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圓心科技正式宣佈完成30億元E輪融資,這是繼2020年6月D輪融資完成半年後的又一輪融資,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和騰訊聯合領投,中信證券、中金資本、OrbiMed、啓明創投、鯤翎資本、歌斐資產、易方達基金等跟投,指數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圓心科技是騰訊在醫療領域持續投資支持的公司,2016年佈局院外處方,2017年運營妙手互聯網醫院,2018年進入醫療科技,到2019年進入健康險領域,每一次戰略決策都帶動了企業的快速成長”,騰訊投資表述指出。
此次融資,是2020年6月圓心科技D輪融資完成半年後的又一輪融資,對於融資資金,圓心科技表示將用於提升在互聯網醫療、用藥管理、健康保險等領域的競爭優勢,進一步鞏固公司“醫-患-藥-險”生態服務優勢。而對於圓心科技的持續融資和“醫+藥+險”模式的推進,業內也提出,目前“醫+藥+險”模式相對概念化,但在實操層面還存在不少困難,可考慮立足於保險作為突破口,而不是關注與過於宏大的概念;此外,從企業角度而言,應在整個週期鏈條中找到盈利支點,以此延伸進行佈局。
詳細來看。持續融資動作背後是圓心科技的發展節奏,公開信息顯示,成立於2015年的圓心科技,至今已推動7輪融資,最早在2015年進行A輪融資,融資數千萬,2年後啓動B輪融資,2018年4月、2019年1月、6月分別進行C輪、C+、C++輪融資,2020年中,完成D輪6億元融資。目前旗下形成妙手醫生、圓心醫療科技、圓心藥房、圓心惠保四項業務板塊。據圓心科技介紹,其目前正在建立創新的診療路徑,並將路徑分為“就醫、用藥、支付”三大場景。
具體來説,在就醫場景方面,妙手醫生、妙手醫庫擁有超過130萬註冊醫生,圓心醫療科技完成200多家實體億元的互聯網醫院建設及運營;用藥場景方面,圓心藥房在全國80多個城市、370家三甲醫院進行戰略覆蓋,為患者提供藥品交付及藥事服務;支付場景方面,圓心惠保通過對患者治療和用藥數據的分析,與保險公司共同推出保險保障,給患者提供精準醫療與藥品服務。
當下,圓心科技提出,醫療行業因其鏈條更長,協作更復雜、監管更嚴格,數字化改造和升級的進程仍處於中早期,但就醫用藥支付網絡和環節的供給側改造繼續推進深化,基於本地化的醫療健康一體化服務平台將真正成型。“目前,圓心科技正在加速推進就醫用藥的數字化進程,致力於成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就醫用藥基礎設施領導者”。
概念可期,而在未來進一步的執行落地過程之中,也還存在諸多需要關注的未知數。“圓心科技所強調的‘醫+患+藥+險”的模式,是與國家推進的醫療、醫藥、醫保‘三醫聯動’相對應的民間商業行為,應該被行業所鼓勵,也是目前的行業趨勢”,艾力彼GAHA醫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莊一強博士向藍鯨保險分析指出,“但目前“醫+藥+險”這一模式整體還處於相對概念化的階段,行業正在探索與試錯的過程之中”。
那麼問題與難點何在?“健康產業劃分為健康製造業與健康服務業,產品設計屬於製造環節,流通、銷售屬於服務業,想要創造全週期的模式,最大的難點在於製造與服務這兩個環節的打通和對接”,莊一強分析指出。
從圓心科技的表述來看,其目前的關注重點,着重於服務領域,此前幾年,圓心科技強調,其憑藉“醫-藥-險”的聯動能力,解鎖醫藥險增量市場新紅利;2020年,圓心科技加快在醫藥險業務的數字化建設和運營速度,通過實體醫院、互聯網醫院建設及運營、數字化要點、數字化保單管理等服務,形成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患者診前預約-在線問診、診後病程管理的數字化就醫路徑,和電子處方生成-處方流轉-處方交付的數字化用藥路徑。
”對於具有科技基因的公司而言,如阿里健康、微醫,佈局醫療產業全鏈條,在未來發展中,需要重視的一點在於‘有温度的思考與服務’”,莊一強進一步從行業視角強調道,“互聯網思維容易處於相對冰冷的思考視角,這適用於相對標準化的產品,而醫療產業屬於重體驗與感受的非標準化產品,這是在醫療產業領域深耕的企業需要加強探索與進行思維轉化的關鍵”。
“醫+藥+險”生態,覆蓋就診、健康管理、支付等環節的服務閉環,是近年醫療及相關領域諸多企業佈局的重要模式,旨在通過延伸產業鏈,優化商業模式,提升競爭力。而在這一競爭賽道中,中國精算師協會創始會員徐昱琛提出,需要涉水企業首先明確自身的盈利支點。
“價值與風險,核心均在於業務模式、盈利模式是否清晰”,徐昱琛進一步分析道,“在一個相對複雜的業務模式中,各個環節有不同的訴求,患者、醫院、保險公司、藥店藥企的訴求是有所差異的,滿足訴求並找到核心的盈利點,是圓心科技未來發展的關鍵。比如,立足於保險業務,就要明確如何實現保險的轉化”。
在此基礎上,莊一強對包括圓心科技在內的互聯網健康領域企業建議道,可以首先考慮推進“險+醫”模式,以“險“開頭,基於保險業態設計產品,以醫承接推進服務,從標準化、簡單化的保險產品入手,再逐步向複雜的全服務業態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