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露臉的私募大佬楊東再度攜手董承非調研。繼飛力達後,這一次他們出現在中新集團的調研名單上。
值得注意的是,中新集團也是楊東的愛股,其旗下的寧泉資產已連續三個季度加倉該標的。不過,從中新集團的股價走勢來看,楊東已坐了好幾輪過山車。
楊東調研重倉股
11月24日,中新集團終於發佈了11月10日的調研紀要。從調研紀要來看,11月10日下午,楊東帶着寧泉資產的餘璟鈺、沈沁、孫哲、錢敏偉、張斌,攜手睿郡資產杜昌勇、唐勝,以及興全基金董承非等對中新集團進行了實地調研。
楊東、杜昌勇都是興全基金的元老級人物,也是彼時董承非的老領導,離開興全基金後,他們都創立了知名私募。
值得注意的是,楊東旗下的寧泉資產也重倉持有中新集團,並連續多個季度加倉。具體來看,今年一季度末,寧泉致遠58號私募基金成為中新集團新晉前十大股東,持股數量為283.55萬股,二季度加倉29.75萬股,三季度再度加倉25.22萬股。截至三季度末,上述私募基金共持有338.52萬股。
從中新集團股價來看,楊東坐了多輪過山車,如若不做波段,或難有收益。4月1日-6月28日,中新集團股價上漲逾12%,此後股價開始持續下跌,截至8月6日,一個多月的時間跌去超13%。8月6日-11月9日,公司股價上漲後再度回落。不過,自楊東一行調研以來,中新集團股價再度進入一輪上漲週期,11月10日-11月26日,中新集團股價漲幅超9%。
從公司背景來看,中新集團由中國、新加坡於1994年8月合作設立,業務包括園區開發運營、產業載體配套、綠色公用以及多元化服務等。目前園區開發運營業務是公司最主要收入和利潤的來源。
此次調研,楊東、董承非一行問了哪些問題?
從公告來看,機構較為關注中新集團的盈利模式和利潤來源。中新集團表示,園區開發運營業務的主要模式為政府協議委託開發方式,具體有BT模式、協議分成模式和PPP模式,即公司作為園區開發運營主體,為各合作區項目完成整體規劃設計、基礎設施建設、綜合開發投入、軟件轉移、招商親商等工作,從而獲取相應對價收入。“區中園”業務為主產業載體配套獲取穩定租金和增值收益,未來將適時採用REITs等方式實現滾動開發,不斷擴大運營管理的資產規模。
機構進一步追問:“公司的現金流、存貨情況如何?”
中新集團表示,多個項目逐步進入成熟期和收穫期,截至2021年9月30日,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約為34.28億元。存貨期末餘額約為101億元,主要為園區開發項目基礎設施建設成本和地塊動遷成本。
“興全系”調研聚焦中小市值公司
有意思的是,飛力達早前公佈的調研紀要顯示,11月10日上午,楊東、董承非一行也對其進行了實地調研,中新集團黎承林亦出現在了調研名單中。
梳理發現,飛力達和中新集團都在蘇州,這意味着當天楊東一行頗為忙碌,一天實地調研兩家上市公司。並且飛力達和中新集團目前市值都並不大,其中,中新集團市值低於150億元,飛力達市值更是小於40億元,近兩年來基本沒有專屬研報。
事實上,從近期整體調研情況來看,寧泉資產與興全基金、睿郡資產的調研多次重合,同樣聚焦中小市值公司。11月10以來,除了中新集團、飛力達以外,寧泉資產調研了歐菲光、利亞德、奧佳華、永高股份、澳華內鏡等。
其中,11月18日對利亞德的調研,睿郡資產、興全基金也參與其中, 11月17日對奧佳華的調研,睿郡資產也有出席。值得一提的是,奧佳華也是興全基金和寧泉資產的“愛股”。截至三季度末,興全合潤、興全商業模式、興全合宜、寧泉致遠58號私募基金均位列奧佳華前十大股東。
在今年5月巴菲特股東大會中國投資人峯會的圓桌論壇中,董承非與楊東曾針對如何投資有過公開的探討,對理解他們的投資邏輯或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在楊東看來,投資需要預測未來,尤其是成長股投資。“很多時候我們要把一些行業的規律、商業模式、還有企業的一些基本競爭規律瞭解清楚,在這基礎上才有預測。在投資中,我們還是要保守一些,巴菲特安全邊際的思想深刻告訴我們:人都是會犯錯誤的,一定要考慮到犯錯誤的可能和概率,一定要留好安全邊際。”
董承非表示,早些年,我更關注企業的靜態財務指標會多一些,但這幾年,看企業未來會更多一些。“牽涉到未來的時候,企業管理層比重確確實實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