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1月央行完成頂層設計,到8月初完成封閉試點,下半年又將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及中西部具備條件的試點地區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數字貨幣在中國的推廣正在進入新的歷史階段。
數字貨幣在中國的發行,帶動了多個主要經濟體已在研討央行層面推出數字貨幣的可能性。中國的推進進程將對世界範圍內的數字貨幣發行產生怎樣進一步的影響,又是否可以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有效抓手?
中國數字人民幣:
上線倒計時
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方面可謂是世界的“先行者”。中國人民銀行從2014年就開始研究數字貨幣,並在2016年明確了發行數字貨幣的戰略目標。
今年1月,央行發佈的《盤點央行的2019:金融科技》中提到,央行基本完成法定數字貨幣頂層設計、標準制定、功能研發、聯調測試等工作。4月,人民銀行召開的2020年全國貨幣金銀和安全保衞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指出,要加強頂層設計,堅定不移推進法定數字貨幣研發工作。此時的DC/EP(數字人民幣)對於大多數人來説仍像“薛定諤的貓”一般存在,對於它的運營體系和管理模式充滿無限猜想。
此後不久,網上便流傳出一張DC/EP在農行賬户內測的圖片,其中包含“掃碼支付”“匯款”“收付款”“碰一碰”等四大常用功能。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也曾表示,只要手機有電,兩個手機碰一碰,就能把一個人數字錢包裏的數字貨幣,轉給另一個人,這樣的描述似乎印證了圖片來源的可靠性和真實性。央行對此作出回應:當前網傳DC/EP信息為技術研發過程中的測試內容,但並不意味着數字人民幣正式落地發行。當前階段將先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及未來的冬奧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DC/EP首次揭開一半神秘面紗,由概念化向具象化轉變。
時間推進到8月3日,央行召開2020年下半年工作電視會議表示,今年上半年,法定數字貨幣封閉試點順利啓動,下半年將積極穩妥推進法定數字貨幣研發。8月14日,在商務部印發的《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總體方案》中提出,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及中西部具備條件的試點地區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人民銀行制定政策保障措施;先由深圳、成都、蘇州、雄安新區等地及未來冬奧場景相關部門協助推進,後續視情擴大到其他地區。自此,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和推廣進程正式進入衝刺階段,預計在下半年有望大規模上線投產。
全球研發進程:
因中國而加速
DC/EP的呼之欲出,吸引了各國,尤其是世界主要經濟體的廣泛關注,帶動了全球數字貨幣的研發進程。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今年8月發表的題為《央行數字貨幣崛起:驅動因素、方法和技術》的工作報告,截至2020年7月中旬,全球至少有36家中央銀行發佈了零售型或批發型的CBDC(央行數字貨幣)工作,有18家中央銀行發表了關於零售型CBDC的研究,另有13家銀行宣佈正在進行批發型CBDC的研發工作。
日本作為世界上先進技術和產品的發明國,其非現金支付使用比例卻是常年較低,這一定程度上使得政府對研發CBDC缺乏內生動力。事實上,日本央行在戰略上對CBDC一直保持高度重視,如1月成立工作小組,在國際清算銀行(BIS)創新中心的幫助下,與英國、加拿大、瑞典、瑞士央行以及歐央行共同研究CBDC的潛在應用場景和支付結算優勢、計付息方式和利率水平以及如何平衡匿名性及反洗錢/反恐怖融資要求等,但截至今年上半年,政府未宣佈任何發行央行數字貨幣的計劃,並表示應主要依靠私人部門推動支付創新。下半年,隨着我國DC/EP的研發和試點進程逐漸加速,日本央行的態度也開始發生轉變。7月份,日本政府首次明確表示在考慮發行日本央行的數字貨幣。日本央行還為此組建了專業團隊來研究中央銀行發行的數字貨幣,並重點關注其在跨境支付結算方面的應用。
