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證券報點評A股大跌:看清三大現象 中長期行情不悲觀

四大證券報點評A股大跌:看清三大現象 中長期行情不悲觀

四大證券報點評A股大跌:看清三大現象 中長期行情不悲觀

四大證券報點評A股大跌:看清三大現象 中長期行情不悲觀

  中國證券報:看清三大現象 A股中長期行情不悲觀

  7月16日,A股三大股指集體回調,其中滬指下跌4.5%,創5個月來最大單日跌幅。市場情緒多變,牛市與熊市之間,好似只隔一根大陰線。市場分析人士表示,當日市場的三個顯著特點值得重點關注。同時,近幾日急跌是前期急漲後的正常調整,不必過於悲觀,而調整正為投資者提供了中長期佈局的機會。

  三大現象引關注

  7月16日A股回調走勢超出市場預期,從盤面上看,有三大現象引人關注。

  現象一:北向資金連續三日淨流出A股。數據顯示,7月14日至16日,北向資金淨流出金額依次為173.84億元、27.06億元、69.20億元。這是3月23日滬指反彈以來,北向資金首次出現連續三日淨流出。分析人士指出,北向資金連續淨流出,更多受短期因素和市場情緒的影響。基於中國經濟基本面長期向好、A股處於相對較低估值水平的大背景,海外資金中長期進入A股市場是大勢所趨。

  現象二:中芯國際“回A”首日成交金額達479.7億元,不僅佔科創板總成交額近50%,還在A股單隻個股成交額歷史上處於較高水平。市場由此擔憂,中芯國際A股上市後形成“抽血效應”。不過,與近期兩市動輒超1.5萬億元的成交額相比,這種擔憂實屬多慮。

  此外,市場還擔心中芯國際會步中國石油後塵,上市即高點,從而帶動行業整體估值下行。東北證券策略分析師鄧利軍表示,此種可能性不大,這主要由行業發展的不同階段決定:中國石油在2007年11月A股上市,正處於週期行業的景氣頂點,此後傳統週期類行業基本步入下行區間;目前,國內半導體行業在政策支持下,仍處於景氣度持續上行過程中,上市即見頂的可能性較小。

  現象三:貴州茅台大跌近8%,拖累整個白酒板塊。五糧液酒鬼酒瀘州老窖等10多隻白酒股跌停,並對A股核心資產板塊的市場情緒形成壓制,同時中信證券恆瑞醫藥等權重股出現明顯下跌。對此,市場人士認為,核心資產板塊個股出現一定調整分化,其背後原因各異,投資者須根據具體公司的行業背景和自身發展前景,以長期投資的理念看待股價的短期波動。

  總體來看,16日兩市呈現個股板塊普跌態勢,跌停個股數超200只,市場恐慌情緒升温,下一步A股走勢會如何演繹?

  中期向好格局不改

  客觀看,7月以來,A股漲速確實過快。在大盤上漲過程中,部分行業換手率較大,估值抬升明顯。

  對此,方正證券策略分析師胡國鵬表示,目前的下跌是前期急速上漲後的一波正常調整,不必過於擔心。從歷史上來看,在一波大的牛市行情中,情緒推動成分較大,因此調整大多較為劇烈,如2007年5月底、2009年8月,2015年1月底和2019年3月初。

  “從事後看,這些調整均為投資者提供了佈局的機會,市場上漲趨勢仍會延續。”胡國鵬稱。

  那麼,支撐A股中期向好的因素有哪些?

  中信證券表示,政策驅動基本面修復、A股在全球配置吸引力提升、寬鬆的宏觀流動性向股市傳導,三大因素將共同驅動A股上行。

  “我國資本市場未來面臨有利的宏觀環境,那就是‘寬信貸、低通脹、弱增長、強改革’。”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表示,我國經濟的結構性改革在很多方面邁出了非常大的步伐,對資本市場長期和短期均形成重要支持。一方面,改革將加速,資本市場走向成熟的步伐會加快,有利於提升A股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經濟復甦態勢明確,增量資金將持續入市,市場向好基礎不變。此外,貨幣環境相對寬鬆,流動性有保證,市場整體樂觀情緒有望延續。

  四主線掘金

  A股中長期向好趨勢明顯,市場預期當下調整或是“黃金坑”。在此背景下,現階段該如何佈局?

  胡國鵬表示,調整中可重點關注低估值大金融板塊階段性補漲和成長科技行業長期產業趨勢演進的配置機會。一是大金融板塊目前仍處於較低估值水平,經濟復甦逐步確認,大金融仍有機會;二是部分產業演進趨勢明確的科技領域,可在調整中佈局,如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等。

  興業證券表示,展望後市,維持“藍籌搭台,成長唱戲”的看法。首先,在新一輪科技創新週期中,科技成長(雲計算、新能源車、半導體鏈、遊戲)有“唱戲”機會;其次,把握低估值地產週期等藍籌績優核心資產龍頭,特別是地產景氣鏈條(家電家居建材)、工程機械和水泥等;最後,受益於本輪資本市場改革,作為重要載體的龍頭券商

