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港媒:中企擁有澳“水權”,澳媒不必歇斯底里
香港《南華早報》7月13日文章,原題:“農場主遭劫掠”:澳媒對中國和水的歇斯底里 對中國的不信任以及對乾旱缺水的擔憂,已助長所謂中國正惡意買下澳大利亞水源的傳言甚囂塵上。
上世紀80年代,水首次成為澳一些地區的可交易大宗商品,多年來該市場已增長為每年價值30億澳元的產業。擁有土地的農場主獲得能在水市場進行交易的“水權”,包括外國實體在內的任何人都能對此投資。上月更新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已成為澳“水權”的頭號外國所有者,以微弱優勢領先美國。截至去年6月,中國投資者在澳擁有7560億升水,佔可在市場出售的“水權”的1.9%,美國佔1.85%。目前10.5%的澳水源歸外國所有,略高於2018年的10.4%。最近一項調查發現,至少兩家中企在澳擁有“水權”。
這些數字在澳引發對華攻擊的一系列媒體言論,催生新一波有關中國和澳水源安全的陰謀論。但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水經濟學、環境和政策中心主任格拉夫頓認為,此類水交易曾產生顯著收益,外國(企業)對澳水源的所有權未必有問題,對中國所有權的擔憂完全沒任何實際意義,“當遭遇乾旱時,這種方式能更好地維繫農業。但一些人卻進行子虛烏有的聯想。無論來自中國、美國或澳大利亞,誰擁有水並不重要,水不會被出口。”“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有關存水的實時信息,這將令我們以有效方式管理。這是澳自己的問題,與中國沒任何關係”。
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民調主管康思敏説,對華負面報道凸顯:對澳經濟和安全而言,對華關係日趨重要。實際上,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僅在對澳投資國家名單中位列第九,佔2%,遠遠落後於排名前兩位的美英(25.6%、17.8%),甚至排在小國盧森堡(2.2%)之後。(作者約書亞·麥克唐納,丁玎譯)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