9月11日,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在一場線上活動中表示,到目前為止,歐元體系尚未決定是否引入數字歐元。但與世界上許多其他中央銀行一樣,歐洲央行正在探索這樣做的好處、風險和運營挑戰。歐元系統工作組目前正在研究引入數字歐元來補充現金的利弊,並將在未來幾周公布調查結果,隨後將進行公眾諮詢。
自2019年6月18日,Facebook宣佈推出數字貨幣Libra以來,其錨定一攬子貨幣的“超主權”構想就備受爭議。一方面美國監管機構不斷對Facebook施壓,另一方面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開始加速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進程。時隔一年之後,數字人民幣已進入上線倒計時,各國央行也紛紛投入數字貨幣研發的浪潮之中,美國政府需要面對的早已不止對抗Libra這一件事,如果不盡快追趕上來,美元在國際結算中的主導地位早晚會被撼動。8月13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理事Lael Brainard發表了一份聲明,詳細介紹了其針對央行數字貨幣相關的收益和風險所做的一些研究,美聯儲正在構建並測試一種設想中的數字貨幣,該計劃的目標是增強美聯儲對數字貨幣的理解。
世界數字貨幣開篇:
不太成功的試水
事實上,我國並不是世界首個發行央行數字貨幣的國家。
早在2015年,厄瓜多爾就已發行了一種基於新型加密支付系統的厄瓜多爾幣,該數字貨幣受到央行的直接監管,並維持匯率穩定,主要用於日常生活中的各類支付場景。由於流通量過小等原因,厄瓜多爾幣僅發行了約3年時間便宣告停止。
委內瑞拉曾在2018年2月宣佈發售“石油幣”,其價值與油價掛鈎,發行參考價60美元,發行量為1億。委內瑞拉政府希望石油幣能夠改善國內經濟局勢,打破美元枷鎖,緩解通貨膨脹。然而石油幣發行後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反遭到國際社會的普遍抨擊。
去年下半年,多家外媒報道稱,突尼斯央行已經推出本國貨幣Dinar(第納爾)的數字版本“E-Dinar”,但突尼斯央行很快對此進行了闢謠。央行表示正致力於金融數字化,目前處於檢查所有現有替代品的階段,其中包括CBDC,但這一選擇仍處於反映階段。其部門正在考慮這些新技術所固有的機會和風險,特別是在網絡安全和金融穩定方面。
此外,還有烏拉圭、塞內加爾和馬紹爾羣島也相繼發行過央行數字貨幣,但因推廣效果不佳,用户羣體過小,並未在全球引起強烈反響。
國際上主要大國此前對央行數字貨幣大多持謹慎態度,以觀望和調研為主,並沒有宣佈明確的研發和推廣計劃。
未來市場格局:
優勢與不確定性共存
央行發行數字貨幣,屬於重大戰略決策,對國家的國際社會經濟地位有深遠影響。在積極研發和推廣過程中,可能在多方面因素上需要更審慎考量。
一是技術實施路徑。傳統的區塊鏈技術已被用於比特幣等加密電子貨幣,但其去中心化特點與監管的集中化管理原則存在矛盾。但無論最終使用何種技術手段,穩定金融安全都應作為首要條件。
二是對現有支付體系的衝擊。央行數字貨幣是對一部分M0的替代,這勢必會改變銀行資產負債表結構和業務運營模式,需要避免金融脱媒和減少對存量業務的負面衝擊。
三是如何有效推廣使用。厄瓜多爾自2000年起就一直以美元作為法定貨幣,當厄瓜多爾幣推出後,本國居民並未體驗到這種新型貨幣在保值、安全、便捷等方面明顯優於美元的地方,這或許也是它的流通量遠低於預期的最大原因之一;而對於已經習慣了使用支付寶、微信的中國用户來説,是否真正理解數字貨幣和第三方支付的本質區別?新加入的數字人民幣要想被認可和廣泛使用,任重而道遠。
四是對國際金融體系的影響和風險。數字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中的支付、結算、定價功能的技術和制度優勢將有利於搶佔數字貨幣時代國際市場先機,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有效抓手;但目前多國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工作均明顯提速,且實現目標、技術路徑和考慮因素等各有側重,未來在數字貨幣的全球競爭中仍存在較多不確定因素,跨境清算體系將如何重塑,各國貨幣主權的相對地位如何變化,都將是下一步值得思考的重點問題。
作者:中國財富研究院研究專員 孫成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