  粵開證券策略研究表示,目前市場熱情已被點燃,經過反覆博弈之後,A股有望走出長牛行情。配置方面,可重點關注以下四條主線:首先,醫藥股半年報預喜率高;其次,科技股景氣上行,具備長線投資機會;再次,國企改革提速,有望成為牛市新風口;最後,半年報預喜率較高板塊及低價股的投資機會。

  證券時報:A股回調促市場風格均衡 機構籲投資者保持理性

  7月1日至16日,A股市場在經歷了9個交易日上漲之後,最近3個交易日突然殺跌。昨日,A股市場大幅回調,上證指數大跌4.5%,擊穿3300點,直逼3200點,創5個多月來最大跌幅;深證成指跌破13000點整數關,中小板、創業板跌幅均超過5%,A股一日蒸發約3.5萬億元市值。兩市超過3500股下跌,其中254股跌停。

  北上資金淨賣出69.2億元,其中滬股通淨賣出23.71億元,深股通淨賣出45.49億元。本週以來北上資金已合計淨賣出201.59億元,為歷史第五大單週淨賣出。

  有機構分析師表示,經過調整後的指數將進入相對健康的狀態,市場風格也會更加均衡。不過,近期市場短期上漲過快,對應風險偏好與情緒指標都已處於高位水平,股票相對債券的吸引力在近期也出現較大程度下降,海外經濟和疫情仍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建議投資者保持理性,關注內外部環境變化。

  基本面不支持A股持續大跌

  儘管兩市成交量已連續兩天大幅萎縮,不過仍在萬億元之上,這也是兩市成交額連續第11個交易日突破萬億元。

  業內人士分析,市場大幅回調原因來自多個方面。首先是槓槓資金的快速流入,上週融資餘額激增1347億元,這是歷史上唯一一次融資餘額單週增長超千億元,遠超2015年牛市巔峯980億元的周淨流入紀錄。槓槓資金助漲又助跌,2015年牛市和之後的暴跌早已證明了這點。

  其次,中芯國際昨日上市交易,開盤95元,但開盤後快速回落,一度殺至最低80元。中芯國際的高開低走帶動整個科技股板塊大幅回調,特別是港股中芯國際暴跌25.23%,更是令市場承受巨大壓力。另一方面,中芯國際單日成交金額480億元,加上近期新股發行速度明顯加快,本週一度出現一日8只新股申購的罕見現象,市場擔憂IPO引發抽血效應。

  不過,基本面並不支持A股持續大跌。昨日統計局公佈上半年經濟數據,二季度GDP增速達到3.2%,明顯好於此前市場預期。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峯也表示,二季度我國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8.4%,較一季度(下降10.8%)回升明顯,外商投資預期和信心穩定趨好。另外,央行數據顯示,上半年居民存款累計增加8.3萬億元,同比多增1.5萬億元。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持續下降,使得A股市場的配置吸引力凸顯。

  此外,雖然市場大跌,但並沒有出現資金大規模撤離的跡象,有機構資金反而趁市場調整之際,大幅買入半年報預增股。

  投資者需保持理性

  銀河基金經理鄭巍山認為,本次回調可能較為短期,這一輪的科技週期或將持續。站在當前時點來看,市場行情形勢較為明朗,市場較壞的時刻或已過去,下半年或有不錯的投資機會。

  融通逆向策略基金經理劉安坤分析,國內的經濟增速已觸底反彈,流動性大體處在寬裕狀態,股市仍處在較良好的中期宏觀環境中。經過調整後的指數將進入相對健康的狀態,市場風格也會更加均衡。

  匯豐晉信首席宏觀及策略師閔良超表示,昨日並無明顯利空因素,傾向於認為回調是市場快速上漲後的波動加大所致。當前市場的機會仍然大於風險。從經濟基本面而言,經濟未來兩個季度會延續復甦的趨勢,有望在下半年迎來估值修復的行情。

  南方基金也表示,在中國抗疫成效領先全球的背景下,從全球資產配置角度看,中國權益市場具備較大吸引力,外資長期流入A股的確定性較強,股票市場和公募基金賺錢效應帶來居民資金加速入市,對市場中長期保持樂觀的觀點不變。但近期市場短期上漲過快,對應風險偏好與情緒指標都已處於高位水平,股票相對債券的吸引力在近期也出現較大程度的下降,海外經濟和疫情仍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建議投資者保持理性,關注內外部環境變化。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全球首席經濟學家花長春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在基本面如期復甦背景下,政策的天平會向防範金融風險一側傾斜。但全球經濟仍然較弱,財政和貨幣政策不會短期轉向、過於收緊。整體的經濟和金融環境仍然有利於權益市場,無需過於悲觀。

  “市場這幾天調整比較多,一方面是前期市場過於亢奮,調整是正常的,另一方面,我們依然看好股市,期待3500點。”花長春説,“整體宏觀經濟金融環境仍然有利於權益市場,機構和家庭配置也利多股票市場。此前股市雖然很亢奮,但槓桿並不高,系統性風險不大。”

