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李傲華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老牌中藥企業廣譽遠(600771.SH)一天內宣佈多名高管辭職。
9月23日晚,廣譽遠公告稱,董事會近日收到副董事長李曉軍的書面辭職報告,由於工作原因,辭去公司第七屆董事會董事、副董事長及審計委員會職務,辭職後,仍擔任公司黨委委員、黨委副書記職務。與此同時,廣譽遠總裁張斌因工作調整,辭去公司總裁職務,辭職後仍擔任公司董事;副總裁苗輝也因工作原因,辭去副總裁職務。
這是自山西國資委接手以來,廣譽遠規格最高、人數最多的一次高層人事換防,標誌着山西國資委在廣譽遠的人事佈局已經基本完成。廣譽遠的投資者們對山西國資委的到來表達了很高的期待,認為這是百年老品牌廣譽遠的一次新生,中藥老字號將加速轉型。
廣譽遠管理層“大換血”只是當下醫藥行業高管頻繁變動的一個縮影。
據時代財經不完全統計,2022年初至今的近9個月內,醫藥行業已有超過250位高管宣佈離職,平均每日就會有1名藥企高管出走。這其中不乏跨國藥企的大中華區高管、傳統藥企的管理層,以及生物醫藥企業的研發帶頭人、創始人等。
海南博鰲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鄧之東在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指出,醫藥行業高管的離職,一部分是出於個人職業發展的考量,更多則反映出行業政策環境變動和企業內部架構調整對高管的影響,反映了我國醫藥行業轉型升級、變革創新和人才加速流動的時代趨勢。
“這是決定未來中國醫藥行業走勢的關鍵一年。”獨立國際策略研究員陳佳對時代財經表示,“今年醫藥行業真正的核心在行業賽道發展方向的爭奪上,未來新興醫藥賽道在全球競爭之下變數會越來越多,門檻越來越高,核心人才需求會越來越大,這種大勢早已超出個人層面。”
藥企轉型加速高管變動
藥企高管們的離職,通常伴隨着“老東家”們的改革轉型,架構調整。
藥品帶量採購對醫藥行業的影響是顛覆式的。從2018年首次試點“4+7”城市藥品集中採購至今,已經先後進行了7輪國家組織藥品帶量採購,“靈魂砍價”對於傳統仿製藥企業的影響也逐漸在業績報表中顯露出來。
神州細胞海內外商務合作負責人來延鯤對時代財經指出,藥品集中採購以後,大量仿製藥的競爭,由原來營銷渠道和營銷資源競爭,轉向了產品成本競爭。
醫藥市場營銷專家、安心醫藥會客廳主理人安心也對時代財經表示:“集採壓縮了許多醫藥企業依賴的主力產品的利潤,企業的經營面臨巨大壓力,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需要新的經營方式,需要在行業邏輯劇烈變化的情況下找到新的出路。”
作為參與集採的主力軍,傳統仿製藥企紛紛開始轉型求生,而更換主帥便是企業在啓動轉型計劃時的重要步驟。
中國生物製藥(01177.HK)是歷次集採中選數量最多的老牌藥企之一。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中國生物製藥的淨利潤為19.2億元,同比下降77.3%。儘管其中也受到了某些非集採因素影響,但2021年西普會期間,中國生物製藥執行董事兼資深副總裁謝炘曾坦言,公司受到集採的影響,收入面臨下降。
7月28日,中國生物製藥宣佈任命謝承潤為新一任首席執行長,他是中國生物製藥創始人謝炳的兒子,1995年出生。他的姐姐謝其潤自2015年起便出任中國生物製藥的董事會主席和執行董事,當時年僅23歲。
截至9月23日,中國生物製藥總市值接近700億港元。年輕的管理層能否為公司開闢新的道路,將會成為中國生物製藥未來一段時間內最引人關注的焦點。
面臨轉型壓力的不止本土藥企,跨國藥企同樣也需要適應新的政策環境和新的行業環境。
2021年以來,阿斯利康、羅氏、輝瑞等跨國藥企相繼宣佈調整在中國市場的組織架構。阿斯利康中國對消化和呼吸霧化業務進行合併,成立了消化及呼吸霧化業務部,以及罕見病業務部;輝瑞中國首次設立廣闊市場部,致力於減少不同地域間醫療水平的差異;羅氏則新增了中國產品管線策略團隊。
“從目前市場可及數據分析,頭部全球藥廠和醫療企業均對未來醫藥大變局未雨綢繆,架構調整是首選抓手。調整之後必然產生大量人力資源和實物資源的適應性調配。”陳佳對時代財經表示。
安心也對時代財經指出,跨國企業成熟產品也面臨着大幅降價的壓力,這必然帶來組織架構的調整和團隊規模的縮減,將資源集中到創新產品上,冗餘的管理層必然遭到裁撤。
超200名高管履新
從統計數據來看,今年以來,藥企高管履新也和離職一樣頻繁。僅是公開可統計的信息,今年來履新的藥企高管就超過200名。
“離職與履新是一體兩面,離職多也意味着履新多。”陳佳對時代財經分析道,“而半滿半空取決於觀察者視角——二級市場凜冬、創新CRO(醫藥研發外包)回彈緩慢、醫改政策落地進度、跨國本土Biotech(生物科技企業)競爭、傳統藥企與互聯網藥企競爭,生物科技與生物製造賽道競爭加劇,它們既能解釋為行業挑戰導致離職,亦能解釋為賽道機遇引發履新。”
以恆瑞醫藥(600276.SH)為例,自從去年孫飄揚重新披掛上陣後,恆瑞醫藥的管理層也大舉吸收“新鮮血液”。2022年4月,恆瑞醫藥宣佈,任命張曉靜為恆瑞醫藥副總經理、首席醫學執行官(腫瘤),任命王泉人為恆瑞醫藥副總經理。其中,王泉人出生於1986年,現年僅36歲,是恆瑞醫藥目前最年輕的高管。
而此前在恆瑞醫藥擔任首席醫學官、副總經理的鄒建軍,則選擇入職君實生物(688180.SH,01877.HK),擔任副總經理兼全球研發總裁。
“此時此刻的企業高管們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壓力,他們需要力挽狂瀾,並且企業能夠給予的時間也不夠多,政策頻出,市場瞬息萬變。”安心對時代財經表示。
每位新任的高管都被寄予厚望,但傳統藥企的轉型難題並非是更換一個舵手就可以拆解的。
2018年,哈藥股份(600664.SH)控股股東哈藥集團重啓混改,曾任諾華集團中國區總裁的徐海瑛加入哈藥股份出任總經理,但哈藥股份近幾年的復甦之路頗為坎坷。
據媒體報道,徐海瑛將保健品作為哈藥的主要發展方向,但投資美國保健品公司GNC失利,導致2020年哈藥股份鉅虧超過10億元。
2022年5月,哈藥股份公告稱,徐海瑛因退休原因辭去公司董事、董事會戰略與決策委員會委員、總經理職務。
“新市場新規則,全球頭部人才流動性本就極快,加上國內醫藥行業人才培養體制機制問題,人力資源穩定性帶來的戰略缺口還在加劇。只要新賽道、新融合、新技術革命不斷湧現,這場貌似浮誇實則深刻的離職潮很可能還會加劇。”陳佳對時代財經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