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天眼APP訊 : 每年,通過技術解鎖的創新似乎正變得越來越快,但是2020年由於Covid-19大流行,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加速了技術的發展。
與網絡繁榮不同,Covid-19迫使企業進行調整不是根據自己的選擇,而是根據市場需求。如果您是一家本地餐廳,並且不在Postmates,GrubHub或UberEats上,那麼您現在需要重新考慮了;如果您是一家從未考慮過遠程辦公的企業,那麼您現在很可能需要完全遠程(或者至少可以將其作為某些員工和辦公室的一種選擇)。
而且,如果您是一個擁有數千甚至上萬名員工的企業組織,並且您一直在考慮對自己的內部技術進行更多的投資,那麼Covid-19很可能會為您更快做出這個決定。
重大破壞(無論是大流行,不穩定的經濟還是主要行業的轉移)總是顯示出技術推動社會前進的機會。例如,僅在今年,視頻會議就從工作交流中的一種被“戲稱”的東西變成了我們的日常標準。
當然,隨着年底到來,更重要的是要展望未來,尋找技術推動世界前進的信號,而以下是2021年值得關注的5種技術趨勢。
電競
根據德勤(Deloitte)的2020年數字媒 體趨勢調查,“在危機期間,三分之一的消費者首次訂閲了視頻遊戲服務,使用了雲遊戲服務或觀看了電子競技或虛擬體育賽事。”此外,在過去的幾年中,德勤發現“四分之一的消費者將玩視頻遊戲列為他們最喜歡的三種娛樂活動之一。”對於千禧一代和Z世代消費者,玩視頻遊戲是他們最喜歡的三項活動。
對於剛剛過去十年才開始成熟的行業,Covid-19只是這個市場迅速發展的火力,該市場到2023年將超過15億美元。隨着諸如流媒 體,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以及遊戲內娛樂(例如Fortnite中的Travis Scott表演)之類的趨勢持續增長,我們摸索發現電子競技和遊戲在我們未來的社會中可以發揮更多作用。
可穿戴技術
過去五年左右,可穿戴設備一直在增長。
但是整個故事在3月份發生了變化,當時人們突然無法去健身房了。諸如Peloton之類的公司定義了我們的“新常態”,而家用運動成為智能健身設備,可穿戴設備以及遠程比賽和排行榜的代名詞,而每個人都從客廳進入。
根據Gartner的一份報告,到2021年,消費者在可穿戴技術上的支出將翻一番。如果您一直在密切關注Apple的創新,那麼您已經知道該公司將在2022年推出其首款增強現實頭戴式耳機,目標是將戴着的眼鏡變成手機放在口袋裏。
區塊鏈技術和加密貨幣
儘管2017年關於區塊鏈技術和加密貨幣的大肆宣傳在主流媒 體中已經消失了,但過去幾年對於這些行業產生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生產力變化。
例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專員最近發表聲明説,創新是值得歡迎的,而且公開交易的股票將來很有可能成為通證。這本身是3年前的一次飛躍,當時左右兩側的區塊鏈初創企業都遭到了訴訟,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等傳統投資者稱比特幣為“錯覺”。
此外,在道富公司(State Street Corporation)於2019年進行的一項調查中,“做出回應的101位大型資產管理者和所有者中,有94%表示他們正在管理數字資產或計劃在2020年增加數字資產。”
我們預測,到2030年,數字資產將成為我們的“新常態”。
人工智能創造力
在過去的幾年中,圍繞人工智能未來的討論已經擴展到了機器能夠處理信息和程序的領域之外,還包括了創造性輸出的可能性。2018年,第一幅AI生成的畫作以432,500美元售出。
我對這個領域特別感興趣,因為作為AI照片編輯軟件公司Skylum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我們堅信人工智能具有釋放更多社會創造力的潛力,但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它。隨着這些工具變得越來越複雜,進入的門檻將降低。更多的人將能夠更快地解鎖他們的創意。今天可能被認為根本不同的東西可能會成為新的標準,甚至明天就會出現。
但是,人們如何選擇使用這些新工具和技術將最終創建,並重新定義我們最具有藝術意義的行業,例如攝影,音樂,電影,藝術,圖形設計,品牌,營銷等等。
數字健康
醫療保健行業是一個發展緩慢的行業而聞名,但是在過去一年中,由於Covid-19的推動,醫療行業的發展如此之快,因此這裏的創新已不再是一種選擇,而是必要的。
世界衞生組織的一份報告解釋了未來五年數字健康創新的模樣,以及該行業利用這些新技術的戰略應該是什麼:“全球戰略的願景是通過以下方式改善所有人的健康:加快開發和採用適當的、負擔得起的、可擴展的和可持續的數字醫療解決方案。”這包括智能互聯設備,高級計算,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機器人技術。
如果Covid-19大流行有一件事提醒了整個社會,那就是我們能夠根據實際情況迅速適應,並進行創新和創造。隨着技術不斷融入我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我們的“新常態”將繼續發展得越來越快。
作者系Skylum的首席執行官,福布斯委員會成員,來源:《Five Technology Trends To Watch For In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