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深交所浙江基地主任邱凌龍在第五屆中國醫藥創新與投資大會上透露:創業板改革將給予醫療健康行業更大支持。創業板將放寬上市財務指標,允許最近一期末存在未彌補虧損,一年後將允許虧損醫療健康企業上市。
消息一出,投資人、企業、券商……各界人士均翹首以盼、議論紛紛。
這一政策對醫療健康行業來説意味着什麼,創業板是否要做中國的納斯達克,各方又在為上市做哪些準備?
做中國的納斯達克,專家評價“利國利民”
以前,公司在創業板上市必須滿足“最近兩年連續盈利,且最近兩年淨利潤累計不少於1000萬元;或最近一年盈利,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少於5000萬元”等條件,加之嚴格的審核制,讓許多企業望而卻步。
近年來,隨着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創業板也面臨改革。市場中流傳着一種聲音:創業板要做中國的納斯達克。
據悉,納斯達克上市條件相對簡單,尤其對科技產業類公司非常包容,融資便利。以最低標準為例,納斯達克要求擬上市公司滿足以下3個條件之中的一個即可上市:最近3年淨利潤達到75萬美元以上,上市證券總市值達到5000萬美元或股東權益達到500萬美元並持續經營兩年。
據瞭解,最新的創業板改革,不僅取消了企業上市需要滿足“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未彌補虧損”的要求,還綜合考慮企業預計市值、收入、淨利潤等因素來制定上市標準,併為未盈利企業上市預留空間,要求其預計市值不低於50億元且最近1年營收不低於3億元,未盈利企業在改革實施一年後可申請上市。
不僅大環境越來越開放、包容,此次邱凌龍特意明確創業板改革將給予醫療健康行業更大支持,無疑又給因疫情火爆的醫療健康行業添了一把火。
有某藥企透露:“由於正式的文件還沒下來,不好發表意見。但如果未來政策真的允許虧損醫療健康企業上市,那麼公司有可能因此加快上市速度。”
某不願透露姓名的投資人表示:“因疫情的突然爆發,使大家一下重視起醫療和健康,這個賽道也因此湧現了大批企業,資方逐漸把投資重心從消費往醫療產業遷移,投融資事件頻發。此次邱主任透露的消息可能會再一次加速資方對尚在虧損但有潛力的醫療健康企業的佈局。”
與此同時,該投資人還對這一可能存在的新制度表示了肯定:“醫藥、器械等企業研發投入需要上百億,時間可能需要10年左右,投入巨大、回報週期長是這個行業的主要特點。也正是因為這個特點,企業無法達到上市標準。但如果上市標準有所改變,允許虧損醫療健康企業上市,無疑解決了這些企業很大的融資問題,讓他們有錢去搞研發,這將是利國利民的事。”
任何公司都能上市,但時間會證明一切
不過,市場中還存在着另外一種聲音:允許虧損的醫療健康企業上市會不會存在一定風險?通過什麼標準衡量虧損的企業是不是一個好企業呢?
關於這些質疑,藍鯨財經記者特意諮詢了某知名券商分析師,他表示:“如果允許虧損醫療健康企業上市,雖然未來新股發行會比之前多,但是同樣退市的、掛*的、ST的企業也會更多。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正在逐漸健全退市機制,加快劣質企業出清,加大對‘殭屍’企業和空殼公司的出清力度,簡化退市流程,取消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環節。”
上述投資人也指出:“無需太過擔心。納斯達克已經按照這種制度運行了這麼多年,中國證券市場也必須經歷這個過程。政府管控是一方面,普通投資者可能也需要提高在二級市場對醫療健康企業的識別能力。”
雖然截止目前,證監會尚沒有正式下發文件通知創業板將放寬上市財務指標,允許最近一期末存在未彌補虧損,一年後將允許虧損醫療健康企業上市。但從藍鯨財經記者採訪的情況看,醫療健康行業人士紛紛表示支持,期盼這一天的到來。
最後,以納斯達克的著名俚語結尾:“任何公司都能上市,但時間會證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