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容忍”的威懾力,從二級市場向一級市場進一步擴圍。
8月13日晚,上交所和中國證券業協會同步披露對近期科創板新股詢價環節中網下投資者違規報價的現場檢查和處罰結果。其中,5家機構被上交所採取書面警示監管措施;包括部分管理配售對象數量較多、市場影響力較大的行業頭部機構在內的19家網下投資者,被中證協採取自律措施。
從罰單“收件人”的分佈來看,監管對各類違規機構均“零容忍”。客觀來看,新股發行環節的“抱團報價”有一定的普遍性,19家違規機構包括10家基金管理公司、6傢俬募基金管理人、2家證券公司資管子公司及1家保險公司,包含了4類機構資金。其中,公募基金和保險資金還屬於科創板優先配售對象。此番一線監管部門和行業協會聯合出擊,既向市場展示出對“抱團報價”暗箱操作行為多維度、大力度監管的決心和能力,又展示出對於各類機構的一視同仁。
此外,監管部門正在優化詢價規則並建立常態化監督機制。8月6日,證監會表示,針對實踐中出現的部分網下投資者重策略輕研究,為博入圍“抱團報價”,干擾發行秩序等新情況新問題,擬取消新股發行定價與申購安排、投資者風險特別公告次數掛鈎的要求,平衡好發行人、承銷機構、報價機構和投資者之間的利益關係。
同時,本次監管處罰展示了“閃送”的能力。上述網下投資者專項現場檢查,是基於科創板近期發行的40餘隻新股詢價報價明細數據進行分析。結合新股發行時間統計可以發現,該檢查主要是針對6月份以來的新股詢價進行。也就是説,違規行為發生與處罰送達之間的時間差最長不超過兩個半月。考慮到監管必然的滯後性和數據採集固定,現場查閲工作底稿、通訊設備等工作環節,上述處罰的時效性是比較強的。監管方面對於“遲到”的“零容忍”,既在於減少後續違規行為的發生,更在於進一步督促詢價機構敬畏市場、敬畏法治。
本次處罰的亮點還在於,資格罰能夠最有效擊中“抱團詢價”機構的痛點,通過“痛感”讓違規機構不敢再為。
對於詢價機構來説,“抱團”的意義一方面在於壓價,另一方面在於確保獲得配售資格。因此,針對違規行為利益訴求的處罰也將更具威懾力和警示力。中證協此次對上述19家違規機構中的10家採取了資格罰,包括對1家保險公司暫停網下投資者資格一個月,對1家證券公司資管子公司、4家基金公司、4傢俬募基金管理人暫停新增配售對象註冊一個月。這些彰顯了“零容忍”態度的資格罰,針對性可謂非常強。例如,按照目前的發行節奏,被暫停網下投資者資格一個月的保險公司可能失去參與全市場逾40只新股申購的機會;而被暫停新增配售對象的機構,則可能在新產品發行等方面受到顯著影響。
“抱團報價”看似“共謀共贏”,實則是對投融資體系的巨大破壞,更是觸及註冊制市場化、法治化的底線。一線監管部門的行業協會此次聯合行動,向違規者敲響警鐘,並展示出對新股發行環節違規同樣秉持“零容忍”的監管態度。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