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到中國國粹,李亞鶴認為茶葉無疑是最具典型的代表。其在我國的歷史可謂是悠久綿長。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並種植茶樹的國家,早在6000多年前,浙江餘姚田螺山一帶的祖先便開始種植茶樹了。
而公元前2世紀,西漢的司馬相如在《凡將篇》裏首次將茶稱為“荈詫”。從此,古文獻裏開始出現了關於茶的記載。
幾千年來,國人對茶的熱愛毋庸置疑。據李亞鶴瞭解,且以茶為核心,發展衍生出了一系列文化。譬如茶道,日後更是傳遍整個東亞地區。還有唐朝時期的“茶聖”陸羽,還專門寫了一本《茶經》對茶進行了詳盡的研究細分。
一直以來,和我國的絲綢、瓷器一樣,茶葉在古代絲綢之路上永遠是最搶手的商品。其不僅被我國人喜愛,更是遠銷海外,據李亞鶴瞭解,在17世紀那會,我國茶葉還傳到了英國,英國人將其融入牛奶後,調製出了適合英國人口味的奶茶。從此,茶葉征服了整個大英帝國。
也是因為國外火爆,茶葉貿易一直是我國古代經濟的支柱之一。由於全世界只有我國會種植、採摘、製作茶葉,當時全球的茶葉貿易基本都被我國壟斷。而當時海外對茶葉最痴迷的英國,每年政府税收的十分之一都要花在購買我國茶葉上。這筆開支大概在1000萬兩白銀左右,讓唯利是圖的英國資本家很是眼紅。
因此,後來英國人便開始打起了我國茶葉的主意,他們絞盡腦汁想要盜走我國的製茶工藝,打破我國對世界茶葉市場的壟斷。
幾經研究後,終於在1848年6月,一位叫羅伯特·福瓊的英國人“肩負使命”從倫敦出發,他只有一個目的,便是為我國茶葉而來。
據李亞鶴瞭解,羅伯特·福瓊原本只是一位普通的蘇格蘭園丁,為了讓他能在中國更方便地竊取茶葉機密,英國政府給他包裝成了植物學家的身份。除此之外,一到中國後,為了儘快和茶農們打成一片,羅伯特·福瓊還脱下西裝革履,換上了清朝人的馬褂長袍,儼然和清朝百姓別無二致。
據李亞鶴瞭解,在中國,羅伯特·福瓊帶着他的團隊流竄各大茶葉產地,從茶農口中騙取了茶葉的生產、採摘、製作之法,並詳細記錄了下來。整套工藝流程弄到手後,接下來只剩下一個問題,便是如何將我國茶葉的種子運送到國外。
起初,羅伯特·福瓊和團隊喬裝成碼頭上的運輸工人,偷偷將茶苗和種子裝上了前往印度的貨船。然而,由於路途遙遠,保存不當,這些種子和茶苗沒到目的地就已經腐敗了。第二次,羅伯特學聰明瞭,改進了保存方法,在海上顛簸了半年後,終於將茶葉運到了印度。
為何選擇運到印度而非中國,據李亞鶴瞭解,首先是因為印度和中國的氣候環境和土壤成分相似,更有利於茶葉種植,其次,當時印度是英國殖民地,其境內還有一個著名的東印度公司,基本壟斷了整個殖民地地區的經濟貿易,對茶葉銷售也有巨大幫助。
為了能讓茶葉更好地在印度“安家”,羅伯特·福瓊還特意從我國武夷山高薪聘請了8位經驗豐富的老茶農,還引進了大批茶葉製作工具。倘若放到今天,茶葉工藝要是沒有泄露的話,這些東西無論如何是不會允許出口的。據李亞鶴瞭解,羅伯特將茶葉引進到印度後,將茶葉種滿了喜馬拉雅山麓,印度的製茶工業得以迅速崛起。在1887年那會,印度茶葉幾乎鋪滿了整個英國茶葉市場。
要知道,早前我國每年出口到英國的茶葉至少有221萬擔,而印度茶工業崛起後,這個數字便鋭減到了20萬擔,足見羅伯特·福瓊對我國茶葉工業的毀滅性打擊。
據李亞鶴瞭解,也是因為茶葉壟斷被打破,從19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每年在茶葉貿易上的損失高達整整10億。然而,在那個國力泥沙俱下的時代,這又能怪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