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相互矛盾的經濟數據正講述着不同的故事,投資者已經暈頭轉向?這樣投資或許在各種情況下都能保持優勢……
目前,美國相互矛盾的經濟指標講述着不同的故事,標準領先指標受到質疑,市場似乎正在同時為繁榮和蕭條做準備。
公平地説,對於任何試圖預測經濟或市場走向的人來説,困惑應該是正常狀態。過度自信和缺乏靈活性會給投資者帶來厄運。不過,現在是不同尋常的時期。
最令人困惑的三個分歧是在金融、經濟結構和經濟數據的衡量方式方面。
金融領域的分歧得到了大量報道,但都很簡單,比如債券市場預計經濟將放緩,而股市則為經濟好轉做好了準備。
長期債券的收益率遠低於短期債券,這就是所謂的收益率曲線倒掛。投資者預計美聯儲將大幅降息,而從歷史上看,降息之後幾乎總是伴隨着經濟衰退。
然而,自5月份以來,股市一直在上漲,標普500指數較10月份的低點上漲了20%以上。雖然可能存在爭議,但這些漲幅主要是由受經濟增長影響最大的週期性股票帶動,而防禦型股票則落後。這意味着股票市場預期經濟將軟着陸。
經濟上的分裂表現為製造業陷入困境,而服務業蓬勃發展。這本身並不是一個問題,因為總有贏家和輸家。但從歷史上看,製造業一直是經濟狀況的先行指標,因此它得到的關注遠遠超過了其目前在GDP中所佔的較低的份額。
美國ISM製造業和服務業調查之間的差距,已經達到該指數自上世紀90年代末創立以來的第三大水平。調查顯示,製造業目前的收縮速度通常只有在經濟衰退時才會出現,而且情況正在惡化;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只有三次製造業如此糟糕而沒有引發經濟衰退。與此同時,服務業卻在不斷擴大,變得越來越好。
建築也有分歧。隨着更高的利率開始產生影響,以及疫情後的建築熱潮消退,新的私人住房許可和新屋開工率以在經濟衰退之外罕見的速度下降,儘管它們最近略有反彈。然而,總體建築支出創下新高,新工廠同比增長76%,這被普遍歸因於《通貨膨脹削減法案》的補貼。
對這些差異的衡量本身就存在分歧,這取決於這些數據是來自“軟”情緒還是“硬”數據。ISM的調查比較温和,因為它衡量的是民意;而失業或工業生產則依賴於硬數據。
花旗集團編制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硬數據的表現一直遠高於預期,而軟調查的表現多數時候都不及預期,儘管現在略有好轉。
即使是在硬數據中,衡量指標也時好時壞。GDP數據一直在增長,但如果從收入而不是支出的角度來計算GDP,那麼過去兩個季度的GDP都在下降。這兩項措施應該是相同的。
每一種分歧都是可以解釋的。受到疫情的影響,製造業陷入低迷狀態,這在隨後又導致了生產的繁榮,而隨着需求轉向服務業,製造業急劇下降。另外,房地產對利率很敏感,補貼自然會鼓勵相關活動。國民經濟核算很難衡量,而且在公佈數年後還會受到大幅修正。
悉尼Minack Advisors的米納克(Gerard Minack)表示,債券市場總是比股市看得更遠,因此金融市場的分歧更多地是關於當前的強勁程度和未來的放緩程度。他仍然預測會出現經濟衰退。
同樣,硬/軟數據的分歧與去年年底的共識有關,即經濟衰退即將到來。負面觀點在調查中表現為低迷的情緒,但持續強勁的需求意味着通常伴隨着衰退而來的裁員和削減支出並未發生。
高盛的經濟學家希爾(Spencer Hill)計算出,在過去兩年裏,利用19項商業調查來預測GDP增長的平均誤差是疫情暴發前兩年的兩倍。他表示,這可以用低迷的情緒來解釋。因此,他認為這些指標不應太過重視,並認為經濟比調查顯示的要強勁。
綜合指標試圖將多個指標結合起來進行預測,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的領先指標明確表明,在不久的將來會出現衰退,儘管其同步指標顯示,目前一切都很好。但是,如果綜合指標背後的單個指標表現不尋常,那麼將它們結合起來可能會產生比通常更不可靠的預測。
《華爾街日報》認為,對這一切摸不着頭腦的投資者應該分散投資於週期性和防禦性的股票和債券,希望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有不錯的表現,儘管回報率不會特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