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由人民日報社《國際金融報》主辦的“2020國際先鋒金融機構高峯論壇暨頒獎典禮”在上海世博展覽館2號館隆重召開,匯聚逾百位行業協會領導及金融高管代表,共同探討中國資本市場的變革創新和機遇挑戰。
中融基金總經理黃震受邀出席論壇,並作“價值投資的歷史機遇和歷史責任”主題演講。
作為公募基金的從業人員,黃震從公募基金的角度分享瞭如何看待價值投資在當前時代和市場環境下的幾大重要表現,他從多個維度驗證,價值投資已越來越明顯。
價值投資的五大具體表現
中國資本市場發展至今,資管行業湧現了一批批優秀的管理人,包括公募、私募、證券、保險等,隨着資本市場的發展和投資理念的不斷成熟,價值投資成為當下備受投資者關注的理念。
“在公募基金行業,我們經常把投研能力作為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其實,專業的投資機構有很多,證券、保險、私募也都很專業,只不過因為公募基金是專注於投資,而且所有投資的操作、表現、業績包括基金經理都是公開透明的,所以可能得到了市場上更多的關注。”黃震表示。
從公募基金管理人的角度出發,黃震認為,通過數據篩選和分析,當前市場環境中價值投資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重要表現。
第一,公募基金規模越來越壯大。作為以投研能力為核心競爭力的機構投資者,價值投資的代表,公募基金行業特別是權益類基金近年發展迅速。
第二,優秀基金經理超越指數越來越明顯。權益類基金產品平均收益率多年來持續超越指數,且優秀公司優秀基金經理的中長期業績分化也日趨明顯。
第三,行業的分化以及同一行業內個股的分化也是越來越明顯。今年以來漲幅最高的行業整體漲幅已接近80%,但還是有幾個行業整體漲幅是負值。不僅是行業之間分化明顯,同一行業內的個股分化也同樣明顯。比如當前市場關注度比較高的白酒、半導體、醫藥和食品加工行業,這些行業中翻倍的個股和漲幅為負的個股數量都很多,説明現在市場行情的結構化特徵越來越明顯,深度研究越來越重要。
第四,投資者的持股時間越來越長。以帶有封閉期的公募基金髮行佔比為例,今年以來帶有封閉期的基金約佔同期權益類基金總髮行規模的28%,這個數據在2015年只有1.7%,2018年是9%,2019年是12%,而今年則一舉達到近三分之一,説明監管導向和市場理念對於投資者的影響越來越深,投資者越來越認可中長期投資,才能認購帶有封閉期的基金產品。而這類產品因為不受短期申贖的影響,可以更為深入地踐行價值投資的理念和策略。
第五,市場上俗稱的“殼資源”在加速貶值。據統計數據,不同市值檔次個股的歷年平均漲跌幅,可以代表市場對於大市值、小市值股票的不同看法和認知,因為所謂的“殼資源”都在小市值裏面,可以從這個角度來驗證一下。
2015年,30億元以下小市值股票平均漲幅是90%,而同期1000億元以上市值的個股平均漲幅僅有10%左右,甚至有些大市值個股出現下跌;2016年,30億元以下小市值平均漲幅仍然達到60%,同期中大市場個股平均漲幅基本都是負值;2017年情況發生了明顯的改變,100億元市值以下股票平均漲幅都是負值,而大市值特別是1000億元以上市值個股平均漲幅明顯,因為2017年有供給側改革和消費理念,2017年的市場行情或者市場關注點主要是在週期和消費上,也就是中大市值個股。2019年和今年以來,小市值股票已基本沒有太大漲幅,這個形勢已越來越明顯,去年到今年平均漲幅只有10%左右,而中大市值個股平均漲幅都在30%到40%左右。
從這些數據上可以看出,市場對於小市值和“殼資源”的關注度和認可度已越來越低,這是市場價值投資理念日益完善,特別是監管部門堅定推行“註冊制+退市制度”的結果。
第六,中大市值研究越來越重要。一是持股集中度,機構投資者持股越來越集中,同一家機構持股和同一個基金經理持股也越來越集中;二是流動性方面,中大市值個股進出成本小,對股價影響小,且不會動輒出現“舉牌”等問題;三是資源投入方面,公司平台同樣精力和資源的投入,產出給中大市值個股,可以讓公司團隊中更多的基金經理投資。我們做了一個統計,2017年以來20%的個股已佔公募基金持倉的90%以上。也就是説公募基金持股是集中在市場中比較優質的30%以內的,不到三分之一,集中度非常明顯。
這也是資源有效配置的一種體現,把研究資源和對應的資金匹配到更優質的產業和公司上。讓資金和研究匹配,讓研究和產業優質公司匹配,就是價值投資的本質。
第七,監管導向清晰堅決。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多次明確提出“權益投資、中長期投資”,要求機構投資者特別是公募基金,把投研能力作為核心競爭力。要充分發揮定價作用,通過價值投資合理引導資本市場資源有效配置,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推進普惠金融。
10月9日,國務院發佈《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從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推動上市公司做優做強、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機制、解決上市公司突出問題、提高上市公司及相關主體違法違規成本等各個方面提出了要求。而落實到資本市場投資者或者説定價機制上,就要求投資者繼續強化深度研究,真正從上市公司質量着手,尋找優質資源,迴避風險。
價值投資是機遇也是責任
為什麼價值投資會大行其道?
黃震指出,最確定的因素就是經濟結構調整、體制機制改革、大力對外開放,是國家一直堅定不移推進的方向所在。“經濟結構調整+大類資產配置轉換”,我們堅定看好中國權益類資產發展空間的堅實基礎。
資本市場有效資源配置,才能把資金和各類資源投向真正有核心競爭力、有發展空間,真正符合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趨勢的行業和公司,而這個過程只能也必須通過資本市場來實現,是資本市場對社會資源進行有效配置的關鍵作用體現。公募基金等機構投資者的定價能力對於資源配置優化至關重要,通過公募基金行業特別是權益類業務的發展,支持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支持普惠金融,讓人民從經濟結構調整和新經濟發展中分享紅利。
這是價值投資的歷史機遇,更是其對國家和資本市場發展的歷史責任。在這個過程中,黃震認為,公募基金應當做好以下幾點創新發展:
首先,投研能力是核心競爭力,不能丟,無論怎麼創新怎麼改變,都要以投研能力為根基,這才能真正發揮出專業投資機構對於資本市場乃至國民經濟的價值。公募基金包括資本市場的使命就是要扶持實體經濟,實現普惠金融。
其次,所謂的創新不能盲目和無節制地創新,一定要有範圍、有方向的適度創新。既要充分體現和發揮投研能力,又要適應和引領形勢發展,符合支持實體經濟、推進普惠金融、履行社會責任的要求,還要有良好的風險控制能力和流動性支持,同時在期限上要着眼於中長期。
最後,在創新和發展過程中要做好投資者教育,監管部門一直在風險匹配的適當性管理上做得非常好,要進一步加強對於投資者的投資理念教育,讓價值投資和中長期投資日益深入人心,有利於機構投資者更深入踐行價值投資理念。
在當前資本市場所處的歷史階段,黃震強調,歷史責任和歷史機遇前所未有,研究創造價值從未體現得如此充分。
記者 夏悦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