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創投圈新趨勢!創業迎來“科學家時代”

由 撒宏才 發佈於 財經

北京日報 | 記者 孫奇茹

當經濟發展提檔升級呼喚新動力,當“低垂的果實”不再觸手可及,創投圈不再對模式創新和平台經濟趨之若鶩時,十年磨一劍的科技密集型、知識密集型創業成為時下的“流行”。科學家創業、教授創業,已經從多年前的小眾甚至“離經叛道”,轉而成為推動源頭創新產業落地的重要力量。

“搶科學家”成風潮

“VC都在搶科學家”“學而優則創”“科學家創業潮來了”,近一年來,這樣的標題在關注投資與創業的媒體上頻頻出現。

作為控制機器人運動的核心部件,中國的RV減速器常年要靠進口。多年前,北京工業大學教授張躍明帶領團隊開始攻關。如今,這項從源頭創新的工業機器人RV減速器技術已經實現了關鍵突破,科技成果轉化合作方面,已成功在北京亦莊開發區和河北石家莊建廠,每年可以生產世界上最頂尖的工業機器人RV減速器8萬套,產品供不應求。

如果測量磁場的精度能“細”到地球磁場的十億分之一,就能夠“看到”自己心臟和大腦產生的磁場。2020年,世界500強高管與掌握量子精密傳感底層技術的青年科學家聯合成立未磁科技團隊,如今已經率先成功研製了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心磁圖儀、腦磁圖儀等高端醫療影像器械。基於這項“國內唯一,世界唯二”獲得醫療器械註冊證的心磁圖儀技術,國人未來只需要花費數百元,就能在不做造影、不做CT的情況下實現對心血管疾病、腦疾病的診斷。

峯和科技、智同科技、未磁科技……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和教授或主動、或被動地走出象牙塔創業。

“像清華生命科技領域的教授,基本上每人都參與了一家公司。”英諾天使基金創始人李竹説。紅杉中國合夥人楊雲霞也對此感受明顯,這段時間她接觸到的科學家和教授創業者相比前幾年增加了好幾倍。

科學家未必要做“一把手”

伴隨北交所開板,深耕專業領域的專精特新企業如今廣受認可。“從國家政策引導層面來講,科學家創業的時代的確到來了。”雅瑞資本創始合夥人張瑞君説。

專精特新離不開技術創新的源頭供給,而科學家羣體無疑是原創技術的重要源泉。如今,一批科學家湧入硬科技、專精特新賽道,是否意味着一擊即中的成功率?深耕科技投資的多位投資人發出了理性的聲音。

明勢資本創始合夥人黃明明表示,在“堅決不能投科學家”和“這個時代就要投科學家”這兩種極端態度之間,他和投資團隊的最終結論是——“投懂科學、懂技術的企業家”。“他可能是科學家出身,但最終一定要是個企業家。”黃明明説。

“即便是某國內一流學府,每年幾百項科技成果轉化,其中也只有20%能拿到投資,大部分並不具備資本價值。”李竹認為,絕大部分科學家不適合作為企業一把手創業,更適合作為小股東,或者通過師生共創等方式來實現科學家的創新成果轉化。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長黃鐵軍教授則提出,原始創新轉化至產業的形態多種多樣,不能簡單將學校教授團隊挖出來讓他去創業,這樣太看重短期效應了,而是應當允許各種各樣形態的成果轉化形式出現,營造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互動的合作生態。

“軟平台”為源頭創新鋪路

科學研究與商業運營隔行如隔山,從科研工作者到企業家的角色轉換也因此挑戰巨大。張瑞君説,科學家需要在創業中與商業等方向的優秀人才合作,補上“水桶”的短板。

兩週前,在中關村創業大街,五位來自不同背景的科學家創業者,上了一堂以“科學家如何有效搭建創業團隊”為主題的課堂。

“希望對科學家創業中遇到的人才引進、團隊管理、科學家角色轉化與迭代等問題進行場景化梳理,幫助科學家們更好地解決創業之初最突出的人才問題。”中關村創業大街相關負責人説。

過去,在創業大街,一杯咖啡就能幫一個普通人鏈接到各種創新創業所需的資源。而今天,創業大街也不斷在科學家創業、源頭創新方面佈局。據悉,創業大街搭建的源頭創新平台,已與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創新研發平台開展深度合作,在硬科技成果轉化階段發揮作用,幫助項目儘早實現商業化。

有豐富的科技成果轉化與硬科技孵化經驗的西湖大學遺傳學講席教授、副校長許田在公開場合提議,應搭建一個“軟平台”,讓科學家、工程師做他們擅長的東西,商務上的事情交給專業人士來做,這樣能大大提高成功率。

作為北京原始創新策源地,在中關村科學城,服務源頭創新與科技成果轉化,為科學家創業搭建“軟平台”的機構和平台還在不斷湧現。“我們需要做的是去發現具有企業家精神的科學家,營造良好的環境讓他們充分發展。”中關村科學城公司副總經理戴廉説。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