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10日電 (記者 張文暉)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原副局長、中國駐IMF原執行董事魏本華近日指出,由於中國經濟具有極強韌性等原因,今明兩年中國經濟增長仍將是全球最出色的。
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華代表處與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IMI)聯合主辦的2021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經濟展望報告》發佈會8日以線上視頻會議的形式舉行。魏本華與會期間如上表示。
魏本華認為,今明兩年中國經濟增長仍將是全球最出色的,原因有四個方面:一是經過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已具有極強的韌性;二是中國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以及其他國際機構密切合作,吸取全球金融危機的教訓,嚴格的管控風險;三是中國人民銀行一直採取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運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四是中國長期堅持改革開放政策,對外貿易取得了良好的發展。
IMF駐華首席代表Steven Barnett介紹IMF對全球經濟發展所做的展望時指出,今年經濟復甦態勢非常強勁,但是現在復甦力度在逐步降低,新興市場低收入國家遭受了更加嚴重的“疤痕效應”。展望未來,受疫情發展影響,世界經濟面臨着很強的不確定性。他認為,強有力的政策目標實行是發達國家和中國破除疫情影響的關鍵,而且IMF為低收入國家提供了大規模緊急融資和SDR並免除債務,明年還會實行信託基金幫助這些國家經濟轉型,並專注增加綠色投資,促進就業和經濟發展。
魏本華認為,促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世界經濟展望略有下調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疫情問題,更準確地説,是因為世界各國接種疫苗的速度不一樣,所以全球經濟增長趨勢呈現分叉現象。保持世界經濟持續穩定必須要加強國際合作抑制住疫情。
談及今年以來的全球通脹問題,以及如何錨定通脹預期和政策意義問題。IMF研究部經濟學家Christoffer Koch指出,通脹是由多方面因素影響的,包括了累積儲蓄率、大宗商品價格和供應鏈不斷中斷的情況。整體通脹預期2021年會達到最高點,預期明年年中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在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都是如此,但依然存在上行的風險。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也認為,這一輪通脹是短期衝擊,發達國家明年年中通脹高點就會過去,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可能會稍遲一點,但同時要關注,有一些中長期的因素可能會導致這次通脹的表現和大家預期的不太一樣,而事實證明我們本身已經低估了這一次通脹的風險。
管濤闡述了四個方面的中長期因素可能會導致未來全世界的通脹中樞上一個台階。一是貨幣超發藴育了比較大的通脹的力量;二是新能源革命有可能導致市場對鋰、銅、鈷、鎳的金屬需求劇增;三是疫情帶來的“疤痕效應”;四是此次供應鏈危機讓大家從經濟角度思考國際分工,不排除疫情過後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會加速重組,在這種情況下可能一定程度上會犧牲國際分工的效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