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百年路 啓航新徵程】新建築支撐起“美麗中國”
建築支撐起“美麗中國”,建材行業也在時代的進步中實現了一個又一個跨越。改革開放以來,水泥、平板玻璃、建築衞生陶瓷等先行發展產業已經完成了工業化、規模化發展進程,混凝土和水泥製品、建築用石、新型牆體材料、非金屬礦等行業規模化發展進程正在加快。2020年,建材工業總產值扣除價格因素,是1985年的37倍。
如今,建材產品生產規模持續擴大,不再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短缺產品,中國也發展成為全球建材領域最大生產國和消費國。
數據顯示,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水泥產量僅佔世界水泥總產量的2.5%,改革開放初期提高到13%,1985年以後中國主要建材產品產量相繼位列世界第一。2010年,中國水泥產量佔世界水泥總產量持續超過50%。2014年,我國水泥產量達到24.9億噸的歷史最高值;2020年,平板玻璃產量達9.5億重量箱;多種防水、隔熱保温、礦物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產品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變大。
產業結構持續優化
近年來,我國國民經濟結構深度調整,建材行業發展環境面臨較大變化。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和基礎設施體系快速完善的帶動下,建材產業規模和產業體系面臨發展模式轉型和產業結構升級優化的挑戰。
黨的十八大以來,建材行業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推進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加快行業發展模式轉變。2013年以來,建材行業增加值年平均增長7.2%,實現平穩較快增長;同時,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發展理念持續轉變,高質量發展成效顯現。
產業鏈價值大幅提升。2014年,規模以上混凝土與水泥製品業產業規模超過水泥製造業,成為建材第一大產業。2018年,建材加工製品業產業規模首次超過基礎材料產業,且比重持續擴大。
數據顯示,2020年,規模以上建材行業中加工製品業佔比52.0%,比2012年提高13.7個百分點;基礎材料產業佔比43.4%,比2012年下降9.7個百分點。建材加工製品業與基礎材料產業和採石採礦業比例由2012年的0.6上升至2020年的1.1;其中,水泥製品產業規模達到水泥產業的1.8倍,技術玻璃產業規模達到平板玻璃的2.4倍,建材非金屬礦加工製品業規模達到採選業的7.6倍。下游產業規模比重持續擴大,大幅提升了建材產業鏈價值。
產業組織結構持續優化。2008年以來,建材行業累計淘汰水泥落後產能15億噸,淘汰平板玻璃落後產能8億重量箱,產能利用率明顯提升。“十三五”期間,建材大企業集團重組加快,以中國建築材料集團和中國中材集團的“兩材合併”,“京津冀一體化”戰略背景下北京金隅集團和冀東水泥集團的戰略重組等為標誌,水泥等產業集中度不斷推高。隨着建材行業規模化發展持續推進,技術玻璃、建築衞生陶瓷、玻璃纖維、輕質建材、防水建材等行業已經湧現出了一批大型企業集團,成為行業發展的“領頭羊”,企業組織結構更加合理,規模化發展效應逐步顯現。
隨着消費質量提升和市場升級,建材產品結構持續優化。2020年,42.5及以上強度等級水泥產量比重超過50%,汽車、電子電器等工業用平板玻璃消費量佔平板玻璃消費量比重達到37.1%,分別是2012年的1.8倍、2.3倍。
唱響綠色發展旋律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新發展理念驅動下,技術、標準、政策等形成合力,“綠色發展”在建材全行業形成共識,行業綠色發展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當前,建材全行業工業固體廢棄物年綜合利用量超過15億噸,能綜合利用固廢的建材產業在全國廣泛佈局,160餘條水泥熟料生產線配套建設了協同處置生活垃圾、污泥、危險廢棄物等裝備。水泥熟料生產線餘熱發電達到可裝生產線的95%;平板玻璃在產生產線基本全部配套餘熱利用設施;建材工業餘熱餘壓年利用量已超過4億百萬千焦,年餘熱發電量超過400億千瓦時,按各年火電發電標準煤耗計算,相當於每年為全社會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000萬噸以上。
綠色礦山建設也初顯成效。150多家建材企業入選工信部綠色工廠和綠色供應鏈企業名單,722種建材產品獲得全國三星級綠色建材評價標識。
近年來,建材行業大力推進科技創新,發展綠色建材成果顯著。行業企業、科研院所的科技研發投入比重持續提升,科學技術研究和開發成果豐碩。
我國建材企業自主研發的世界上最薄0.12mm寬板超薄觸控玻璃,滿足了國家電子信息顯示領域對超薄玻璃的重大需求;8.5代液晶顯示玻璃基板,使中國成為繼美日之後全球第三個掌握TFT-LCD玻璃基板技術的國家,產業鏈安全進一步增強;高性能碳纖維產品的規模化生產打破了國外壟斷;鋰電池隔膜、特種陶瓷、高端石英玻璃、光學晶體、高性能複合材料等一批科技含量高、性能優越的建材產品科技研發取得豐碩成果,廣泛應用於國防、航空航天、空間探測、新能源等領域。
國際化進程不斷推進
跟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建材行業國際貿易結構持續優化,與國內建材產業的互補性不斷增強,建材企業國際化發展不斷推進。
目前,我國建材對外貿易基本形成了進口資源類產品為主、主要出口初級製成品、深加工製品互有流通的模式,與國際產業鏈進一步融合發展。2020年,我國建材及非金屬礦商品出口金額387.5億美元,比2012年增長44.1%,年均增長4.7%。
伴隨建材產業技術水平提升和產業升級,建材深加工產品出口價值量也不斷提高。2016年以來,建材深加工製品出口額佔比持續超過23%。國際貿易的發展,也促進了我國建材企業國際化發展步伐。一批優秀的水泥、玻璃、玻璃纖維、陶瓷企業已經走出國門,在歐美、東南亞、中亞、中東、非洲等地區佈局建廠,啓動了國際化發展之路。
近年來建材行業勞動生產率明顯提升。建材行業技術裝備投入不斷加大,2020年達到2.4萬億元,人均技術裝備投入達到67.5萬元,比2012年增長69.4%。
裝備的持續投入帶動建材企業勞動生產率的大幅提升,2020年建材規模以上企業人均產值達到146.1萬元,比2012年增長64.0%。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建材行業發展取得巨大進步,智能化、高科技產業、國際化發展持續推進。在我國提出碳達峯、碳中和“3060”目標後,建材作為重點排放行業,其發展環境又面臨新的重要變化。
“十四五”期間,建材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建設的基礎材料產業,仍將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和廣闊的發展空間,將繼續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重要貢獻。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結合建材行業新時代發展特點,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提出了“宜業尚品,造福人類”的發展新目標、新理念。建材行業上下將緊跟科技進步、社會發展、人民需要,緊跟國家發展戰略,不斷“鍛長板”“補短板”,繼續推進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實現建材行業安全、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祝君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