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和併購重組的“翹翹板”在2021年呈現出新進展。
日前,註冊制改革迎來新里程碑!作為資本市場註冊制改革試驗田的科創板目前上市公司突破400家,總市值近5萬億元;北交所IPO再現申報熱潮;此前備受市場追捧的上市公司“殼價值”則一再貶值。
基於資本市場的新動態及註冊制全面推開的大背景,聯儲證券投行業務負責人尹中餘和其併購團隊在《聯儲證券2021年度併購報告》中指出,IPO 估值絕對優勢不再,預測 2022年A股併購春天即將到來。
重大資產收購止跌企穩背後:北交所現申報熱潮、殼價貶值
“2021年A股重大資產收購規模雖然仍處於低位,但開始止跌企穩。”尹中餘表示。
不過,從A股併購重組審核通過率來看,2020年這一數據創下歷史新低,2021年重新回升至85%以上,但在併購審核大力實施簡政放權及 A 股重大併購交易仍位於低谷的背景下,併購重組審核數量創下新低。
數據顯示,2021 年,A 股併購重組審核數量僅有47家次,同比下降約 45.35%,較最高峯的 2015 年下降 86%,創下新低。
究其原因,尹中餘認為主要是標的資產的持續盈利能力不佳導致。在註冊制穩步實施,北交所正式開板的背景下,優質資產往往會首選IPO,導致上市公司併購資產範圍越來越有限,可供選擇標的的質量越來越差,併購標的的盈利能力問題日益凸顯。
貝殼財經記者也發現,北交所IPO申報熱度不減,僅3月以來,不少新三板基礎層企業啓動北交所上市輔導,也有多家原本打算在滬深IPO的企業變更計劃轉在北交所申請上市。
與此同時,曾經青睞有加的“殼價值”也是一再貶值。據《聯儲證券年度併購報告》顯示,自 2016 年出台史上最嚴重組上市(俗稱“借殼”)新規以來,A 股借殼自當年開始大幅下滑。
按照首次披露日期口徑統計,2017-2021 年,A 股上市公司首次披露借殼數量分別 7單、12單、11單、10單和9單,其中成功完成借殼的數量分別為4單、7單、6單、3單和0單。
尹中餘表示,自最嚴重組上市新規以來的5年裏A股借殼長期處於低谷且越來越難以成功,2021年首次披露借殼的 9 家上市公司5家已經失敗,截至2022年3月15日,剩餘4家的狀態均為股東大會通過或證監會反饋意見,無一家成功完成。
IPO估值絕對優勢不再,預計A股併購春天即將到來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上述現象,A股上市公司的估值也迎來新變化。基於此,尹中餘預測,2022年A股併購春天即將到來。
在他看來,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IPO估值絕對優勢不再,擬上市公司開始主動尋求併購。通過對102家企業上市市值變化趨勢的統計發現,註冊制下的小市值企業上市後,市值想要獲得顯著提升實屬不易,反而在A股逐漸分化的背景下,絕大部分面臨持續大幅下跌的風險。
尹中餘表示,隨着註冊制的深入推進,IPO紅利正逐漸褪去,小市值企業單獨 IPO 與併購在估值上已經沒有實質性差別,甚至等到三年解禁退出時,其實際收益還不如併購。因此,對於這些擬上市的中小盤公司股東而言,主動尋求有產業協同的上市公司併購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最近半年內,我們操刀的幾個併購案例也對此有所印證。”尹中餘舉例稱,儘管標的公司符合獨自IPO的標準,有的甚至估值超過了30億,但標的公司實控人考慮到併購估值與IPO並無明顯差別,且通過併購引入新的實際控制人有利於標的公司儘快做大做強,紛紛主動選擇了併購重組,而不是IPO。
他還指出,A 股上市公司內涵的殼資源價值逐步減少,二級市場股價越來越反應其內在的資產價值和產業價值,很多有核心競爭力的中小規模上市公司的PB已經小於 1,因此這些上市公司本身就可以作為行業龍頭企業的併購標的。
“基於以上兩方面的分析以及註冊制全面推開的大背景,我們樂觀預計 2022 年有望成為中國資本市場上併購重組春暖花開的元年,很多細分行業龍頭上市公司將有望成為該趨勢的受益方。”尹中餘認為。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胡萌 編輯 宋鈺婷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