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央行新工具能否推動負重前行的中小銀行紓困小微企業?

由 仝海燕 發佈於 財經

6月2日 - 新冠肺炎疫情強衝擊令中國經濟面臨挑戰,如何推動本就“負重前行”的中小銀行紓困中小微企業,成為決策層的重要考量。中國央行新設政策工具直接購買小微貸款,將有利於降低地方性銀行的負債成本,激勵其擴大小微信用貸款投放。

不過,此舉並未消除地方銀行發力普惠業務的顧慮及制約因素:資本不足及風險較高,加上經濟增速下行中銀行資產質量承壓顯着,預計政策效果將打折扣,只有風控能力較強的“頭部”銀行才會明顯受益。

“購買商業銀行發放的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貸款,相當於給銀行發放小微企業貸款提供了一年期零成本的資金支持,對銀行發放小微企業貸款的激勵效應較大,相當於可以用央行資金賺錢。”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楊海平稱。

中國央行週一稱創設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提供4,000億元人民幣再貸款資金,通過特定目的工具(SPV)與地方法人銀行簽訂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合同的方式,向地方法人銀行提供優惠資金支持。

原財新智庫董事總經理鍾正生指出,央行此次創新主要基於兩個背景。其一,目前銀行信用貸款佔普惠小微企業貸款的比例較低,截至4月末只有15.5%,大部分普惠小微貸款是抵押貸。

“而根據我們草根調研,很多小微企業沒有足夠的抵押物,這就影響到銀行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他稱,銀行投放信用貸款意願較弱,主要是擔心產生不良,央行通過無息逆回購能夠平衡不良率造成的利潤損失,從而鼓勵銀行加大信用貸款投放。

其二,目前普惠型小微貸款向大行集中。從草根調研情況來看,大行具有很強的成本優勢,能夠吸引相對優質的(往往抵押型的)小微貸款。為了調動地方銀行形成合力,央行針對性地對地方銀行發放信用貸款給予優惠。

中泰證券報告指出,央行信用貸款支持計劃主要面向經營狀況較好的地方法人銀行,最近一個季度央行金融機構評級為1-5級的地方法人銀行可申請信用貸款支持計劃。根據《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9)》,符合條件的中小機構數量在2,250家。

央行稱,將通過信用貸款支持計劃,按地方法人銀行實際發放信用貸款本金的40%提供優惠資金,期限一年;支持計劃惠及的普惠小微企業要承諾保持就業崗位基本穩定。預計信用貸款支持可帶動地方法人銀行新發放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約1萬億元,切實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

收益和風險機制未變,制約政策效力

業內人士指出,央行信用貸款支持計劃並未改變銀行的風險、資本佔用等機制,只是降低了資金成本。由於新增普惠業務的風險或延後暴露,不良資產隱患較大,加上大行“掐尖”效應明顯,此次政策效果或打折扣。

“今年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較大,銀行內從客户經理到審批人員普遍不敢放、不敢批。”一地方銀行人士稱。

楊海平表示,央行是次政策效應將受到多個因素制約:一方面,央行購買小微企業貸款並不出表,不能緩解地方性銀行的資本壓力;另一方面,對部分銀行而言,由於沒有線上渠道、沒有智能風控能力,獲客仍然較難。

“特別是大行小微貸款增速高於40%的背景下,掐尖效應明顯,中小銀行獲客有問題,”他稱,“當然,風控能力更強的銀行收益更多,也符合政策導向。”

同時,資產質量下行風險也是銀行的考量因素。一銀行業資深人士對路透稱,普惠業務風險水平肯定較高,但新增業務風險還未充分暴露,目前看做這類業務風險可控;但風險滯後也會使得銀行後期壓力較大,畢竟受疫情衝擊最大的就是小微企業。

“對小微貸款本息延期展期是階段性的,但企業死亡對銀行造成的損失卻是永久性的。”他稱。

天風固收孫彬彬團隊認為,新工具有助於提升地方銀行發放普惠小微信用貸款的積極性,不過具體寬信用效果仍需繼續觀察:一是信用風險仍由地方銀行承擔,地方銀行是否有意願進行普惠小微信用擴張仍需觀察;二是地方銀行是否有足夠的優質普惠小微客户;三是新工具本質上是新型的再貸款,新工具是否會對此前的再貸款產生一定的擠出效應仍存疑。

不過,楊海平表示,雖然不良仍由銀行承擔,但因為資金成本極大地降低,銀行用貸款收益抵補風險的能力增強。

“這是在拼風險控制能力,能掐尖那一批銀行,智能化風控能力強,精準營銷、精準獲客能力強,他們受益大;其他銀行,制約因素多,受益可能的確有限,”他稱,“但從實體經濟、小微企業的角度看,肯定有相當比例的小微企業能夠受益,對於穩就業、保經濟是有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