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銷回暖、銷售存貓膩 海鮮市場還藏着哪些秘密

內銷回暖、銷售存貓膩 海鮮市場還藏着哪些秘密

9月東海開海,海產行業變得熱鬧起來。然而,在海鮮購買方面,部分消費者還未打消疑慮,各種貓膩也徒增煩惱。在走訪期間,北京商報記者從各方瞭解到,部分採購商以野生捕撈為噱頭,開始人們的微信朋友圈探路,多數海鮮價格出現了小幅攀升。同時,疫情陳昇影響並未消散,海釣業務和捕撈尚未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實際上,疫情對於趕海人而言,可謂五味雜陳。歷經幾個月的休漁期後,漁民、採購商、生產加工企業等開始加足馬力,爭求在今年下半年收穫好的業績。

開拓社交渠道 銷售幕後存貓膩?

吃海鮮正當時的季節,購買海鮮的渠道也與時俱進地利用了社羣力量。北京商報記者調查時發現,部分海鮮採購商製作了微信小程序,將漁民手中收購的海產賣到了微信羣。 一個名為“海島大叔海鮮直送”的小程序上,售賣品類包括魚類、蝦蟹類、軟體海鮮等。以38元400g/盒的本港帶魚來説,銷量達到了6201盒。據工作人員介紹,平台所有的海鮮均為野生捕撈。

然而,在平台購買後的消費者楊女士向記者表達了疑惑。“因為內陸城市海鮮消費渠道少,消費次數較低,所以無論是外觀,還是口感,都很難辨別海鮮是否為野生捕撈或者是人工養殖。”

閩南海域的漁民王先生向記者透露,在零售業務中,為了保證海鮮存活,從捕撈到運送至銷售點的這個過程中,整體成本較高,無形之中也會降低利潤。所以,目前消費者在零售點所買到的生鮮產品多為國內養殖場提供,而非出海捕撈的海鮮。

京東生鮮海鮮水產負責人李曉飛分析稱,消費者在購買生鮮品時,會傾向於野生、生態養殖等標籤的商品,然而野生捕撈的海鮮由於不確定海域位置,不排除會遇到污染、藥殘等潛在風險。相比之下,人工養殖因為環境條件可控,具有一定安全性。

人們在購買海鮮時,產生的疑惑不止於此。部分消費者提及,購買的凍品海鮮解凍後,海鮮重量縮水明顯,懷疑是銷售商缺斤少兩的行為。對於該情況,從事魚糜加工出口業務的商家蔡先生解釋道,在業內,這個行為被稱為“包冰衣”,主要是為了保持海產的鮮度。“我們會根據客户和海鮮品類的情況,包20%或30%的冰衣,像帶魚、鯧魚如果只包10%的冰衣,魚就會發黃,水分會流失。不過也有一些銷售商為了銷售,會故意把冰衣包得較厚來增加分量。”

他補充道,冷凍海鮮最關鍵的是貨源要新鮮,產品凍得越快越新鮮。小魚按斤打包凍,大尺寸的魚按條凍。有的魚會放進零下30-45度的速凍庫,有的會從速凍庫再轉至零下20度的冷藏庫。簡而言之,就是根據產品的保存情況和銷售週期進行冷凍流程的判斷。

內銷支撐生計 進口恢復緩慢

國內的海鮮需求開始明顯回升,但商户們進出口業務尚未到到去年同期水平。

“開海之後,相較於去年同期,海鮮銷量並沒有受到疫情太大的影響,但進出口業務量有所減少,”閩南海域的漁民王先生説道。

王先生主要從事罐頭生意,漁場養殖的海鮮長年出口馬來西亞和韓國等地。隨着國際疫情的蔓延,出口業務隨之暫停。王先生表示,疫情下,海鮮出口業務受阻,所以捕撈上來的魚主要銷售給了國內的罐頭廠家。一些名貴稀少品眾的種類都會在捕撈結束後之間上岸銷售,不少飯店、散客客户會在港口進行購買。

可見的是,部分進口海鮮產品外包裝檢測出新冠病毒的事情,對進口海鮮部分品類的消費產生了強烈衝擊。 一組來自挪威海產局的數據資料顯示,在二月份,挪威向中國市場出口三文魚的銷量大幅下降,只賣出363噸三文魚,同比下跌83%。

國內部分源頭企業如海南翔泰漁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翔泰漁業”)已經停止了進口海鮮業務。翔泰漁業內銷負責人副總經理陳勝華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公司的內外銷佔比為3:7,現在部分產品在國內已經呈現20%的增長,國產蝦供不應求。

在部分電商平台上,進口海鮮銷售逐漸恢復至正常水平,電商也有意識加強了核酸檢測的力度。每日優鮮相關負責人介紹,每日優鮮所有進口海鮮的進貨直至上週才恢復,通過核酸檢測後才能順利上架。

捕撈業務不及去年 海產價格略波動

圍繞東海從事相關生意的商户們,切身感受到了業務的波動。

在舟山經營海釣生意的苗老闆經營的業務不僅有海釣,還包括對公的捕撈業務。苗老闆坦言:受疫情影響,來往遊客驟減,導致海釣業務基本停滯;在捕撈業務上,今年上半年漁民的收入基本歸零,直到9月16日才開始捕撈。在銷量方面,苗老闆透露,從當前的情況來看,海鮮銷售相對去年有所減少,這也意味着,捕撈對公業務的收入會減少。

有所下滑的捕撈量是否會導致海鮮上市量減少?又是否影響海鮮價格?北京商報記者詢問發現,從養殖端到渠道端,從業人員的感受略有差異。“今年店裏熱銷產品新增了螃蟹、皮皮蝦、海螺等,龍蝦消費有所下降。目前海鮮的整體價格比較平穩,但部分品類例如皮皮蝦的價格有所上漲,”一位經營海鮮餐館的商家李女士向記者總結道。

漁民王先生則認為,雖然當下海鮮不愁賣,但今年的海鮮價格並不高。“之前捕撈回來的一些稀少品種的海鮮都會被中高端酒店買走,給出的價格會高一些。今年受疫情影響,尤其是海鮮類產品問題頻出,人們消費相對謹慎,海鮮價格自然也降低。”王先生表示。

一位從事魚糜加工出口業務的商家蔡先生告訴記者,開海至今,從第一波漁船捕撈情況來看,總體採量不及去年同期,不排除之後數量會上升。“目前舟山漁場部分品類如帶魚、小黃魚的捕撈量不錯,大黃魚和墨魚會少一些。價格方面與去年同期差不多,不過像梭子蟹的價格同比增長了50%。”

北京商報記者 趙述評 劉卓瀾 何倩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75 字。

轉載請註明: 內銷回暖、銷售存貓膩 海鮮市場還藏着哪些秘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