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南京,記者 武超)訊,愛康科技(002610.SZ)的高額擔保一直較受爭議,這一情形在去年四季度有所改善後,近期又重拾起來。
根據該公司2月23日公告,擬為關聯方江西慧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西慧谷”)在6000萬元額度內的借款提供擔保。不久前2月12日公告,擬為子公司浙江愛康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的供應鏈融資業務提供擔保金額不超過1.03億元。
對此,愛康科技公司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解釋稱,上述擔保已是在本年度計劃內的,最新公告披露的只是進展情況。
目前,愛康科技正在大舉擴產異質結電池,公司在股權激勵計劃中希望今年就能將營收翻倍。這一目標能否實現尚待觀察,不過在此之餘,與向關聯方提供擔保有所類似的是,愛康科技2022年度的關聯交易將迅速膨脹,公司預計額度高達20.73億元,其中九成來自實控人鄒承慧先生及其關聯方(包括其近親)控制的企業。
高居不下的擔保額度
2月23日愛康科技公告稱,公司擬為江西慧谷在6000萬元額度內的借款提供擔保,江蘇愛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江陰愛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則會提供反擔保,反擔保方式為連帶責任擔保。
財務數據顯示,江西慧谷2021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1.05億元,淨利潤129.49萬元。公司稱,鑑於經營情況穩定,董事會認為本次對外提供擔保風險較小並可控,不會損害公司及公司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的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江西慧谷並非是愛康科技的子公司,雙方關聯關係來自於,愛康科技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鄒承慧的母親劉羅秀是江西慧谷實際控制人。
“這一擔保項目並非是新增的,而是續簽的。”愛康科技公司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在年初公司《關於2022年度對外提供擔保的公告》中,就披露了對該項擔保的計劃,最新公告披露的只是提供擔保的進展情況。
以目前的情況看,愛康科技仍然需要龐大的擔保規模來維持運作。截至2月23日,愛康科技及控股子公司累計經審議的對外擔保額度為106.07億元,其中實際發生的對外擔保餘額為人民幣67.46億元。以上擔保累計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比例約為164.69%。若包含本次擔保,累計擔保餘額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比例約為165.43%。
膨脹的“朋友圈”交易
異質結電池產能尚在爬坡,但愛康科技今年的關聯交易已經預計大幅膨脹。2月22日公司公告稱,經董事會與監事會審議,2022年度關聯交易合計預計總額度為20.73億元。而2021年同類交易實際發生總金額為4.33億元,今年預計額度將是去年的4.79倍。
財聯社記者梳理,在這20.73億元關聯交易額度中,最重頭的部分屬於公司實際控制人鄒承慧先生及其關聯方(包括鄒承慧近親)控制的企業,與這一類型企業的交易金額預計高達18.88億元,佔總體的91%,堪稱由董事長的“朋友圈”支撐起了一張龐大的關聯交易網絡。
對於新增大量關聯交易的原因,上述公司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解釋稱,公司在拋售電站項目後,今年預計將新增不少EPC業務,另外公司已與一些國企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需要向關聯方採購或銷售的產品上升,因此預計今年關聯交易大幅上漲,“尤其我們向關聯方銷售產品,可以視作業績好的方面。”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若從交易方向統計,愛康科技2022年預計向關聯方銷售產品、提供勞務的金額約為14.28億元,而2021年業績預告顯示,愛康科技全年營業收入為25-30億元。這意味着,伴隨關聯交易的水漲船高,愛康科技的營收或有接近一半是關聯交易。
對此,有市場分析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愛康科技預計關聯交易金額較大,好處是關聯企業之間比較熟悉,使各方在進行商務談判時節省大量的交易費用,從而提高交易的效率。但需要警惕的是,大量關聯交易可能讓關聯方存在利益輸送,而且在非競爭的條件下,會在價格、方式等方面產生不公平的情形。
瘋狂的股權激勵目標
實際上,愛康科技對未來的業績增長頗有信心。根據此前公司披露的《2022年股票期權與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擬向激勵對象授予權益總計約1860萬股,但公司將2022年至2025年四年間的業績考核指標為營收增長的2倍到10倍。
具體而言,愛康科技將四個行權/解除限售期的業績考核指標設定為:以公司2021年營業收入為基數,2022年營業收入增長率不低於200%,2023年營業收入增長率不低於400%,2024年營業收入增長率不低於600%,2025年營業收入增長率不低於1000%。
不過,從近10年看,愛康科技營收同比增長率從未超過60%,最高的一次是2014年同比增長率達56%。與2020年相比,2021年全年營收預告還呈現下降趨勢。
這引起監管層的關注,深交所向公司問詢股權激勵考核目標是否具有可實現性、本次激勵計劃公司業績層面為何僅設置營業收入單一考核指標等問題。
對此,愛康科技回覆關注函表示,2018年-2021年營業收入明顯下降,主要是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公司海外業務市場開拓受到限制。疊加電站欠補和控股股東愛康實業破產重整導致公司融資環境惡化,資金鍊偏緊,公司傳統制造業務收縮。另外,公司新投建高效電池組件項目處於產能爬坡階段,導致2021年營業收入基數較低。隨着公司電站出售及控股股東愛康實業重整完成,公司基本面逐漸修復且融資環境整體好轉,公司未來有望實現營業收入超額增長。