  證券日報:短期大跌不改中長期趨勢 新入市時機浮現

  經過前期快速上漲後,昨日A股市場出現急跌,滬深三大股指全線回落。截至收盤,上證指數下跌151.2點,跌幅達4.50%,收報3210.10點;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跌幅均超5%,分別為5.37%和5.93%。兩市成交額連續九個交易日突破1.5萬億元。

  對此,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短期大跌其實並不會改變中長期的趨勢,調整或將成為新的入場時機。

  “昨日下跌的核心因素是短線漲幅過大。”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的金百臨諮詢分析師秦洪認為,當前A股市場的急跌,既不是貨幣政策的轉向,也不是國家產業政策以及關於證券市場的政策調整,而只是因為市場市場短線漲幅過大、浮籌太多,最終引發了踩踏式的急跌。

  亦如人們常説的“漲得快跌得急”,近期A股市場真是有點“急”。可以看到,7月份以來截至7月13日,9個交易日中上證指數累計上漲458.62點,漲幅達15.37%。同期,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更是屢創新高,期間累計漲幅分別為17.98%和18.51%,與此同時,各路資金也是奮起直追,快速湧入。

  相對於週四的跌幅,此前的2019年5月6日,上證指數當日跌幅達5.58%,而今年2月3日上證指數跌幅為7.72%,在接下來的2月28日、3月9日、3月16日、3月23日,上證指數跌幅也分別達到了3.71%、3.01%、3.40%、3.11%。

  “週四的下跌只是一次技術性休整。急跌後,上證指數離長週期投資的新支點將越來越近。”秦洪表示,支撐2019年以來的長週期上行趨勢的邏輯沒有根本性變化,一是貨幣政策方向未變,引導社會利率下行以支持實體經濟的政策導向未變。二是證券市場的改革、功能重構的政策導向未變,必然會有更強的活力。中芯國際從提出迴歸到實施,僅僅數月時間。註冊到上市,只有一月左右時間。如此的時間表,顯示出資本市場將承擔起中國產業升級、經濟結構轉型的重任,未來的政策將進一步向證券市場傾斜,必然會帶來更大的活力。

  與此同時,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二季度經濟增速由負轉正,主要指標出現恢復性增長,經濟平穩復甦,遠超很多經濟學家的預期。因此,預計三季度、四季度GDP同比增長會更快。這無疑決定了後市A股市場仍具有一定的上升基礎,A股市場向好的格局並不會因為短期調整而改變。

  上海證券報:330億資金整裝待發 私募無懼調整擇機建倉

  面對16日權益市場的急速調整,部分私募基金經理認為,此次下跌為新資金提供了入場良機。從中長期角度來看,權益市場依然非常有吸引力。

  “經過上半年的行情演繹,不少好標的已經不便宜了,甚至有些貴,新進資金如果在較高點位入場,大概率較難盈利。不過,近幾個交易日市場回調倒是給了我們不錯的進場機會。”一位私募基金經理透露,16日市場跌幅較大,公司迅速加倉了部分估值合理的優質標的。從中長期來看,產業政策驅動下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的領域,以及部分當前已經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但估值仍處相對低位的公司,未來成長空間較大。

  進入7月,私募備案新產品的速度仍處於高位。據不完全統計,上週共有460只私募產品完成備案登記,其中證券類私募基金351只,在新增備案產品中佔比達76.3%。

  “得益於今年以來的結構性行情,基金的賺錢效應已被越來越多投資者關注和認可,資金借基入市的熱情不斷升温。”滬上一位私募機構董事長表示。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上半年私募基金整體收益為13.28%,股票策略以14.46%的整體收益領跑八大策略。公募基金也毫不遜色,據統計,上半年股票基金平均上漲14.56%,混合基金上漲18.35%。

  快速湧入的大體量資金並沒有讓私募機構變得更為激進,相反,不少私募基金經理最近感慨“有些難做”。

  在星石投資看來,16日市場大跌源於兩個因素:一是投資者對於未來逆週期調節政策的持續性產生擔憂情緒;二是市場前期漲幅較大,上漲速度也較快,經過兩個交易日的調整後,恐慌性拋售加劇了市場下跌。不過,從長期來看,經過短期調整,A股已處於一個更加合理的位置,在“經濟基本面持續好轉疊加逆週期調節政策轉向可能性較低”的宏觀背景下,資本市場仍具備基本面支撐,後續可重點關注科技、週期、消費等板塊中有業績支撐的成長股。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16日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6月協會新備案私募基金1876只,較上月增加598只,環比增長46.79%;新備案基金規模為673億元,較上月增加247.6億元,環比增長58.20%。其中,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為1428只,佔新備案基金數量的比重高達76.12%,新備案規模為332.43億元,環比大漲117.56%。

  從私募基金存續情況看,截至6月末,存續私募基金共86095只,存續規模為14.35萬億元,與上月規模基本持平。其中,存續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為45278只,存續規模2.65萬億元,環比增長了164.03億元。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674 字。

轉載請註明: 四大證券報點評A股大跌:看清三大現象 中長期行情不悲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