯——
2019 年全年,旗下百貨業態全年收入同比下降 3.52%,財報中將此解釋為 " 受門店減少以及部分門店閉店裝修的影響 ",而奧特萊斯業態的營收、利潤雙漲,其營收佔總營收的比例已達到 17.9%,成為業績增長的新生驅動力。
為了拯救業績,王府井正在嘗試傳統百貨以外的路徑,把寶壓在奧萊上:王府井在今年預計有六個新項目開業,包含四個購物中心、一個街區項目、一個奧特萊斯;今年 4 月 25 日,王府井還公告稱,擬購買河南新鄉市賽奧商業發展有限公司開發建設的新鄉奧特萊斯項目商業物業。
截至目前,王府井方面並未對外披露拿到免税牌照後的具體動作。但據北京日報援引業內高管人士表示,王府井集團在此之前就擁有與退税業務有關的免税資質,旗下北京商場擁有退税業務,所以免税店落地形式可以預估還是聚焦在北京市場。
目前,王府井旗下在北京的業態覆蓋百貨、購物中心與奧萊,包括北京百貨大樓、東安市場、雙安市場、長安商場、右安門王府井購物中心和北京賽特奧萊等。
不管是百貨疊加免税店,還是奧萊疊加免税店,都能給傳統零售業的轉型帶來一些新意——尤其是,北京市場的免税業發展空間非常大。
根據中信建投 2019 年的研報,如果拿目前免税業發展最為成熟的韓國來進行對比測算,在中國的免税業態發展成熟後,預計北京與上海的免税市場規模分別能達到 225.7 億元與 309 億元;拋開機場免税店,北京與上海的市內免税規模分別能達到 151 億元與 183 億元。
中國免税店:向韓國學習?
但對中國消費者來説," 市內免税店 " 是較為陌生的物種。
在近期的 " 海南代購 " 興起之前,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説,日上免税行可能是最熟悉的免税店——價格具有優勢、商品種類齊全,無論是從首都機場還是從浦東機場出入境,消費者都可以在日上選購化妝品、香水、包具等產品。
目前北京市內只有兩家市內免税店,分別位於朝陽區藍色港灣與惠新東街,前者主要面向境外人士,由中免集團運營,後者由中出服子公司運營,中國公民憑藉 180 天內的入境記錄可以在店中購買商品,限額為 5000 元。由於限制條件頗多,境內消費者基本享受不到免税店的低價產品,在 2019 年分別開業後,這兩家免税店的客流情況一直不佳。
中國這樣的免税業結構與韓國有顯著差別。
韓國免税業以市內免税店為主,最有名的樂天免税店在 2018 年實現營收 7.5 萬億韓元,在世界範圍內僅次於全球最大的免税品零售商 Dufry,其主要渠道就是市內免税店,能夠佔到總營收的 65%。
2019 年 1 月 4 日,遊客在首爾樂天免税店排隊購物
韓國本土居民的免税購物限額從 1995 年的 2000 美元提升至目前的 5000 美元,樂天、新羅等免税巨頭們的合作品牌分別超過 900 家、1300 家。可以説,韓國免税行業的發展得益於政策激勵與行業上下游的支撐。
市內免税店的發達,加上較低的出行成本,韓國因此成為中國遊客與代購的最佳購物地點。根據韓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的數據,2019 年第一季度,韓國免税店中外國人貢獻的銷售額佔比達到 81.8%,其中中國內地遊客佔到 93.8%、中國台灣佔 0.5%。但在 2019 年 1 月,中國頒佈新的《電商法》後,中國的個人代購減少,加上 2020 年的疫情衝擊,目前的韓國免税行業正在經歷一段痛苦的低潮期。
不過,從今年以來的政策變化可看出,中國正在加大力度鼓勵免税行業發展。今年 3 月引發的《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專門提及強調完善市內免税店的政策,未來對於免税店的額度限制、入境時限都可能進行調整,有利於中國消費者的離境消費,同時使境外消費迴流至國內。
等到中國也出現自己的 " 樂天 " 或 " 新羅 ",或許也能催生一批以此為生的 " 中國代購 "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