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生意”變天,集採引發價格大降70%,“藥茅”也扛不住了
撰文 / 胡文柳
編輯 / 孫月
一場藥品帶量集採,引發了號稱“藥茅”的長春高新股價連續4個跌停,也引發了曾經備受詬病的身高”生意“的市場變天。
按照集採的藥品價格,長春高新的核心產品,需要降價70%才能入圍,這也難怪投資者“聞風而逃”。
一石激起千層浪
2022年1月19日,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下發關於《廣東聯盟雙氯芬酸等藥品集中帶量採購文件》的通知。本次廣東聯盟集採,是指廣東省聯合十個省市,包括廣東、山西、江西、河南、廣西、海南、貴州、青海、寧夏、新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對藥品進行集中帶量採購。本次參與的採購主體為聯盟地區所有公立醫療機構(含軍隊醫療機構),醫保定點社會辦醫療機構和定點藥店可自願參加。參與本次集採的10個省份總人口覆蓋約為4.4億,佔全國人口的31%,其中廣東、河南兩省覆蓋人口就超過2億。
採購文件顯示,備受矚目的多款重組人生長激素被納入集採目錄。顧名思義,生長激素是一種能促進兒童長高的激素,分為短效和長效兩種,其中,短效又分為粉劑和水劑。
此次廣東聯盟集採,對於重組人生長激素注射液的定價普遍較低。在公立醫療機構需求較多的是30IU/10mg/3ml規格的水劑,廣東聯盟給出的最高限價為295.07元/瓶。但是,從目前來看,該產品的掛網價為1031元/瓶,而該產品是“藥茅”長春高新最重要的利潤來源。也就是説,長春高新至少需要降價70%才能中標。
長春高新的生長激素由子公司金賽藥業生產。長春高新2020年年報顯示,金賽藥業的營業收入58.0億元,淨利潤27.6億元,佔長春高新總淨利潤30.5億的90%。2021年前三季度,金賽藥業實現收入61.61億元,佔長春高新總營收的74.78%,淨利潤佔比高達96%。
在此背景下,這70%的降價幅度對長春高新盈利能力的影響可想而知。
自廣東聯盟集採消息發佈起,長春高新市值最高蒸發352億元。
暴利的身高“生意”
生長激素,是一門“暴利”生意,而對於患者來説,卻是沉重的負擔。
“現在已經停藥了,打了四年,身高追上來就停藥了。”患者家長王曼向《財經天下》週刊表示。
王曼來自安徽,家裏有3個孩子,其中一個孩子在四年前被檢測出是特發性矮小,需要注射生長激素人為干預身高,從2018年起,王曼開始帶孩子去打生長激素治療,終於在2021年,孩子長到155釐米的正常身高。
被問及孩子注射生長激素花了多少錢,王曼表示,“花費上面,需要看孩子身高和體重的數據,不同身高或體重的孩子,生長激素的用量是不一樣的,這也直接關係到治療費用,我家孩子四年花了二十多萬。”
“生長激素費用很貴,一般家庭是比較難承受的。”兒科醫生湯書晶曾發文表示,“如果按一個兒童體重20kg算的話,粉劑每月約1500元左右,水劑約3000元左右,長效生長激素每月約需7000-8000元。”
“一般來説,一年最起碼打3個月,大概需要幾萬塊錢。”杭州復旦兒童醫院戚宇醫生向《財經天下》週刊表示。
目前,國內生長激素市場上,有長春高新、安科生物為代表的7家國內外企業佈局粉劑;水劑方面,有長春高新、安科生物和諾和諾德生產。2020年,長春高新整體毛利率高達90.85%;同期,安科生物毛利率也達到88.31%。
“藥茅”的暴利還能吃多久?
實際上,作為國內生長激素龍頭,長春高新靠着生長激素,享受着可以媲美貴州茅台的毛利率,因此也被投資者稱為“藥茅”。
1996年,房地產業務沒什麼起色的長春高新,投資了“年幼”的金賽藥業,持股70%。1998年,金賽藥業在國內上市第一支重組人生長激素粉針劑;2005年,金賽藥業又上市了亞洲第一支重組人生長激素水劑。受此影響,長春高新營收開始爬坡,從1999年的3.05億元增長至2006年的5.80億元。
而且,自水劑面世,長春高新在此後的14年時間內“獨享”國內水針市場,即使2019年安科生物水針上市,還是無法撼動長春高新的位置。2020年樣本醫院銷售數據顯示,水針市場中,長春高新子公司金賽藥業市場份額高達99.7%。
2019年11月,長春高新做了一個決定,溢價12.76倍收購金賽藥業29.5%少數股東股權,並且按持股比例99.5%將金賽藥業合併到2019年年度報表。
在此背景下,長春高新的股價一路飆漲,2021年5月17日,其市值達到巔峯2104.55億元;2021年8月初,近一週時間內,70多家機構相繼調研長春高新,“生長激素”也成為長春高新最鮮明的標籤。
但是,“帶量集採”就像一把懸在長春高新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靠着生長激素大單品躺着賺錢的日子終究是不能長久。
1月19日,廣東聯盟釋放生長激素帶量集採的信息。起先,長春高新對於集採態度曖昧不清,回應稱:“未聽説有關生長激素集採的消息”,後又表示“密切關注集採政策”。直到2月21日,長春高新發布公告,放棄水劑的集採,同時表示,依然會申報競標三個粉劑集採。
在子公司金賽藥業的生長激素產品中,包括粉劑、水劑以及長效劑三種類別,目前,金賽藥業的生長激素營收佔比裏粉針約為8%-9%,水劑為70%多,長效水劑佔比增長到12%-13%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5月,金賽藥業發佈的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顯示,目前公司生長激素大概30%以下在公立醫院銷售,70%以上在其他合作醫療機構銷售。
這意味着,雖然水劑對金賽藥業的業績尤為重要,但是因為廣東聯盟水劑集採數量少,其又依賴院外機構市場,短期來看,這次的放棄對長春高新在2022年的業績沒有太大影響。
但雪球平台的一位投資者馬輕舟向《財經天下》週刊表示,“長春高新放棄競標水劑,短期看對業績影響小;長期來看,不確定性增加。”
有業內人士表示,在廣東聯盟集採之後,生長激素集採政策逐漸會在全國蔓延,長春高新既想要市場又想維持生長激素的“暴利”,就顯得有點不太現實,長春高新必須另想破局之法。
(文中王曼、馬輕舟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